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今年以來,券業人員流動、組織架構調整的傳聞不絕于耳。隨著各大上市券商半年報的發布,整個行業的人員流動情況也正式浮出水面。
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和各家上市券商年報數據,今年上半年,券業從業總人數共減少了10371人,下降幅度為3.39%。
在2023年調整薪酬之后,今年券商的降薪趨勢仍在持續,員工的薪酬總額普遍下降。在有據可查的23家上市券商中,上半年的人均月薪為3.9萬元,與去年相比下降約0.33萬元,降幅達7%。
但在降薪裁員大環境下,也有南京證券、興業證券逆勢漲薪,上述兩家月均薪酬已經接近頭部券商。
中信證券總人數居首,中國銀河增員迅猛
界面新聞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和各家上市券商年報統計,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信證券員工總人數26043排在首位,華泰證券(16605人)、中金公司(15081人)、國泰君安(14762人)、廣發證券(14492人)、中國銀河(14349人)、海通證券(13346人)、中信建投(13288人)、招商證券(12260人)、申萬宏源(11597人)共10家券商總人數均超1萬人。
興業證券(9352人)、東方證券(8313人)、光大證券(7860人)、長江證券(6800人)、方正證券(6435人)排名居前,也擁有超5000位員工。
今年上半年,券業人口呈現凈流出趨勢,有據可查的23家上市券商中報披露,僅在今年上半年全行業共流出7353人,流出占比3.31%。其中19家券商人員凈流出,僅4家券商從業人數增長。
其中,招商證券(-509人)、興業證券(-520人)、廣發證券(-542人)、中信建投(-613人)、財通證券(-627人)、東北證券(-722人)、中信證券(-779人)減員居前,值得注意的是,方正證券減員達到1381人,位列所有券商之首。
降幅方面,財通證券(-12.48%)、方正證券(-17.67%)、東北證券(-19.23%)減員幅度居前,均超10%。廣發證券(-3.61%)、招商證券(-3.99%)、中信建投(-4.41%)、興業證券(-5.27%)、國海證券(-5.58%)減員幅度均超過行業平均的-3.31%,排名靠前。
與此同時,中國銀河、南京證券、山西證券、太平洋4家券商出現人員凈流入情況。其中,中國銀河增員達319名,在行業居首位,增員幅度達2.27%。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截至今年6月30,券商從業人員總數為340100人,較年初下降了10371人,降幅達到3.39%。
有行業非銀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在上半年,券商的主要業務普遍出現了縮減,其中投行業務受到的沖擊顯著,導致從業人員加速出清。與此同時,證券行業在股權交易方面活動頻繁,伴隨著行業內并購重組活動的不斷推進,預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裁員現象可能會持續。
頭部券商帶頭降薪,南京、興業逆勢加薪
近兩年,監管引導破除“金融精英”、“唯金錢論”,證券公司薪酬下調幾乎成為大勢所趨。
9月1日,在2024年“金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指出,良好的行業文化是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吸引投資者、取信投資者、讓投資者放心交易的重要法寶。
他表示,“我們將在證券基金期貨行業中大力弘揚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過度投機、'炫富'等不良風氣。”
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和各家上市券商年報統,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信證券月人均薪酬達6.28萬元,依然位列榜首。申萬宏源(4.69萬元)、中金公司(4.57萬元)、國泰君安(4.51萬元)、財通證券(4.46萬元)、廣發證券(4.43萬元)、方正證券(4.31萬元)、中國銀河(4.16萬元)、西南證券(4.04萬元)共9家券商人均月薪均超4萬元。
除頭部券商,也有財通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等中小券商人均薪酬均超越行業平均月薪酬的3.90萬元。
降薪幅度方面,長江證券(-11.47%)、申萬宏源(-13.94%)、東方證券(-16.22%)、山西證券(-16.26%)、華泰證券(-17.09%)、國泰君安(-17.55%)、華西證券(-17.91%)、光大證券(-18.45%)、中金公司(-21.34%)、國海證券(-23.66%)、中信建投(-25.22%)降幅居前。
其中,頭部券商中中信建投人均月薪減少1.16萬元,已降至3.44萬元/月,降幅在一眾券商之中居首。
在降薪裁員大環境下,也有南京證券(19.33%)、興業證券(17.99%)、方正證券(11.66%)、東北證券(11.05%)、財通證券(8.78%)逆勢漲薪,南京證券月均薪酬已經超過頭部券商中信建投。
在統計周期內,23家券商的平均月薪為3.9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大約0.33萬元,降幅達到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