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半年財報季落下帷幕,光伏企業盈利能力出現明顯分化。
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了40家光伏主要企業的業績,其中17家虧損,占比約四成,多為晶硅產業鏈企業。晶硅產業鏈主要分為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環節。
其中,組件和硅片龍頭隆基綠能(601012.SH)、硅料和電池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在上半年分別虧損52.43億元、31.29億元,硅片老大TCL中環(002129.SZ)虧損額也超過30億元,這三家就虧掉了上百億元。
專注于BC技術的愛旭股份(600732.SH)上半年同樣表現不佳,虧損額超過17億元。緊隨其后的是三家硅片新秀,虧損額均為兩位數,京運通(601908.SH)上半年由盈轉虧,凈利潤同比下降超過20倍,在被統計企業中降幅最大。

有虧損也有盈利。40家被統計企業中,仍有23家實現盈利,主要集中在逆變器、輔材、設備等領域。
這些盈利企業中,近七成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但有7家凈利同比增長,其中4家增速在兩位數以上,分別為中信博、捷佳偉創、陽光電源和聚和材料。

上半年光伏行業最賺錢的企業是逆變器和儲能龍頭陽光電源(300274.SZ)。該公司續創歷史最佳半年業績,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0.2億元,同比增長8.38%;歸母凈利潤49.59億元,同比增長13.89%。
據咨詢機構標普全球發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出貨量榜單,陽光電源蟬聯全球第一。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 2023年度儲能系統全球出貨排名,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全球出貨量10.5 GWh,連續第八年位居中企第一。
同比增幅最高的是光伏支架龍頭中信博(688408.SH),其上半年凈利潤雖規模不大,僅為2.31億元,但維持了135.86%的高增速。最近七個報告期,中信博都維持了高速發展,2023年上半年凈利更是同比暴漲80倍以上。
光伏支架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輔材,其性能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及投資收益。
上半年,按照支架產品分類,中信博跟蹤支架交付約5.89 GW,固定支架交付約2.08 GW。截至6月末,中信博在手訂單約66.69億元,其中跟蹤支架約55.49億元,固定支架約10.73億元,其它約0.47億元。
中信博稱,上半年,海外中東、印度等市場光伏電站開工率同比提升,因海外交付多為跟蹤支架,使該公司交付產品結構優化,疊加降本及市場開拓等戰略布局逐步落地,光伏支架系統毛利率穩步提升。
同比增幅第二高的捷佳偉創(300724.SZ),是一家設備商。該公司全面布局了TOPCon、HJT、XBC、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等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目前已經成為以TOPCon 為主流技術路線的主要設備供應商。該公司稱,上半年營收增加主要系訂單持續驗收帶來收入增長所致。
被統計的盈利企業中,輔材商共有七家,盈利最多的是膠膜龍頭福斯特(603806.SH),其凈利潤9.28億元,同比增長4.95%。
但福斯特上半年光伏業務表現并不亮眼。上半年該公司膠膜銷售量雖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因光伏行業增速放緩且光伏樹脂采購價格下降,膠膜銷售價格出現下跌,導致這部分營收收入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此外,該公司光伏背板營收下滑超過四成。
“2024年是光伏行業非常艱難的一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同比增速放緩、國際貿易壁壘提升、國內電網消納問題等,行業進入產能出清階段,各類光伏產品的價格也快速下跌,多家光伏企業持續發生虧損?!备K固胤Q,作為光伏行業的一份子,其在生產經營中也面臨各種困難,訂單的不可預見性、海內外產能的不匹配、客戶經營壓力的傳導等。
福斯特認為,未來公司的光伏材料業務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未來將通過差異化的產品開發和海外銷售提升,降低行業因素影響帶來的壓力。
盈利企業中,涉及晶硅產業鏈的企業僅六家。這些企業能盈利,多數也是靠自身其他業務的支撐。
兩大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是為數不多盈利的一體化企業。但兩者凈利下滑幅度也較大,分別約達69%和85%。
上半年,晶科能源保住了全球組件第一的位置,出貨量達到43.8 GW;后者組件出貨量為34 GW,排名全球第三。
相較之下,上半年組件出貨全球第二的晶澳科技(002459.SZ)虧損近9億元,毛利率大幅下滑14.96個百分點,降至3.91%;隆基綠能出貨量降至第四,虧損超過50億元。
一體化企業中盈利的還有阿特斯(688472.SH),凈利同比下滑約36%。該公司上半年放棄了部分虧損訂單,主動減少部分光伏產品出貨量,以利潤為優先,同時其儲能業務爆發,儲能銷售2.6 GWh,同比暴增3309%。
業內為數不多盈利的電池組件商還包括橫店東磁(002056.SZ)、協鑫集成(002506.SZ)等。橫店東磁業務除光伏外,還包括磁材+器件板塊、鋰電板塊等,其光伏業務毛利率下滑12.46個百分點。
協鑫集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六成至0.43億元,在被統計企業中盈利最低。該公司稱,上半年實現國內中標規模及組件開工率居行業前列,組件出貨量及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并仍實現盈利,在行業同比中取得了尤為不易的成績。
此外,盈利企業中包括五家設備商,最掙錢的設備商是晶盛機電(300316.SZ);五家是逆變器企業,除陽光電源外,還有德業股份(605117.SZ)、錦浪科技(300763.SZ)、禾邁股份(688032.SH)、昱能科技(688348.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