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田鶴琪
今年上半年,稀土企業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據界面不完全統計,中國稀土(000831.SZ)、北方稀土(600111.SH)、盛和資源(600392.SH)、廈門鎢業(600549.SH)、廣晟有色(600259.SH)在內的五家頭部企業中,只有廈門鎢業實現凈利增長,其余四家公司均出現顯著下降,其中北方稀土凈利降幅超九成,另三家陷入虧損。
營收方面,五家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幅,其中廣晟有色降幅最大。

具體來看,期內廈門鎢業實現營業收入171.62億元,同比減少8.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7億元,同比增長28.47%。
北方稀土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9.9億元,同比下降21.19%;凈利潤4539.62萬元,同比下降95.7%。
中國稀土同期營業收入為11.55億元,同比下降52.77%;凈虧損2.44億元,同比下降242.22%。
盛和資源營收為54.38億元,同比下降36.45%;凈虧損6851.7萬元,同比下降181.59%。
廣晟有色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1.31億元,同比下降53.96%;凈虧損3.02億元,同比下降395.41%。
根據“中國稀土”網開發的表征中國稀土上市公司運行情況的“CRE 指數”,國內稀土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經營情況和資本市場表現低于上年同期。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因稀土元素具有豐富的磁、光、電等特性,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軍工、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從產品需求看,全球稀土消費量35%來自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車和電子工業等領域的高速發展,推動高性能釹鐵硼的需求增長。
今年以來,新能源、電子工業等下游市場增速不及預期,疊加國外稀土資源供給加速、國內稀土礦山逐步恢復生產,導致市場短期出現供需錯配的情形。今年上半年,稀土主要產品價格呈階梯式下滑態勢。
今年1-3月,稀土價格呈急跌狀態,鐠釹、鏑、鋱較年初分別下降20%、27%、28%;4月起市場回暖,5月中旬達到價格峰值后進入回調期,6月在北方稀土掛牌價格環比下調的情況下,稀土氧化物價格也繼續下調。
中國稀土稱,受市場環境、行業供需周期等因素影響,上半年稀土市場持續低迷,產品價格一路震蕩下行,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其按會計準則要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額較大。
北方稀土產品主要包括稀土原料產品、稀土功能材料產品及稀土終端應用產品。
今年上半年,同樣受稀土行業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等市場供求關系因素影響,該公司以稀土鐠釹產品為代表的主要稀土產品價格,自年初以來總體呈現下行走勢。
受新建項目投產及公司生產效率提升等因素影響,盛和資源主要產品的產銷量同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但主要稀土產品銷售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其收入占比最大的鐠釹類產品均價同比下跌約三成。
廈門鎢業有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該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增長,主要依靠鎢鉬業務。
上半年,其鎢鉬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7.81億元,同比增長10.98%;實現利潤總額14.27億元,同比增長29.5%。
稀土業務方面,廈門鎢業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0.54億元,同比下降21.48%;實現利潤總額1.17億元,同比下降23.5%。
該公司稱,由于與中國稀土集團進行整合,原控股子公司龍巖稀土公司和原金龍稀土冶煉分離業務不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這部分業務的歸屬利潤和收入同比大幅度下降,加上原材料價格下降及行業競爭加劇,稀土深加工產品盈利同比有所下降。
廣晟有色除稀土產業外,還涉及鎢、銅,生產產品包括稀土精礦、混合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永磁材料等。
該公司表示,稀土行業受宏觀經濟、行業環境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供給持續強化、需求增長減緩,供需格局出現階段性調整。
中國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和完整的稀土產業鏈,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材料產品生產、應用、出口國,隨著國內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產業的整合,國內稀土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國外主要國家也在高度重視稀土產業,加快布局稀土產業發展。當前,美國、澳大利亞、非洲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也是重要的稀土資源地。
從長遠來看,稀土作為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其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稀土材料已被列入關鍵戰略材料,對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今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稀土管理條例》將從10月1日正式開始施行,其也將為稀土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契機。
此外,隨著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建立及其他新興產業發展,也將為稀土產業下游的磁材行業帶來新的應用增長點。稀土行業未來發展趨于構建上下游、供需端共贏產業生態,形成可持續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