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紡服行業還未走出低谷,作為休閑服飾以及童裝代表的森馬服飾發布了一份增長的半年報。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7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的零售總額為936億元,同比下降 5.2%;其1-7月份的零售總額為8033億元,同比增長0.5%,遠不及大盤的增速表現。
森馬服飾最新發布的2024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業總收入達59.55億元,同比增長7.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3億元,同比增加7.14%。
雖然森馬服飾交出了一份增長的財報表現,但如果回看其過去五年的財務表現會發現,森馬服飾一直沒有回到2019年營收近200億元、凈利潤15.5億元的高峰。除去消費回流的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表現較好,近幾年森馬服飾的凈利潤表現一直在10億元上下徘徊。
根據最新半年報,主營業務中休閑服飾和兒童服飾分別實現收入18.14億元和40.70億元,同比增長7.66%和6.43%。該公司旗下休閑服飾和兒童服飾的代表品牌分別是森馬和巴拉巴拉。
做成國內童裝市場龍頭品牌的巴拉巴拉也是森馬服飾在海外市場的排頭兵。
子承父業的邱堅強成為森馬服飾的新掌舵人后,曾多次公開強調海外業務是新的增長動力。2023年4月,森馬服飾成立海外事業部。截至2023年財報期末,森馬服飾已經開拓70家海外及中國香港地區店鋪。
而巴拉巴拉是在出海業務中最顯眼的標桿案例。財報提及,2023年12月,巴拉巴拉在新加坡首店開業。與此同時,森馬服飾還標注了,巴拉巴拉的經營范圍包括越南、蒙古、尼泊爾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區。在最新的半年報中,巴拉巴拉已在越南成功開設七家門店,并入駐東南亞電商平臺Shopee。
自2017年起,兒童服飾業務營收就超過休閑服飾業務,成為森馬服飾業績增長的主驅動力。
這一方面有休閑服飾市場受多種潮流新趨勢崛起而被沖淡的因素。肉眼可見的是,想要標榜自己為休閑服飾的品牌都在避免因此淪為平庸。比如,休閑大戶的優衣庫在講科技,被寶尊電商收購后想要改頭換面的GAP中國繼續強調美式基因,本土休閑服飾鼻祖美特斯邦威也開始轉型戶外,不以泛泛的休閑大類為目標。
另一方面,兒童服飾市場本身高度分散的特征留出了空白機會,而布局較早的巴拉巴拉早早抓住了建立市場地位的契機。
根據首創證券援引Euromonitor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除疫情影響較大年份,行業增速均保持在雙位數。相較于男裝、女裝等細分子行業,童裝行業增速更快、韌性更強。從結構來看,在新生代父母精細化育兒理念影響下,母嬰市場細分需求顯現。巴拉巴拉常年穩居行業龍頭,2022年市占率達6.8%。
雖然中國童裝市場排名前五品牌的市占率從2017年的9%提升至2022年的13.3%,但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行業格局仍較為分散。

這讓森馬服飾也試圖再復制巴拉巴拉的成功。
2023年10月,森馬兒童品牌正式進駐天貓平臺和開設線下獨立店,定位為給大眾家庭3歲到10 歲的學生孩子提供服飾穿搭解決方案。
截至2024年6月,森馬兒童的店鋪數量突破240家。森馬兒童線上布局了搜索電商的天貓官方旗艦店、內容電商的抖音官方旗艦店等; 線下門店已布局上海、四川、湖北、浙江、江蘇、河南、河北、陜西、廣東等核心重要市場的購物中心、百貨、奧萊等渠道,其中購物中心渠道占比高達到 80%。
2024年中,森馬品牌轉型后開出的首家旗艦店就覆蓋成人裝和童裝的“一站式購買的全品類零售空間”。根據森馬兒童的規劃,門店形式以獨立童裝店、大森馬集合店的兩種模型呈現,其中獨立童裝店作為品牌形象窗口,注重輕松、舒服的購物環境和服務體驗;而集合店與成人品牌融合,更是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客戶引流。
除了森馬品牌向兒童服飾領域延伸,2024上半年,森馬服飾與抖音頭部主播巴圖&博谷達成合作共同成立親子戶外運動童裝品牌VIVID-BOX正式開始線上銷售。除了線上繼續擴展平臺渠道,以及達人合作,該品牌還計劃拓展聯營、授權客戶和渠道的招募。

實際上,整個森馬服飾在2023年關閉大量店鋪后,又對線下渠道進行了重組翻新。
截至2024年6月30日,森馬服飾在全國范圍內擁有8140家線下門店,其中包括839家直營店、7185家加盟店和116家聯營店。各類型門店相較于2023年末均有所增加,其中直營店的增幅最為明顯,凈增221家。
在森馬集團的官網上,各地區空白市場的招商信息也直接地擺在了主業上。但渠道擴張之下,森馬服飾始終未減少存貨規模。
2024上半年,期末存貨賬面余額為33.59億元,比年初的33.8億元略有下降,存貨周轉天數維持在159天。其中,約67%的存貨庫齡在1年以內,但仍有超過15%的存貨庫齡超過2年,在服裝潮流迭代之下,縮減庫存規模仍將是森馬服飾的長期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