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視聽圈
自今年下半年起,全球所有大尺寸LCD電視面板的價格開始全面下行。那么下半年第一個月即7月份的LCDTV面板整體走向如何呢?答案是:量面齊跌。
近日,行業機構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4年7月,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為18.8M片,同比下降8.5%,環比下降6.2%;出貨面積為13.6M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7.3%和8.7%。當月的平均尺寸為49.3英寸,較2023年同期微增0.2英寸,但環比6月下降了0.7英寸。
從這則數據可以看出,在LCD電視面板價格全線“回落”的背景拿下,7月份面板出貨量、出貨面積、甚至平均尺寸都也進入“負增長”周期中。
在大尺寸液晶面板整體“下滑”的過程中,在品牌格局上當然也有新的“情況”。雖然,從洛圖的數據上看,7月全球液晶面板出貨排名前三依然是京東方、CSOT(華星光電)、HKC(惠科)這三位中國面板巨頭“霸榜”。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上半年,7月份這三家品牌是今年首次同時進入“負增長”的狀態。
BOE(京東方)7月出貨量約480萬片,排名第一,同環比分別下降6.9%和2.0%。BOE在32、43和86英寸產品線上,市場份額保持領先。在超大尺寸的100英寸產品上,BOE已連續四個月出貨量穩定在25K及以上,1-7月的累計出貨量份額達53.8%。
CSOT(華星光電)7月出貨量約360萬片,同環比分別下降17.3%和4.7%。其55、65和75英寸產品線的出貨量居全球第一。超大尺寸的98英寸產品長期處于領先,市占率已連續四個月超過七成,當月達到76.7%。內部產品結構中,當月55英寸及以上的出貨量占比達到61.4%,同環比分別提升6.0和4.9個百分點。
HKC(惠科)7月出貨量約270萬片,同比大幅下降23.4%,環比亦下降5.4%。在超大尺寸的85英寸上,當月出貨量排名第一,市占率持續在30%以上。
一位行業人士向《視聽圈》表示,在整體面板需求在回落的局面下,頭部品牌自然會受到“波及”,這應該是屬于正常的“調整期”,不必有太多的解讀。相信后續隨著面板巨頭的“控盤”以及全球市場進入新一輪“需求周期”,這三者面板出貨量會恢復“正增長”狀態。
此外,7月份除了三位頭部TOP3在出貨量上處于集體“負增長”引起行業“關注”外。其實,還有一個看點更值得“關注”。即就是京東方、CSOT(華星光電)、HKC(惠科)這三位中國面板巨頭在85、98、100寸這三位目前市場最為熱門的巨幕尺寸市場占比上也是“雄霸一方”。
例如,排名第三的HKC(惠科)其在85寸面板上在7月份占比為30%以上,位居第一;而華星光電則是98英寸產品長期處于領先,市占率已連續四個月超過七成,當月達到76.7%;在百吋巨幕面板尺寸上,則是被京東方“牢牢鎖住第一”,其已連續四個月出貨量穩定在25K及以上,1-7月的累計出貨量份額達53.8%。
后記點評:當下彩電市場主旋律是“得大屏者得天下”。未來大屏+高端的勝利,即是彩電品牌的勝利,是必爭之地。而京東方、CSOT(華星光電)、HKC(惠科)這三者不僅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遙遙領先,更是在85+超大屏市場“穩穩”的卡住有利“身位”,形成獨特的領先優勢。這或將預示著中國品牌在全球液晶面板的產業鏈上會形成更強有力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