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丁晶晶
8月30日,京滬高鐵(601816.SH)發布2024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08.6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3.57億元,同比增長23.77%;扣非歸母凈利潤為63.53億元,同比增長23.69%。
京滬高鐵是京滬高速鐵路及沿線車站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于2020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對比上市以來,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營收凈利潤均創造同期歷史新高。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除了2022年上半年外,京滬高鐵營收均在100億元以上,未能突破200億元。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首次突破200億元營收規模。
上半年,全國鐵路客流大幅上漲。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0.96億人次,旅客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18.4%、14.1%,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不過具體到京滬高鐵,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本線列車運送旅客有所下降,上半年運送了2470.9萬人次,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跨線列車運營里程完成4850.2萬列公里,較去年同期增長7.9%。
由此看來,京滬高鐵營收增長并非來著于客流增長,而是主要來自于票價的和路網服務收入的增長。對此,京滬高鐵在財報中也表示,營收增長主要系2024上半年公司擔當列車旅客票價收入和為非擔當列車提供路網服務收入較同期增長所致。
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被認為是最繁忙的高鐵線路之一,也是中國少數能夠盈利的高鐵線路,因此京滬高鐵素有年賺百億的“現金奶牛”之稱。
凈利潤方面,京滬高鐵歸母凈利潤上半年突破60億元,同樣創造了上市以來同期新高。
和京滬高鐵超強的賺錢能力相比,京滬高鐵近年來負債也不少。截至2022年底,京滬高鐵負債合計超過810億元,其中大部分為有息借款,這就導致京滬高鐵每年需要支付一筆金額不小的利息。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僅利息費用達10.56億元。
隨著去年高鐵客流恢復,京滬高鐵盈利能力回歸,京滬高鐵開始狠抓增收節支降耗,其中包括提前償還借款。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償還了94.52億元負債,合計負債降至由去年底的743.08億元降至648.57億元。
償還借款也使得京滬高鐵財務費用下降。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財務費用為9.3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86億元減少了3.54億元,同比減少了近三成。對此,京滬高鐵表示,主要系2024年上半年公司存量借款減少,財務費用利息支出金額減少所致。
另外,京滬高鐵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稱,未來還將結合存量資金狀況提前歸還銀行貸款,采取“借低還高、借新還舊”方式降低融資成本,減少公司利息支出,降低財務費用。
償還貸款也使得京滬高鐵凈現金流大幅下降。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凈現金流為-65.58億元,同比下滑206.53%,其中經營性現金流103.23億元,投資性現金流-4.86億元,融資性現金流-163.94億元。
除了京滬高鐵自身業務外,其旗下子公司京福安徽公司業績也備受關注。京福安徽公司是合蚌客專、合福鐵路安徽段、商合杭鐵路安徽段、鄭阜鐵路安徽段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自收購以來長期面臨大幅虧損,今年上半年,京福安徽公司仍未能實現盈利,不過虧損幅度進一步大幅縮窄。
2023年上半年,京福安徽公司凈虧損5.69億元,同比減少62.57%;今年上半年,京福安徽公司凈虧損1.4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幅度縮減超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5日,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技術提升版列車研制完成,并在京滬高鐵上線運行。上述動車組進一步提升了列車載客能力,將8輛編組列車和17輛編組列車的定員數量分別增至619人和1347人,增幅分別約7.5%和5%。這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京滬高鐵長期的客流壓力。
同時為了滿足旅客出行多樣化需求,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技術提升版列車上還推出優選一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