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距離發出要約僅僅一周時間,“煤炭大王”匯能海投針對ST新潮(600777.SH)的百億要約收購便因一致行動人問題宣告終止。
8月30日晚間,ST新潮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股東北京匯能海投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匯能海投”)的《通知函》獲悉:經對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收購人與相關股東存在構成一致行動人的情形,匯能海投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部分要約收購公司股票的相關工作。公司股票將于9月2日上午開市起復牌。
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收購人作出要約收購提示性公告后,在公告要約收購報告書之前,擬自行取消收購計劃的,應當公告原因;自公告之日起12個月內,該收購人不得再次對同一上市公司進行收購。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8月23日晚間,ST新潮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公司持股4.99%的股東匯能海投擬以3.10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公司46%的股份(股份數量為31.28億股)。
界面新聞注意到,截至8月21日收盤,ST新潮股價報1.84元/股,也就是說,此次匯能海投要約收購的價格較公司股價溢價68.48%,匯能海投所需最高資金更是高達96.98億元。
針對此次“大手筆”要約收購,匯能海投表示,是基于匯能集團發展戰略以及對上市公司價值及其未來發展前景的認同,收購人擬通過本次要約收購進一步提升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強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性,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發出要約收購的匯能海投成立于2023年4月,由匯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匯能集團”)全資控股。匯能集團總資產1350億元,員工1.6萬人,是一家煤炭、電力、化工為主業,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產業為新的發展方向,集物流、金融、地產、路橋、水務等產業于一體的大型股份制民營企業。
作為匯能集團實控人的郭金樹,持有集團28.99%的股權,被稱為內蒙古“煤炭大王”。在今年3月發布的《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郭金樹以200億元位列第1274位。
值得一提的是,匯能海投早在去年四季度就開始“潛伏”ST新潮,持股比例一度逼近5%舉牌線,躋身ST新潮第五大股東。
不僅如此,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內蒙古伯納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伯納程芯茂會世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內蒙古梵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梵海匯享長期價值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兩家同樣來自內蒙古的機構也先后躋身ST新潮前十大股東,持倉比例也分別逼近5%的舉牌線,截至一季度末持股比例分別為4.39%和4.98%。
此外,另外一家“北京盛邦科華商貿有限公司”今年1月通過司法拍賣新晉成為ST新潮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5.51%。
ST新潮在上述要約收購公告中強調,“公司近期曾收到投資者投訴舉報材料,聲稱匯能海投未如實報告披露一致行動人與實際持股情況,存在違法違規嫌疑,并提供了相關證據材料?!?/span>
對此,ST新潮董事會已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開始對收購人的主體資格、資信情況及收購意圖等開展調查核實工作。
而匯能海投此前及其他四方主體均否認隱瞞一致行動關系,稱“除披露情況外,不存在其他一致行動人持有貴司股權的情形”。
這一情況立刻引起了監管的關注。
8月23日,ST新潮收到上交所《關于ST新潮股東要約收購公司股份事項的監管工作函》,要求匯能海投對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逐項核實并說明匯能海投與相關股東之間是否構成一致行動人,匯能海投是否存在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

然而在監管的追問之下,匯能海投短短一周之后“改口”承認構成一致關系。
匯能海投表示,經對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本著謹慎的原則,北京盛邦與呂建雄、李明靜構成一致行動關系,匯能海投與北京盛邦、芯茂會世1號、梵海匯享存在構成一致行動人的情形。
“由于匯能海投之前對于相關規則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本次要約收購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慎重研究,匯能海投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部分要約收購公司股票的相關工作,后續將就相關信息進行補充披露?!眳R能海投表示。
從二級市場來看,自發起要約收購之后,ST新潮共錄得三個漲停板,目前股價較收購前累計漲幅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