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四川宜賓,草木葳蕤綠意盎然,9月1日至2日,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將在長江首城隆重舉行,以“綠色低碳”為底色的“一藍一綠”現代化產業展現出蓬勃生機。
這座向“新”崛起的城市,近年來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強化上游擔當,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實施“雙碳”戰略的機遇,瞄準時代新風口、開辟產業新賽道、重構發展新動力,以打造“一藍一綠”產業為路徑,在追“新”路上勇攀“新”高,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
追“新”路奔向何方
“安靜平穩,冷氣充足?!?024年8月1日,宜賓市民曾英乘坐氫能源智軌電車,很快便到達目的地。當日,“宜賓造”全國首列氫能源智軌電車在宜賓智軌T1線試運營。這是宜賓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同時不斷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指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曾經的宜賓,主要以煤炭和白酒這“一黑一白”產業為經濟發展支撐。在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的新時代大潮下,宜賓搶抓機遇,開啟了出“彩”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目前主導產業正加速向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一藍一綠”轉型,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
宜賓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成效,可從這組數據窺全貌:從2018年到2023年,宜賓“一黑一白”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31.8%下降至19.3%,綠色低碳產業占比由14.3%提升至41.5%。這“一降一升”,呈現出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齊頭并進、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走出了一條具有宜賓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這樣的向好變化仍在加速持續。處于工業化中期向中后期轉型推進關鍵階段的宜賓,面對新態勢新風口,因地制宜搶抓新機遇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以來大力統籌發展“4+4+4”產業,全面構建富有宜賓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4+4”產業即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4大主導產業,機械制造、輕工紡織、能源化工、建筑材料4大傳統產業,新型儲能、數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輔助產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4大未來產業。
2024年上半年,宜賓“4+4+4”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
向“新”力從何而來
“單項最高給予1億元經費支持?!?024年7月17日,宜賓“揭榜掛帥”新型研發機構“江源行動”啟動儀式暨首批榜單發布會舉行,宜賓向全球發出“英雄帖”。
本次需求榜單主要涉及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數字能源、人工智能、新型儲能、AI大模型、低空經濟等產業領域,重點聚焦“一藍一綠”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2023年,宜賓科技創新體集群不斷壯大,建成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148個,入庫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1475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60家,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1.4%;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獲省級科技獎勵7項,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同比增長83.6%。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為宜賓的科技創新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宜賓新型研發機構“江源行動”計劃,力爭到2027年建成超百人的新型研發機構12家,聚集產業高端人才2000人,孵化科技創新企業100家,將形成更大的向“新”力。
宜賓的向“新”力,還來自于制度上的安排。中共宜賓市委六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建設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的決定》和《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同時強調始終要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根本指引,加快走出一條西部城市實現現代化的發展之路;始終要以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為現實路徑,讓美麗成為宜賓的鮮明特色。
2027年建成四川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2030年建成美麗中國美麗四川先行區,2035年建成中國式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示范城市,這些愿景催人奮進,化為磅礴的向“新”力,激勵著宜賓廣大干部群眾奮勇前行。
“在行業開工率大幅下降的大環境下,我們逆勢而上。”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總監俞少華說,該公司生產的電池片光電轉換效率從2023年的25%,提升到了目前的27.02%,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據悉,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生產的N型TOPCon電池片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三。
攀“新”高底氣何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如何攀登“新”高?宜賓力爭到2027年,工業營業收入總量超過萬億元,進入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60強,創建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宜賓的底氣和支撐,源自“4+4+4”產業發展新路:
全力打造千億主導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全國同類城市領先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支持機械制造、輕工紡織、能源化工、建筑材料等傳統產業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布局一批制造業“智改數轉”賦能平臺、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型儲能、數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輔助產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加強優質項目引育,推動未來產業加速孵化、破局起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條新路的核心是升級版的“一藍一綠”產業。
2023年,宜賓動力電池銷量占全國銷量15%以上;全市動力電池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繼白酒產業之后的第二個千億產業。2024年1—7月,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
2022年以來,宜賓大力進軍光伏產業新賽道,全市晶硅光伏產業2023年迅速實現產值262億元,2024年上半年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7%。
2023年,宜賓首次躋身數字百強市,位居全國第59位。蓬勃發展中的宜賓市大數據產業園,現已入駐華為、中軟國際等眾多企業。
“全市新型儲能產業2024年預計實現產值30億元,2025年預計實現產值220億元,力爭2027年產值突破500億元,推動新型儲能產業成為宜賓先進制造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局長何元垓說。
匯江向海、逐立上游。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將堅定綠色低碳發展,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宜賓實踐新篇章。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