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概念股康希諾(688185.SH)公布業績,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億元,增超10倍;歸母凈利潤虧損2.25億元,比上年同期虧損收窄73.22%。
看似增速超高,實則是因為去年的基數較低。2023年康希諾到新冠疫苗預估退貨影響,當期沖減營業收入2.37億元。若剔除該影響,康希諾去年同期營業收入2.63億元。照此計算,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5.36%。
在徹底擺脫新冠疫苗業務帶來的影響后,康希諾正在組建一個新的產品組合,今年營收增長的結果就是由公司流腦疫苗產品以及CDMO業務推動。但后續面臨的壓力依然不小。
上半年公司流腦產品收入2.63億元,同比18.00%。康希諾的兩款腦流疫苗:MCV2和MCV4均在2015年12月取得臨床試驗批件,并分別在2021年6月和12月獲批上市。目前國內腦膜炎球菌疫苗主要分多糖疫苗與結合疫苗兩個類型,MCV2和MCV4所屬的,結合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產生的保護效果更持久。
其中MCV2疫苗國內市場競爭相對充分,國內智飛生物(300122.SZ)、沃森生物(300142.SZ)等疫苗企業開發的MCV2疫苗已先期上市。目前國外主流的3款MCV4疫苗,分別來自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巴斯德和輝瑞,但均未在國內申請注冊,這意味著康希諾MCV4產品具備一定先發優勢。
目前來看,康希諾的上市疫苗產品缺乏多樣性,最接近面市的產品是3價肺炎結合疫苗。該產品最早由美國輝瑞公司推出,是全球最大的疫苗單品之一;目前國內市場,除原研輝瑞之外,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300601.SZ)開發的PCV13也已獲批,留給康希諾的市場空間不算大。
就處于臨床階段的產品而言,康希諾有包括百白破、埃博拉病毒病、脊髓灰質炎、帶狀皰疹、結核病等多款產品處于研發狀態,但似乎有“攤子太大”的顧慮。上半年公司也壓減了相關的支出,研發投入合計2.48億元,同比減少了26.85%。對于前景不甚明朗的管線,公司需要“壯士斷腕”。
估值層面,經歷了新冠疫苗概念的“爆炒”后,目前康希諾市值大幅縮水,僅約65億元。根據Wind一致預測的數據,康希諾2024年度收入可達8.42億元,對應7.72倍,仍處于相對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