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8月29日,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通化金馬的琥珀八氫氨吖啶片申報上市,這是一款潛在的國產口服阿爾茨海默?。ˋD)新藥。
據通化金馬歷史公告,琥珀八氫氨吖啶片是一種新的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具有雙重膽堿酯酶抑制功能,主要用于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所謂“具有雙重膽堿酯酶抑制功能”,指可以同時抑制乙酰膽堿酯酶和丁酰膽堿酯酶。
8月29日開盤后,通化金馬迅速漲停,報14.54元/股,最新總市值140億元。
在藥物研發領域,由于對該疾病了解有限,此前出現過20年內都沒有一款新藥上市的景象。因此,每每有藥企打出“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的名號,總能引發輿論和資本的高度關注。
在去年9月20日,通化金馬曾公告,企業在研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琥珀八氫氨吖啶片III期臨床試驗揭盲。依據當日公告,這一產品的III期臨床研究于2017年1月啟動,于2021年8月全部完成入組。它是一項26周雙盲、雙模擬、隨機、安慰劑/陽性藥平行對照暨延至54周單臂、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的研究。
當時,多位神經外科醫生在向界面新聞記者解釋時均提及,針對乙酰膽堿、丁酰膽堿的阿爾茲海默病藥物早有上市,例如卡巴拉汀等,因此該產品的創新性其實一般。另一方面,針對琥珀八氫氨吖啶片是否有效的問題,醫生們認為,去年9月的公告在療效方面的說服力不強,例如,企業公告中僅提及有顯著差別,但缺乏具體的評定量表分數變化情況,信息并不充分,更重要的是,無法判斷琥珀八氫氨吖啶片的療效能否優于現行治療方案。
據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阿爾茲海默病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膽堿酯酶抑制劑(ChEI),二是,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其中,膽堿酯酶抑制劑是阿爾茲海默病治療的一線藥物。國際上最先投入臨床使用的藥物他克林在1993年獲批,但是由于其嚴重的肝毒性,于2012年從美國市場撤出。
后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相繼批準了多奈哌齊(1996年,衛材/輝瑞)、卡巴拉汀膠囊(2000年,諾華)和加蘭他敏(2001年,強生/武田),用于治療輕中度AD。2007年,FDA批準了諾華的利斯的明透皮貼劑上市;2013年,FDA再度批準了利斯的明透皮貼劑15 cm2用于重度AD治療。2017年,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單日貼)在中國獲批。谷氨酸受體拮抗劑中,FDA于2003年批準了美金剛(艾爾建/衛材)。
截至目前,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加蘭他敏、利斯的明透皮貼劑、美金剛也都在國內上市,且同時包含原研藥和仿制產品。多奈哌齊、美金剛還是最早期的集采產品。這其實意味著,通化金馬琥珀八氫氨吖啶片的競爭對手非常多,如果它的臨床效果不及同類產品,在上市后未必能獲得臨床放量。同時,即使琥珀八氫氨吖啶片是國內自主研發的口服膽堿酯酶抑制劑,在價格上也未必能有價格優勢。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膽堿酯酶抑制劑后續的商業化能力。
業績方面,2024年上半年,通化金馬總營收為6.49億元,同比下降10.89%;歸母凈利潤1246.83萬元,同比增長15.7%;扣非凈利潤640.14萬元,同比下降16.96%。
另外,針對乙酰膽堿酯酶大類抑制劑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療效問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科研與新藥推進處在2018年9月底發文稱,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只能緩解早期病人的認知障礙,無法阻止病情的進展。
從疾病假說的角度看,促成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開發的膽堿能假說只是阿爾茨海默病假說中的一種,而(Aβ)級聯瀑布假說和Tau蛋白異常磷酸化假說也是主流假說中的兩大類。相對應的,衛材(Eisai)/渤?。˙iogen)的侖卡奈單抗(Lecanemab,Leqembi)、禮來(Lilly)的Donanemab(商品名:Kisunla)都是(Aβ)級聯瀑布假說的產物;禮來近期失敗的LY3372689則是Tau蛋白異常磷酸化假說的產物。
目前,禮來的Donanemab的新藥上市申請已于去年10月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受理。同年11月,Donanemab擬被納入優先審評。在今年1月,渤健(Biogen)/衛材(Eisai)的Lecanemab(侖卡奈單抗,商品名:樂意保)已在國內獲批。
據《健康時報》今年1月報道,侖卡奈單抗注射液(樂意保)定價為2508元/瓶,年治療費用約為18萬元。這一藥物是全球近20年來首款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完全批準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
另在2021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批準了渤健的Aducanumab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這一產品的獲批上市和商業化都隨之掀起巨大爭議。兩年半之后,也就是今年1月底,渤健宣布停止Aducanumab的開發和商業化。
國內的阿爾茲海默癥領域,綠谷制藥的甘露特納膠囊已在2019年末獲得有條件獲批上市,它可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其他藥企之中,2023年10月底,綠葉制藥的利斯的明透皮貼劑(一周兩次)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用于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該產品在國內的商業化由綠葉制藥與長春高新旗下的金賽藥業合作開展。此外,京新藥業是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膠囊的首仿企業,獲批時間是2018年。
另據銀河證券2023年研報,國內已進入臨床階段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共有34款,除了通化金馬的琥珀八氫氨吖啶片,康緣藥業、先聲藥業、海正藥業、東陽光、恒瑞醫藥、新華制藥等公司的產品均在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