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苗藝偉
界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我國支付行業迎來新一輪整改風暴。
“近日,拉卡拉等多家支付公司將被暫停新增商戶。”這一市場傳言再次在業內引發不小的震動。
界面新聞記者就上述傳聞向拉卡拉求證未獲得回應。不過8月26日拉卡拉對外稱,公司將接受清算機構的相關指導意見,全力開展以商戶入網及信息變更規范性為重點的自查改進活動,盡早完成自查改進工作,恢復正常作業。這也是繼去年末,超過10家支付公司被集體暫停新增商戶之后,清算機構再次對支付終端合規問題的大范圍整改。
拉卡拉啟動自查
8月26日,上市公司拉卡拉在《向全體合作伙伴發了一封信》中披露,近段時間,業內某些收單外包機構采用所謂 “POSP模式” 違規開展業務,大肆宣揚 “自主變更商戶信息、破二除五、一機多機構”等,致使商戶名稱頻繁變動,亂象叢生,引發清算機構監控預警。因此,清算機構對商戶名稱修改次數絕對值排名靠前的收單機構采取了管控措施。
拉卡拉表示,公司已立即展開自查,某些商戶在拓客端、商戶APP發起名稱修改時,拉卡拉在審核流程方面確實存在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公司將接受清算機構的相關指導意見,全力開展以商戶入網及信息變更規范性為重點的自查改進活動,盡早完成自查改進工作,恢復正常作業。
拉卡拉曾在2023年9月公告稱,已經提前全面實現“一機一碼”等核心要求,要求合作機構的數十萬業務人員走街串巷,協助商戶補齊資料、完善信息。
界面新聞記者就上述暫停新增傳聞詢問拉卡拉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除了拉卡拉以外,界面新聞記者還注意到,8月22日,新生支付有限公司官網也發布了《關于銀聯條碼前置業務公告》。
公告顯示,新生支付將從2024年9月1日起關閉銀聯條碼前置平臺PC端、邀請碼、API接口入口的商戶進件請求。據悉,新生支付的業務改造主要針對的是銀聯條碼前置業務,主要和接入方式有關,并非全面“停新”。
多位支付收單外包機構也向界面新聞記者證實,包括樂刷、合利寶、銀盛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并未公告暫停新增商戶,但不排除仍有多家支付公司將于近日暫停新增。
支付行業繼續執行“一機一碼”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清算機構對部分收單機構的管控措施,皆因對“259號文”執行力度不夠,整改不到位。
上述拉卡拉提到的收單外包機構采用所謂 “POSP 模式”、“自主變更商戶信息、破二除五、一機多機構”等,均是支付收單機構或收單外包機構在支付終端突破原有的用戶注冊限制,允許用戶注冊更多的機器的一種方式,這樣帶來的往往是商戶資料提供不完整,或者直接套用大商戶模式入網,從而導致商戶真實性缺失。
一位支付收單機構業務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當下,“SN頻繁換綁”(SN碼為POS機產品序列號,用于確認POS機的身份和生產日期等信息)現象在業界尤為突出,它與市場上泛濫的“一機多戶”、“多商戶”服務緊密相關,一些支付機構甚至以頻繁換綁為噱頭,吸引新增客戶。
此前,根據央行“259號文”的要求,一臺銀行卡受理終端只能對應一個受理終端序列號,清算機構、收單機構應當對銀行卡受理終端采取密碼識別技術等有效手段,確保銀行卡受理終端序列號不被篡改。這個新規也被業內稱為“一機一碼”“一機一戶”新規。
博通咨詢分析師王蓬博也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259號文”下發后,“一機一碼”成為不可逾越的紅線,但很多外包機構還存有僥幸心理,部分持牌機構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利用后臺隨意變造商戶名稱過多,“一機萬碼”變成“一機多機構”的方式獲取收益,才造成相關卡組和監管機構此次監控預警和“停新”指導。
他表示,例如POS機套現等一些收單“特殊場景”一直游走在行業監管的灰色地帶,時刻面臨監管風險。隨著監管逐漸趨嚴,銀行不斷降低信用卡分期利率,生存空間正在被逐漸壓縮,合規性對支付機構來講正變得愈發重要。
王蓬博認為,收單市場的真實需求仍存在,如果此次部分支付機構的“停新”時間比較長,有可能有新的機構乘機來彌補市場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