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不久前與華為合作推出首款智選車的北汽藍谷,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超三成,且創下史上同期最大虧損,四年半累計虧損達251.61億元。
8月26日,北汽藍谷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41億元,同比下降35.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5.71億元,相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擴大。本期整車銷售減少,收入同比減少。
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時,北汽藍谷將虧損歸結為兩方面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日趨白熱化,擠壓利潤空間;二是公司為持續推進產品向高端化發展,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和運營效率提升上持續投入,因此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北汽藍谷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控股,旗下主要有極狐和BEIJING兩大品牌。前者是北汽藍谷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由北汽藍谷與全球知名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在華合資公司生產。
被北汽藍谷寄予厚望的極狐品牌上市后表現不及預期,遲遲未能鋪開銷量規模。產銷快報顯示,北汽藍谷今年七月銷售1.1萬輛,前七月累計銷售3.86萬輛,不及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單月銷售水平。
即便上半年極狐銷量翻倍增長,也沒能挽救整體業績下滑的頹勢。銷量低迷疊加持續虧損,北汽藍谷在與華為的合作中能否拿到足夠的利潤回報成為翻身關鍵。
北汽藍谷財報發布當天,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鴻蒙智行新車發布會上表示,華為與北汽藍谷聯合推出的首款車型享界S9上市20天大定量破8000輛,這一開端超出預期。

界面新聞同日實地探訪華為旗艦店了解享界S9銷售情況時發現,即便在工作日下午,進店顧客仍然源源不斷。工作人員介紹稱,享界S9自開啟試駕以來預約火爆,周六日試駕均需提前三至四天預約,否則為滿額狀態。單日接近10組客戶參與每場約為1小時的試駕。因為在后排觀影試用屏幕的消費者較多,門店為展車預留的網絡流量已經提前耗盡。
部分下訂用戶將享界S9與奔馳、寶馬、奧迪等品牌的競品車型做對比,因更看重前者的高階智能駕駛功能而選購。該車上市至今,上述門店大約已經收到20份訂單。
北汽藍谷在財報中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結合市場形勢,制定差異化城市營銷策略,以核心城市銷量突破帶動周邊城市的銷量提升。界面新聞了解到,或為進一步刺激銷售,在北京和上海兩座限號政策較為嚴格的城市,享界為華為員工額外提供2萬元的購車選裝基金。
北汽新能源對享界S9五年生命周期內的銷量預計為48萬輛。伴隨著較高期待,北汽方面多次強調以第一優先戰略高度All in(全部投入)享界S9,目前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級工廠預留的產能達到了30萬輛。
這一預期或許來源于賽力斯的亮眼業績,得益于與華為的深度合作,賽力斯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已遠遠趕超去年全年,而且實現同比扭虧為盈。
日前與華為合作密切的賽力斯和長安,相繼宣布入股華為旗下智能車業務公司引望,北汽將來是否也會入股該公司引發外界關注。據新華財經報道,北汽藍谷董秘趙冀對此回應表示,公司從戰略層面堅決押注和華為的合作,目前雙方利益深度捆綁,未來合作會進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