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穆玥
知名私募友山公司又被罰了!
近日,中基協披露了新一批的紀律處分決定書,其中,知名私募友山公司及公司法定代表人何炫、合規風控負責人郭斌等均被中基協予以公開譴責。
相關處分決定書顯示,友山公司主要存在三項違規行為,相關事實均有機構核查說明、交易所監管警示函、募集材料、員工花名冊、任職文件及投訴材料等證據予以確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足以認定。
具體來看,友山公司的三項違規行為均涉及公司旗下的“友山友賢551交易猿股票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551基金)。
一是未按合同約定向投資者進行信息披露。根據551基金合同約定,“基金管理人可通過管理人網站、郵寄服務、傳真或電子郵件、其他等方式中至少一種進行披露”,但是551基金的投資者信息披露查詢賬號開立率未能滿足相關要求,導致部分投資者無法看到基金產品的季報、年報等信息。
二是募集程序不規范。個別投資者向協會投訴反映,其在提出贖回551基金份額需求時,友山公司才向其進行了銷售高風險產品所應進行的風險告知、警示的錄音錄像工作,距離投資者認購份額時已隔一年半。
三是內控機制不健全。友山公司在通過551基金購買九安醫療(002432.SZ)、翠微股份(603123.SH)兩只股票時,違反了交易所大額申報、連續申報相關規定。在收到監管提示函提示“翠微股份近期頻繁異動,存在交易風險,交易所將對該股票的異常交易行為從嚴認定”后,公司仍在2022年2月14日大額申報交易翠微股份,成交金額約2999.75萬元,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友山公司采取書面警示的監管措施,以上事實反映公司內控機制不健全。
中基協披露的信息顯示,551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同年10月完成登記備案,產品已經提前清算。
友山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成為國內第一批50家備案的私募管理人之一,公司圍繞宏觀經濟及區域經濟發展構建研究框架,形成了債券、股票、商品等大類資產配置的多策略投研體系,2017年友山公司在中基協備案的總規模首次超過100億元,不過中基協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友山公司的管理規模已經回落至50-100億元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時友山公司還曾因為業務違規收到來自貴州證監局的罰單。
貴州證監局在2023年12月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指出,友山公司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中,存在以下問題:一、個別投資經理通過在網絡平臺上發布視頻、直播的方式,向不特定對象介紹基金產品的盈虧、新模型優勢及產品客戶情況。二、部分投資者在完成基金產品申購之后進行雙錄補錄。三、收取私募基金投資標的方的服務費,未納入基金財產。四、未按照合同約定向投資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未及時給投資者開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披露備份系統查詢賬號,也未通過其他渠道向投資者披露月報、季報、年報。
基于上述違規行為,貴州證監局決定對友山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要求友山公司應當對上述各項問題全面整改,杜絕產生新的違法違規行為,并于收到該決定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除此之外,據中基協披露的信息,友山公司還存在信息報送異常、存在長期處于清算狀態基金等異常情況。截至目前,友山公司旗下一共備案有112只私募產品,不過公司最近備案的一只產品還是在2022年11月,此后至今已經有21個多月沒有備案新產品。
另外,今年6月24日,友山公司曾提交一次重大事項變更申請,變更內容為“主體資格證明文件及相關內容變更,出資人變更”,不過該項申請被中基協要求退回補正。
而根據天眼查APP數據,友山公司曾在今年4月份發生一次股權變更,其法定代表人何炫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30%大幅增加至48.89%,貴州友山控股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持股比例則由原來的70%下降至51.11%。貴州友山控股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由何炫和友山公司工會分別持股99%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