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鄭理
任職中國銀行(601988.SH,3988.HK)行長三年之久,劉金突然選擇辭職的消息,打破了周日的寧靜。
8月25日,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劉金因個人原因,辭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及行長職務。該辭任自2024年8月25日起生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金融機構高管人事變動不同,中國銀行并未在劉金的辭任公告中對其表示致謝。同時,中國銀行稱,劉金已確認其與董事會無不同意見,亦沒有任何其他事項需要通知該行股東。
就在劉金辭職前的8月19日,中國銀行在北京召開了2024年第七次董事會會議,劉金缺席曾引發市場一陣波瀾,應有14位董事出席的會議,僅13位如約參會,劉金因其他安排未出席會議,而劉金也未委托他人代為行使投票權。如今,劉金的缺席也終于塵埃落定。
當然,劉金缺席董事會并不罕見。根據中國銀行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共召開的13次董事會議,劉金缺席2次。
劉金在中國銀行擔任三年行長期間,該行整體業務和業績尚好。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資產規模為32.43萬億元、核心一級資本凈額2.16萬億元,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銀行業前100名單”中,排名第4。
經營方面,2023年,該行營業收入6228.89億元,同比增長0.79%,增速在六大國有銀行中僅次于郵儲銀行的2.25%,排名第2;歸母凈利潤僅次于農業銀行的3.94%和建設銀行的2.71%,在六大行中排名第3,為2319.04億元、同比增長1.96%。
此前有著豐富的金融從業經歷,擔任中國銀行行長三年多,該行凈利潤持續上升,現年57歲的劉金,尚未到退休年齡,為何選擇辭任?中國銀行的下一步,又該怎么走?
1、30年職業生涯,跨越四個重要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還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由董事長葛海蛟代為履行行長職責,至本行聘任的新行長正式履職之日止。
1967年出生的劉金,1993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所學專業為英語語言文學,獲文學碩士學位,有高級經濟師職稱。
作為上個世紀90年代的語言文學類的研究生,外語專業畢業生是用人單位爭搶的“寵兒”,憑此,劉金踏上了職業生涯的快車道。
劉金的職業生涯起步于中國工商銀行(601398.SH),并在此工作多年,曾先后擔任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工銀歐洲副董事長、執行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工商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總經理,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江蘇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等職務。
2018年9月,劉金完成了職業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步,晉升為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首次成為中管干部。
直到2019年12月,劉金從國開行副行長一職調任光大銀行(601818.SH)黨委副書記,并在2020年1月接替葛海蛟成為光大銀行行長。同時,他還擔任光大集團黨委委員和執行董事。
在光大系統履新僅一年有余,2021年4月,劉金從光大銀行行長的位置上調任中國銀行行長,迄今已超3年。2021年6月起擔任該行副董事長。2021年8月起兼任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還兼任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
另據中國銀行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劉金從該行獲得的稅前報酬為90萬元,2022年為86.71萬元,一年報酬增加3.29萬元。
任職中國銀行行長期間,曾于其搭班子的中國銀行原董事長劉連舸,2023年3月18日劉連舸因“工作調整”辭去中國銀行的所有職務,并于同年3月末被官宣落馬。
4月24日,劉連舸受賄、違法發放貸款案在山東濟南一審開庭。劉連舸被指控受賄1.21億余元;違法發放貸款共計33.2億余元,造成本金損失1.9億余元。
突遇行長變動,對于中國銀行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驗。銀行的內部運營能否持續維持穩定,業績是否會保持增長,投資者們的態度如何轉變?成為新任領導者亟需解決的首要任務之一。
目前中國銀行的高層中,還有4位副行長,分別為林景臻、張小東、蔡釗、劉進。其中1965年出生的劉景臻資格最老,但也即將到退休年齡,其他三位副行長均為“70后”。是否要在其中任選一位擔任該行行長,還是從其他金融機構“空降”行長?拭目以待。
2、連續三年業績穩健增長,地產不良率超5%
擔任中國銀行行長的三年多時間,經營情況相對較好。
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資產規模為32.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5%,核心一級資本凈額2.16萬億元,在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銀行業前100名單”中排名第4。
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客戶貸款總額19.9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72%;存款總額22.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39%。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總額2532.0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15.28億元,不良貸款率1.27%, 比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貸款,2023年主要集中在商業及服務業、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其中,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5.51%,位于各行業之首,不過較2022年的房地產業不良率的7.23%,有所下降。
圖源:年報
成為中國銀行長長的第一年,恰逢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作為全球化、綜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資銀行,劉金曾表示,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大程度上利益于中國金融體系的韌性。當前,中國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金融體系風險總體趨于收斂。下一步,要繼續增強金融體系韌性,筑牢中國金融體系安全的堤壩。
三年的時間轉瞬即逝。劉金擔任中國銀行行長期間,該行業績持續增長。
2021年-2023年,中國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055.59億元、6180.09億元、6228.89億元,較上一年增幅分別為7.08%、2.06%、6.41%,凈利潤分別為2273.39億元、2375.04億元、2463.71億元,較上一年增幅分別為10.85%、4.47%、4.07%。
圖源:年報
中國銀行的國際業務是其特色業務、也是招牌業務。
截至2023年末,該行打通了國內結算與國際結算業務產品通道,持續做大收付結算業務流量,提高了資金留存能力。從近三年國際結算來看,分別為7.26萬億美元、7.7萬億美元和8萬億美元。
股東回報方面,2023年度該行年度分紅比例為30.01%,處于上市銀行前列。
劉金在2023年年報致辭中,也對2024年充滿期待。
他稱,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將與管理層成員一道,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一是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加速推進養老金融布局,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二是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助力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高質量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助力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
三是主動服務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加快推進境外機構高質量發展,促進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四是強化資本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存款結構,促進信貸投放精準發力;
五是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傳統風險管理質效。
藍圖已繪就,只不過劉金時代結束了。
一季度,中國銀行業績承壓。該行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9%;營收同比下降3%。驅動因素來看,主要是息差、非息和減值的拖累加大。
展望全年,浙商證券發表的研報中分析指出,受息差收窄影響,中國銀行營收仍有負增壓力,利潤增速有望回正息差環比回落。接下來,當新任行長接下責任后,如何帶領這家銀行開啟新篇章?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