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北京鼎泰豐突然宣布閉店。
8月26日,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宣布,由于公司營業執照二十年期限已滿且董事會未能就續展達成一致意見,公司決定于2024年10月31日前陸續結束以下十四家門店:北京漁陽店、SKP店、西單店、芳草地店、APM店、國貿店、翠微百貨店、世紀金源店,天津恒隆店、萬象城店,以及青島嘉年華·海信廣場VILLAGE店、海信廣場店,和西安SKP店、廈門磐基店。
公告稱,公司將妥善處理員工經濟補償金與安置事宜,并依法保障儲值卡會員的合法權益。
界面新聞致電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尋求閉店流程及原因,接聽者稱無法回答該問題,以微信號“鼎泰豐DTF”發布的信息為準,但上海、浙江、深圳、廣州等地的鼎泰豐仍然可以用餐,本次關閉主要涉及的門店位于華北。


8月26日下午,界面新聞走訪鼎泰豐翠微店看到,這家店外張貼的通知顯示,該店將于8月31日正式閉店,停業前的幾天仍然正常營業,從櫥窗可以看到兩名包子師傅正在不停地制作包子,五點半正處于晚飯時間段,店內只有2桌客人,翠微百貨店一名店員告訴界面新聞,翠微百貨店閉店原因是虧錢,其他即將關閉的門店則不清楚;另一位店員也表示這是上層管理人員的意圖,但他強調,盡管還有三天關店,菜品和以往一樣有所保障。
而在西單君太百貨B1層的鼎泰豐門店,這家店鋪的用餐面積更大,整個餐廳差不多一半都有正在用餐的消費者,盡管有消費者在點評網站吐槽“鼎泰豐收取10%的服務費而沒有服務”、“除了包子很多菜品都是預制菜”等,在工作日的晚餐時段,這家店的生意與往常一樣,就連包子師傅也有四五名,一名餐廳管理者沒能回答界面新聞關于門店即將關閉以及店員安置等問題,僅表示遵照老板安排按時閉店。

不過,在北京經營20年之久,鼎泰豐也有一定的擁躉,界面新聞在鼎泰豐君太百貨店碰到一名顧客稱,要在閉店之前多吃幾次,還特意來打包鮮肉包,另一名女生則稱鼎泰豐是自己的“本命餐廳”,聽到關店信息則是詫異又難過。
鼎泰豐由楊秉彝創立于1958年,除了臺灣,鼎泰豐先后在日本、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開設門店,并在1993年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世界10大美食餐廳之一”,在中國內地,鼎泰豐分別于2001年和2004年在上海和北京開設門店,如今人均消費在150元上下。
華北鼎泰豐餐廳由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負責經營。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隸屬于大成萬達集團的成員,韓家宸擔任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與此同時,大成萬達還在中國擁有臺灣餐飲品牌度小月、日本餐飲品牌勝博殿、烘焙品牌宜芝多等餐飲品牌的經營和管理。
而這些繼續營業的店鋪的運營方是上海廣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微信公眾號“鼎泰豐DinTaiFung”最新更新的門店信息顯示,目前在營業的門店包括18家,其中上海8家,廣州、深圳各2家,杭州、寧波、無錫、蘇州、南京、嘉興各有1家。
8月26日晚間,上海廣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條聲明再次證明了華北鼎泰豐關閉的真實原因,聲明稱,因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營業執照期限屆滿不再展延,故鼎泰豐總部提前終止品牌授權,而且華南、華東18家門店由上海廣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不受此影響。
算下來,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的授權剛好滿20年,界面新聞沒能問到不繼續獲取授權的原因,從餐飲自身的大環境看,中高端餐飲今年正在遭遇行業性衰退的挑戰。
大眾點評網站顯示,鼎泰豐的客單價在120-150元,而自2023年以來,餐飲行業的降價潮來臨,鼎泰豐“高端小籠包”的定位被一部分消費者放棄,還有一些用過餐的消費者在點評網站寫上“沒有性價比”、“難吃”等評價語。

《2024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初,中國國內餐飲企業注吊銷數量135.9萬家,是2022年全年餐飲企業注吊銷數量的兩倍多(2022年餐飲企業吊銷數量51.9萬家)。
還有一些定位中高價位的餐飲品牌被放棄,例如九毛九集團此旗下輕奢粵菜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廚”在今年4月停止運營,后者客單價在140元水平,停業原因與客流變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