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黑神話悟空:“網癮少年”的騰訊復仇爽文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黑神話悟空:“網癮少年”的騰訊復仇爽文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全球大熱,游戲科學公司狂賺15億,馮驥向所有人證明,堅持“叛逆”也能走向人生巔峰。

文 | 五環外OUTSIDE 陳凌之

編輯 | 優優

8月20日這天,北上廣深的許多大公司領導突然的收到了大量的下屬病假或事假申請流程,甚至有些懂事公司干脆給員工準假一天。

早上10點,隨著《黑神話:悟空》的正式發布,它的熱度在所有平臺以神舟飛船的速度迅速破圈,知乎熱度半日突破4000萬,超過哈馬斯領導人被暗殺的頂峰流量,所有人都在納悶:一款游戲而已,何以在互聯網內激起沖天的浪潮。

同時,新華社也發布了對《黑神話:悟空》主創馮驥的專訪,這是官媒首次以如此謙虛的姿態來請教一個游戲公司。在游戲科學的辦公室內,馮驥和官方媒體當紅記者張揚談笑風生,一同體驗國內首款3A大作。

許多玩家在彈幕里調侃,馮驥不像是個42歲的中年男人,反倒像32歲,比十年前離開騰訊時顯得更加年輕了。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全球大熱,游戲科學公司狂賺15億,馮驥向所有人證明,堅持“叛逆”也能開啟人生爽文。

01 緣起,網癮少年皈依游戲大正宗

馮驥,出生在1982年,楊潔導演八六版《西游記》開拍的那一年。

作為互聯網的第一代年輕人,馮驥最喜網絡游戲,大學時剛接觸到暴雪游戲公司制作的《魔獸世界》,就沉迷其中,以至于06年從華中科大一畢業,就不顧家人反對去了家不知名的小游戲公司做游戲策劃,追尋自己的游戲夢(華中科大校友里出過微信之父張小龍這樣的人物)。

現實很快就給了馮驥一巴掌,滋醒了他游戲夢。

馮驥在小公司的游戲策劃崗位上熬了兩年,沒掙到什么錢,倒是把行業的潛規則看透了——掙錢!

領導和同事開會討論的從來不是游戲,業內交流從來也不是游戲怎么做好,大家嘴里的議題永遠是怎么讓玩家掏錢。

可是,這從來不是他的追求。在2007年,馮驥專門寫了一篇《誰謀殺了我們的游戲》一文,控訴游戲廠商只把玩家當作斂財的對象,自詡清流。

文中,他寫道:

“網絡游戲產業,催生了一幫像我這樣的狗東西,天天琢磨下面五個命題:

1、如何讓玩家一直沉迷;

2、如何讓玩家吐出更多的人民幣;

3、如何讓玩家拉幫結伙;

4、如何讓玩家互相仇視;

5、如何實現隱性的現金賭博和金幣交易。”

馮驥2007年網絡發表的《誰殺死了我們的游戲》

后來諸多因為網絡游戲引起的社會矛盾,媒體們形象地把當時游戲廠商的這種運營手段比作“電子海洛因”,激蕩起不少反對游戲的水花。

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游戲產業,因為沒有經歷過單機游戲時代,一下跨越式的來到了網絡游戲時代,形成了畸形的渠道壟斷,大魚吃小魚非常普遍。中國游戲市場巨頭林立,如騰訊、網易、巨人、盛大,沒有資本和渠道支持的小游戲公司,根本活不到上市盈利的那一天。

因而,游戲圈內有一個祖傳的段子,說是假設某個小公司突然靈感迸發,做出了一個市場爆款游戲,某廠立馬就會聞著味兒來談合作了,合作的內容大抵就兩條:1)同意,賣身。2)不同意,那就復制一款類似的白神話、綠神話之流,用渠道和價格殺死你。

馮驥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黑暗時刻,因為他干了兩年就跳槽到了鵝廠(騰訊業內稱呼)。

到了2008年,馮驥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拐點。

當時,騰訊自研了一款3D游戲設計引擎,有意做大自研游戲的業務,之前騰訊自研的游戲都反響平平,游戲板塊的盈利幾乎只靠從國外引進的游戲。當人變得有錢之后,總想變得有名,騰訊游戲部門的高層也有為自己立牌坊的意愿。

馮驥進入的時機很巧妙,順著這條路,很快,馮驥就獲得了通向人生巔峰的通行證。

當時,騰訊給這條業務線的目標大致就是,錢管夠、人管夠,只要能砸出玩家口碑,為騰訊自研游戲樹立一個標桿,給市場講一個屬于騰訊游戲的品牌故事就好。

部門內給出了大量的游戲策劃案,最終,馮驥提交的一款西游題材網游策劃案(靈感來自小說《悟空傳》)殺出重圍,領導對這個策劃案贊不絕口,把馮驥從游戲運營提拔上來,欽定這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為項目的主策劃。

這款游戲正式立項時,名為《斗戰神》,也就是《黑神話:悟空》的同胞兄弟,同樣都是對西游故事進行重構的游戲。

不同的是,《斗戰神》是一款網游,也就是類似鋪天蓋地打廣告“是兄弟就來砍我一刀”的《傳奇》,很多人一起舞刀弄槍砍怪的游戲,主要目的是忽悠玩家不斷地往游戲里充錢消費。

斗戰神游戲截圖

騰訊高層對這個游戲給予了史無前例的重視,開放了其他團隊2-3倍的開發資源和人力投入,項目團隊聚集了鵝廠近200位好手,達到了歷史之最,他們甚至還請了《悟空傳》原小說作者今何在入職騰訊,參與游戲的世界觀、背景故事搭建。

獲得公司如此器重,作為項目一把手的馮驥自然也賣力,花了巨量的時間用來打磨游戲本身的品質,前后歷經4年的研發,《斗戰神》在12年3月開啟了前期測試,剛問世就收獲了空前的好評,玩家好評率達到90%以上。

站在行業最大的巨人肩膀上,馮驥以為可以一展拳腳,滌蕩中國游戲產業的不正之風,而一切似乎都朝著馮驥和騰訊預期的方向發展。

但就如上文所說,馮驥代表玩家的“一根筋”,騰訊是代表商家的“我必賺”,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本身就是水火不容。

02 結怨,理想青年夢碎資本凄涼地

互聯網時代,業內將不能變現的流量,稱為“垃圾流量”。

馮驥在騰訊種了一顆只開花不結果的樹,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會走向一敗涂地。2014年6月,《斗戰神》進入公測(正式上市),僅僅兩個月后,同時在線人數就突破了60萬大關,成為當時國內現象級的網游。

然而,隱患就從這時開始埋起,吸引了這么多玩家,如何將流量轉化為口碑,如何留住流量,如何將流量變現,是項目組的頭等難題。

馮驥團隊研發6年的游戲內容,玩家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體驗完了,玩家開始在網上抨擊游戲策劃的不作為。

而這在文化產業,本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行業現象。比如,《流浪地球》拍攝了四年,最終也不過只留住了觀眾不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

上線不到半年,《斗戰神》面臨著嚴重的玩家流失風險,這時領導的本來面目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來了,既然流量留不住,那就速度變現。

馮驥在騰訊取經的八十一難,僅在第四難就倒下了,在更新完游戲劇情的“白骨夫人”篇后(對應《西游記》的白骨精),游戲內的付款項目就越來越多,游戲口碑迅速崩塌。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前期高層投入了巨量的錢和人,到頭來還是沒砸出什么水花,作為主策劃馮驥成了第一背鍋俠,如同三打白骨精的猴子,百口莫辯。

上層的命令,將游戲策劃“五大命題”的緊箍咒又牢牢扣在了馮驥頭上,他又變成了自認為的那個“狗東西”。

在游戲的一則宣傳片中,馮驥因為辜負了玩家的期望,被玩家毆打至鼻青臉腫,在那個“凈網行動”還沒有全面展開的時代,互聯網民風剽悍,馮驥的家人和本人被數以萬計的玩家問候了無數遍。

而14年手機游戲的爆發,則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騰訊游戲高層將重心轉向手游市場,順帶著也把人和錢一起帶走了。

但凡看過《西游記》原著的人都知道,唐僧取經的十個轉世中有九世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取得真經的要領從來不是什么心誠則靈,而是有人陪合著演戲。

在騰訊的取經路算是斷了,懷了對老板無比深重的怨恨,馮驥帶著《斗戰神》項目組的六位核心成員憤然離席,創辦了游戲科學公司。

往后幾年,這個七人組成的小公司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轉向手游市場,開發了幾款小游戲聊以度日。

在此期間,飽受生活打磨的馮驥變得成熟,他自嘲自己成為了“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收斂了當年“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鋒芒。

正如猴子在釋迦摩尼手掌上面撒過一泡騷尿,在五指山下壓了五百年,學會了叫如來佛祖。

03 復仇,取經人笑看老東家倚門討飯

在新華社對馮驥的專訪中,記者對馮驥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文化有這么多好的題材,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有了,別人已經玩了好多好多年的游戲?”

馮驥不敢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他給出的回答大意是:我們的市場在這之前還沒有準備好。

2017年游戲科學公司年會的時候,馮驥突然發現,中國的STEAM(一家美國的游戲發行平臺,以單機游戲為主)游戲用戶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

思來想去,馮驥覺得這簡直是天賜的良機,天予弗取,必受其咎,干了!

2018過完年的第十天,馮驥把公司所有核心人員都叫了回來,召開了一場合伙人會議,討論開發國產3A游戲的方向。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人喜歡寫實的中國古代戰爭,有的人喜歡槍炮艦船,末了,這幫因猴子結緣的團隊,還是回到了取經路上,他們當天決定,復活《斗戰神》,重新立項為《黑神話:悟空》。

這是一個極度冒險的決定,當天團隊的美術負責人楊奇發了一條微博:“ 新的一年開始作大死,入行10年仿佛就是等待這一天。”

據馮驥在2020年透露,《黑神話:悟空》每小時的開發成本為1500萬-2000萬元,團隊原預估的游戲時長為15個小時以上,也就是說游戲的前期投入至少為2-3億元。

這個項目若是失敗,足以將游戲科學的所有合伙人全部變成帶貨前的羅永浩,不回國的賈躍亭。

好在馮驥過往在業界有些名聲,2018年是國內資本泛濫的時期,新錢老錢都在尋找標的。

他帶領著公司20多人的團隊,埋頭一干就是兩年多的時間。馮驥知道對于一款尚未出世的游戲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一版預告片由他親自負責剪輯,設計臺詞,自2020年4月-8月,公司所有人在會議室里來來回回過了不下十幾遍的視頻,最終把視頻時長卡在了13分鐘這個時間點。

13分鐘幾乎是業界最長的預告片了,類比于電影,幾乎就是把精彩片段全剪進去了,馮驥想靠這個宣傳片制造熱度,一來是搞點投資一解燃眉之急,二來是給團隊再多招幾個人。

在視頻放出之前,楊奇覺得可能會到300萬播放量,畢竟之前游戲畫質在中國業界無人可敵,馮驥則悲觀一些,他覺得能有50萬就不錯了。

終于在2020年的8月20號,中國游戲行業破爐重生的這一天,游戲科學向市場發布了《黑神話:悟空》的第一版預告片,“白骨之后,重走西游”的字幕之后,《黑神話:悟空》熱度爆了。

《悟空》官號漲粉速度遠超羅翔

游戲在視頻中呈現出的高品質征服了所有人,宣傳片在B站的播放量火速突破千萬,目前已經達到了5838萬,成為B站唯一入站必刷游戲宣傳片。楊奇的微博被人轉了十多萬次,《黑神話:悟空》的官網也被瘋狂訪問,以至于阿里云客服致電馮驥進行流量充值。

市場對《黑神話:悟空》的渴求,比他們想象的狂熱太多。馮驥的電話被投資人打爆了,形勢變了,游戲科學倒反天罡地到了要挑選資方的地步,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東家騰訊。

這次,他沒有拒絕。馮驥在21年3月在網絡上回憶了與騰訊的投資交流。

馮驥:“投資后,你們會干預產品決策與公司日常經營嗎?”

鵝廠:“絕對不會,可以當我們完全不存在,很多公司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馮驥:“那做出來以后呢?你們會搶走嗎?比如仗著是投資方,就想把《黑神話:悟空》或者游科其他產品的發行運營權拿了?”

鵝廠:“怎么可能,我們現在要投的錢也不夠主導呀,話事人還是你們。”

馮驥:“知道想了也沒用?”

游戲科學股權結構

馮驥說鞋里的沙子永遠都有,重要的是踏上取經路。騰訊用8位數的投資,以及自己的宣發資源(隱性),換了游戲科學的5%的股權,前提是不能干預游戲科學任何經營決策。

此后的四年內,每年8月20日,游戲科學都會發布《黑神話:悟空》最新宣傳片,和玩家交代開發進度,熱度穩定保持在百萬千萬級以上,對于中國游戲圈內人來說,馮驥和《黑神話:悟空》早已成為了中國游戲的代表。

直到今年的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全平臺發售量超過450萬份,銷售額突破15億元,當天在線玩家220萬人以上,達成單機游戲全球歷史第一。

一時間,互聯網所有板塊都在納悶這只黑猴子是從哪兒冒出來,官媒、紙媒接連敲響游戲科學宣傳部的大門,游戲圈內的人則會心一笑,《黑神話:悟空》的大火不足為奇。

不過,馮驥帶著他取回來的經書,倒是向外界市場傳達了三個信息:

1、中國市場有能力鑒別好的產品。

2、男人的消費能力未必不如狗。

3、騰訊還是贏了。

待到外溢的熱度漸漸內斂,玩家的熱情從社交平臺轉移到游戲本身之上,一些質疑的聲音開始露頭,《黑神話:悟空》的成功有賴于它的若干個“第一”名頭加身,以后若是出現《黑歷史:三國》之流,還能獲得這樣的成就嗎?

換句話說,資本最感興趣的其實是《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到底能不能復制,投資“叛逆”的回報率如何?

還是那句話,唐僧能不能取得真經根本不在所謂心誠則靈,要看腳下的路是否已經變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黑神話悟空:“網癮少年”的騰訊復仇爽文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全球大熱,游戲科學公司狂賺15億,馮驥向所有人證明,堅持“叛逆”也能走向人生巔峰。

文 | 五環外OUTSIDE 陳凌之

編輯 | 優優

8月20日這天,北上廣深的許多大公司領導突然的收到了大量的下屬病假或事假申請流程,甚至有些懂事公司干脆給員工準假一天。

早上10點,隨著《黑神話:悟空》的正式發布,它的熱度在所有平臺以神舟飛船的速度迅速破圈,知乎熱度半日突破4000萬,超過哈馬斯領導人被暗殺的頂峰流量,所有人都在納悶:一款游戲而已,何以在互聯網內激起沖天的浪潮。

同時,新華社也發布了對《黑神話:悟空》主創馮驥的專訪,這是官媒首次以如此謙虛的姿態來請教一個游戲公司。在游戲科學的辦公室內,馮驥和官方媒體當紅記者張揚談笑風生,一同體驗國內首款3A大作。

許多玩家在彈幕里調侃,馮驥不像是個42歲的中年男人,反倒像32歲,比十年前離開騰訊時顯得更加年輕了。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全球大熱,游戲科學公司狂賺15億,馮驥向所有人證明,堅持“叛逆”也能開啟人生爽文。

01 緣起,網癮少年皈依游戲大正宗

馮驥,出生在1982年,楊潔導演八六版《西游記》開拍的那一年。

作為互聯網的第一代年輕人,馮驥最喜網絡游戲,大學時剛接觸到暴雪游戲公司制作的《魔獸世界》,就沉迷其中,以至于06年從華中科大一畢業,就不顧家人反對去了家不知名的小游戲公司做游戲策劃,追尋自己的游戲夢(華中科大校友里出過微信之父張小龍這樣的人物)。

現實很快就給了馮驥一巴掌,滋醒了他游戲夢。

馮驥在小公司的游戲策劃崗位上熬了兩年,沒掙到什么錢,倒是把行業的潛規則看透了——掙錢!

領導和同事開會討論的從來不是游戲,業內交流從來也不是游戲怎么做好,大家嘴里的議題永遠是怎么讓玩家掏錢。

可是,這從來不是他的追求。在2007年,馮驥專門寫了一篇《誰謀殺了我們的游戲》一文,控訴游戲廠商只把玩家當作斂財的對象,自詡清流。

文中,他寫道:

“網絡游戲產業,催生了一幫像我這樣的狗東西,天天琢磨下面五個命題:

1、如何讓玩家一直沉迷;

2、如何讓玩家吐出更多的人民幣;

3、如何讓玩家拉幫結伙;

4、如何讓玩家互相仇視;

5、如何實現隱性的現金賭博和金幣交易。”

馮驥2007年網絡發表的《誰殺死了我們的游戲》

后來諸多因為網絡游戲引起的社會矛盾,媒體們形象地把當時游戲廠商的這種運營手段比作“電子海洛因”,激蕩起不少反對游戲的水花。

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游戲產業,因為沒有經歷過單機游戲時代,一下跨越式的來到了網絡游戲時代,形成了畸形的渠道壟斷,大魚吃小魚非常普遍。中國游戲市場巨頭林立,如騰訊、網易、巨人、盛大,沒有資本和渠道支持的小游戲公司,根本活不到上市盈利的那一天。

因而,游戲圈內有一個祖傳的段子,說是假設某個小公司突然靈感迸發,做出了一個市場爆款游戲,某廠立馬就會聞著味兒來談合作了,合作的內容大抵就兩條:1)同意,賣身。2)不同意,那就復制一款類似的白神話、綠神話之流,用渠道和價格殺死你。

馮驥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黑暗時刻,因為他干了兩年就跳槽到了鵝廠(騰訊業內稱呼)。

到了2008年,馮驥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拐點。

當時,騰訊自研了一款3D游戲設計引擎,有意做大自研游戲的業務,之前騰訊自研的游戲都反響平平,游戲板塊的盈利幾乎只靠從國外引進的游戲。當人變得有錢之后,總想變得有名,騰訊游戲部門的高層也有為自己立牌坊的意愿。

馮驥進入的時機很巧妙,順著這條路,很快,馮驥就獲得了通向人生巔峰的通行證。

當時,騰訊給這條業務線的目標大致就是,錢管夠、人管夠,只要能砸出玩家口碑,為騰訊自研游戲樹立一個標桿,給市場講一個屬于騰訊游戲的品牌故事就好。

部門內給出了大量的游戲策劃案,最終,馮驥提交的一款西游題材網游策劃案(靈感來自小說《悟空傳》)殺出重圍,領導對這個策劃案贊不絕口,把馮驥從游戲運營提拔上來,欽定這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為項目的主策劃。

這款游戲正式立項時,名為《斗戰神》,也就是《黑神話:悟空》的同胞兄弟,同樣都是對西游故事進行重構的游戲。

不同的是,《斗戰神》是一款網游,也就是類似鋪天蓋地打廣告“是兄弟就來砍我一刀”的《傳奇》,很多人一起舞刀弄槍砍怪的游戲,主要目的是忽悠玩家不斷地往游戲里充錢消費。

斗戰神游戲截圖

騰訊高層對這個游戲給予了史無前例的重視,開放了其他團隊2-3倍的開發資源和人力投入,項目團隊聚集了鵝廠近200位好手,達到了歷史之最,他們甚至還請了《悟空傳》原小說作者今何在入職騰訊,參與游戲的世界觀、背景故事搭建。

獲得公司如此器重,作為項目一把手的馮驥自然也賣力,花了巨量的時間用來打磨游戲本身的品質,前后歷經4年的研發,《斗戰神》在12年3月開啟了前期測試,剛問世就收獲了空前的好評,玩家好評率達到90%以上。

站在行業最大的巨人肩膀上,馮驥以為可以一展拳腳,滌蕩中國游戲產業的不正之風,而一切似乎都朝著馮驥和騰訊預期的方向發展。

但就如上文所說,馮驥代表玩家的“一根筋”,騰訊是代表商家的“我必賺”,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本身就是水火不容。

02 結怨,理想青年夢碎資本凄涼地

互聯網時代,業內將不能變現的流量,稱為“垃圾流量”。

馮驥在騰訊種了一顆只開花不結果的樹,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會走向一敗涂地。2014年6月,《斗戰神》進入公測(正式上市),僅僅兩個月后,同時在線人數就突破了60萬大關,成為當時國內現象級的網游。

然而,隱患就從這時開始埋起,吸引了這么多玩家,如何將流量轉化為口碑,如何留住流量,如何將流量變現,是項目組的頭等難題。

馮驥團隊研發6年的游戲內容,玩家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體驗完了,玩家開始在網上抨擊游戲策劃的不作為。

而這在文化產業,本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行業現象。比如,《流浪地球》拍攝了四年,最終也不過只留住了觀眾不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

上線不到半年,《斗戰神》面臨著嚴重的玩家流失風險,這時領導的本來面目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來了,既然流量留不住,那就速度變現。

馮驥在騰訊取經的八十一難,僅在第四難就倒下了,在更新完游戲劇情的“白骨夫人”篇后(對應《西游記》的白骨精),游戲內的付款項目就越來越多,游戲口碑迅速崩塌。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前期高層投入了巨量的錢和人,到頭來還是沒砸出什么水花,作為主策劃馮驥成了第一背鍋俠,如同三打白骨精的猴子,百口莫辯。

上層的命令,將游戲策劃“五大命題”的緊箍咒又牢牢扣在了馮驥頭上,他又變成了自認為的那個“狗東西”。

在游戲的一則宣傳片中,馮驥因為辜負了玩家的期望,被玩家毆打至鼻青臉腫,在那個“凈網行動”還沒有全面展開的時代,互聯網民風剽悍,馮驥的家人和本人被數以萬計的玩家問候了無數遍。

而14年手機游戲的爆發,則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騰訊游戲高層將重心轉向手游市場,順帶著也把人和錢一起帶走了。

但凡看過《西游記》原著的人都知道,唐僧取經的十個轉世中有九世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取得真經的要領從來不是什么心誠則靈,而是有人陪合著演戲。

在騰訊的取經路算是斷了,懷了對老板無比深重的怨恨,馮驥帶著《斗戰神》項目組的六位核心成員憤然離席,創辦了游戲科學公司。

往后幾年,這個七人組成的小公司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轉向手游市場,開發了幾款小游戲聊以度日。

在此期間,飽受生活打磨的馮驥變得成熟,他自嘲自己成為了“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收斂了當年“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鋒芒。

正如猴子在釋迦摩尼手掌上面撒過一泡騷尿,在五指山下壓了五百年,學會了叫如來佛祖。

03 復仇,取經人笑看老東家倚門討飯

在新華社對馮驥的專訪中,記者對馮驥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文化有這么多好的題材,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有了,別人已經玩了好多好多年的游戲?”

馮驥不敢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他給出的回答大意是:我們的市場在這之前還沒有準備好。

2017年游戲科學公司年會的時候,馮驥突然發現,中國的STEAM(一家美國的游戲發行平臺,以單機游戲為主)游戲用戶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

思來想去,馮驥覺得這簡直是天賜的良機,天予弗取,必受其咎,干了!

2018過完年的第十天,馮驥把公司所有核心人員都叫了回來,召開了一場合伙人會議,討論開發國產3A游戲的方向。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人喜歡寫實的中國古代戰爭,有的人喜歡槍炮艦船,末了,這幫因猴子結緣的團隊,還是回到了取經路上,他們當天決定,復活《斗戰神》,重新立項為《黑神話:悟空》。

這是一個極度冒險的決定,當天團隊的美術負責人楊奇發了一條微博:“ 新的一年開始作大死,入行10年仿佛就是等待這一天。”

據馮驥在2020年透露,《黑神話:悟空》每小時的開發成本為1500萬-2000萬元,團隊原預估的游戲時長為15個小時以上,也就是說游戲的前期投入至少為2-3億元。

這個項目若是失敗,足以將游戲科學的所有合伙人全部變成帶貨前的羅永浩,不回國的賈躍亭。

好在馮驥過往在業界有些名聲,2018年是國內資本泛濫的時期,新錢老錢都在尋找標的。

他帶領著公司20多人的團隊,埋頭一干就是兩年多的時間。馮驥知道對于一款尚未出世的游戲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一版預告片由他親自負責剪輯,設計臺詞,自2020年4月-8月,公司所有人在會議室里來來回回過了不下十幾遍的視頻,最終把視頻時長卡在了13分鐘這個時間點。

13分鐘幾乎是業界最長的預告片了,類比于電影,幾乎就是把精彩片段全剪進去了,馮驥想靠這個宣傳片制造熱度,一來是搞點投資一解燃眉之急,二來是給團隊再多招幾個人。

在視頻放出之前,楊奇覺得可能會到300萬播放量,畢竟之前游戲畫質在中國業界無人可敵,馮驥則悲觀一些,他覺得能有50萬就不錯了。

終于在2020年的8月20號,中國游戲行業破爐重生的這一天,游戲科學向市場發布了《黑神話:悟空》的第一版預告片,“白骨之后,重走西游”的字幕之后,《黑神話:悟空》熱度爆了。

《悟空》官號漲粉速度遠超羅翔

游戲在視頻中呈現出的高品質征服了所有人,宣傳片在B站的播放量火速突破千萬,目前已經達到了5838萬,成為B站唯一入站必刷游戲宣傳片。楊奇的微博被人轉了十多萬次,《黑神話:悟空》的官網也被瘋狂訪問,以至于阿里云客服致電馮驥進行流量充值。

市場對《黑神話:悟空》的渴求,比他們想象的狂熱太多。馮驥的電話被投資人打爆了,形勢變了,游戲科學倒反天罡地到了要挑選資方的地步,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東家騰訊。

這次,他沒有拒絕。馮驥在21年3月在網絡上回憶了與騰訊的投資交流。

馮驥:“投資后,你們會干預產品決策與公司日常經營嗎?”

鵝廠:“絕對不會,可以當我們完全不存在,很多公司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馮驥:“那做出來以后呢?你們會搶走嗎?比如仗著是投資方,就想把《黑神話:悟空》或者游科其他產品的發行運營權拿了?”

鵝廠:“怎么可能,我們現在要投的錢也不夠主導呀,話事人還是你們。”

馮驥:“知道想了也沒用?”

游戲科學股權結構

馮驥說鞋里的沙子永遠都有,重要的是踏上取經路。騰訊用8位數的投資,以及自己的宣發資源(隱性),換了游戲科學的5%的股權,前提是不能干預游戲科學任何經營決策。

此后的四年內,每年8月20日,游戲科學都會發布《黑神話:悟空》最新宣傳片,和玩家交代開發進度,熱度穩定保持在百萬千萬級以上,對于中國游戲圈內人來說,馮驥和《黑神話:悟空》早已成為了中國游戲的代表。

直到今年的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全平臺發售量超過450萬份,銷售額突破15億元,當天在線玩家220萬人以上,達成單機游戲全球歷史第一。

一時間,互聯網所有板塊都在納悶這只黑猴子是從哪兒冒出來,官媒、紙媒接連敲響游戲科學宣傳部的大門,游戲圈內的人則會心一笑,《黑神話:悟空》的大火不足為奇。

不過,馮驥帶著他取回來的經書,倒是向外界市場傳達了三個信息:

1、中國市場有能力鑒別好的產品。

2、男人的消費能力未必不如狗。

3、騰訊還是贏了。

待到外溢的熱度漸漸內斂,玩家的熱情從社交平臺轉移到游戲本身之上,一些質疑的聲音開始露頭,《黑神話:悟空》的成功有賴于它的若干個“第一”名頭加身,以后若是出現《黑歷史:三國》之流,還能獲得這樣的成就嗎?

換句話說,資本最感興趣的其實是《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到底能不能復制,投資“叛逆”的回報率如何?

還是那句話,唐僧能不能取得真經根本不在所謂心誠則靈,要看腳下的路是否已經變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建湖县| 双辽市| 甘南县| 信丰县| 繁峙县| 怀安县| 伽师县| 江津市| 繁峙县| 双柏县| 青川县| 安徽省| 金川县| 东乡| 都兰县| 酉阳| 铁岭市| 凌源市| 绍兴县| 搜索| 启东市| 福建省| 永靖县| 九寨沟县| 沂水县| 无为县| 福安市| 兖州市| 瑞金市| 交口县| 宁乡县| 龙泉市| 杭锦后旗| 彩票| 牡丹江市| 普格县| 云林县| 晋中市| 乌拉特中旗|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