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由于在連續12個月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金額超凈資產絕對值20%的情況下,*ST中程(青島中程,300208.SZ)未及時履行信披義務,公司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
8月23日晚間,*ST中程披露了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8月7日,公司披露《關于控股子公司重大訴訟的公告》顯示,2024年1月18日至7月29日,公司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金額合計3540.38萬元;8月1日,公司又收到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傳票》,涉案金額3874.97萬元。
綜上,截至今年8月1日,*ST中程連續12個月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金額合計7415.35萬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的比例為20.30%,達到披露標準,但公司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遠超披露標準
界面新聞注意到,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相關規定,涉案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披露相關情況。
*ST中程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凈資產為-3.65億元,也就是說,公司連續12個月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金額已經遠超披露標準。
具體從此次導致信披違規的新增訴訟來看,原告方青島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青島海諾”)訴稱,2020年11月2日,公司與青島中程控股子公司青島中資中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高新技術公司”,*ST中程持股51%)簽訂《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合作協議》(下稱:《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合作共建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
《合作協議》簽署后,青島海諾依約向高新技術公司提供寧夏路288號8號樓作為項目啟動的場所,并提供房屋、裝修及設備采購等。《合作協議》約定由高新技術公司負責完成企業招引、科技部科學儀器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基地(國家級)落戶等任務目標,但其未能依約完成招引入住企業、引入科技部科學儀器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基地(國家級)落戶市南區、招引企業全口徑稅收達到約定數額等任務目標。
青島海諾表示,經多次溝通與提示,被告仍未能依約完成相關任務目標,致使《合作協議》已無法繼續履行。對此,訴請判令被告騰交涉案房屋,并支付投入款項和逾期利息,及實際使用期間的房屋租金共計3874.9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訴訟的原告青島海諾系青島市市南區財政局全資控股公司,而*ST中程的實控人為青島市國資委,持股比例30.85%。
公開資料顯示,*ST中程前身是由中國電力技術進出口公司、山東省電力局物資處、青島市電業局和青島變壓器集團公司于1998年合資組建的國有企業——恒順電器有限公司,目前第一大股東系青島市國資委下屬國企——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子公司青島城投城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ST中程主營業務圍繞海外板塊展開,其中包括鎳礦開發、海外工業園區開發運營、國內外貿易經營等,項目主要在印尼、菲律賓兩國。
董秘長期空缺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作為一家具有青島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ST中程近年來屢屢在海外業務中折戟,導致公司虧損規模創下歷史紀錄,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截至2023年年末,在全年巨虧11.6億元的背景下,由于公司凈資產為-3.65億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2023年度財報被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青島中程自今年4月起“披星戴帽”。
今年上半年,*ST中程業績仍深陷泥沼。
公司近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953.82萬元,同比下降84.11%;歸母凈利潤虧損1.04億元,虧損規模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277.98%。
談及報告期內虧損加劇的原因,*ST中程表示,一是鎳電項目處于后期收尾階段,毛利貢獻額較低;二是今年上半年BMU鎳礦RKAB(采礦工作計劃和預算成本)額度尚未獲批,暫未開展鎳礦的開采與銷售。
需要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23日宣布董秘因個人原因辭去董秘兼副總裁的職務后,*ST中程的董秘職位至今一直處于空缺狀態。
在披露上述監管函的同一天,*ST中程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秘書空缺期間,董事會指定公司財務總監郭陸鵬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至今已屆滿三個月。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董秘空缺超過三個月后,董事長應代行董秘職責。因此,公司董事長楊紀國將代行董秘職責,直至公司正式聘任新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