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據銅陵市交通運輸局消息,《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劃》)本月獲省政府批復同意。此次共規劃港口岸線30.32km,規劃生產性泊位164個,較上一輪規劃新增生產性泊位65個,歷史性新增旅游岸線750米。
新修訂的規劃對我市建設港口物流基地,發展臨港產業,加快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銅陵港是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和長江黃金水道上的重要港口,萬噸級江海輪可直達港口,是安徽省重要港口,皖中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

較原規劃,規劃修訂后
規劃岸線結構更優
優化長江干線不適用岸線,恢復羊山磯至六國化工廠段4.2公里岸線,解決現狀橫港港區大部分岸線無“戶口”問題。新增引江濟淮菜子湖段岸線等內河支流岸線,其中,江淮運河菜子湖線航道1080m,羅昌河航道1050m,順安河航道700m,提升內陸腹地對外溝通能力。
規劃泊位能級更強
全港規劃橫港、長山、永豐、江北、樅陽5個港區,修訂后永豐港區增加順安河作業區,樅陽港區增加羅昌河、菜子湖線等支流港區。規劃生產性泊位164個,較上一輪規劃新增生產性泊位65個,設計通過能力(含集裝箱)20144萬噸。5000噸級及以上泊位較上一輪規劃增加51個、達87個,占全部泊位比例53%,年通過能力較上一輪規劃增長31.5%。
規劃產業融合更緊
充分考慮各港區生產性需求和未來經濟發展需要,歷史性在江淮運河菜子湖、羅昌河航道新增旅游岸線750米,覆蓋三江口、浮山、白蕩湖、大通和悅洲及濱江生態公園等重要旅游景點,充分利用菜子湖、白蕩湖等豐富的濕地資源,推動濕地資源與觀光、研學、 運動、休閑、康養、水利等業態融合發展,加強引江濟淮生態旅游廊道建設。
《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訂稿)》將銅陵港規劃形成五大港區,并逐漸發展成為“一港五區、港園聯動、港城協調、以港興市”的總體發展格局。規劃修訂是銅陵港發展建設、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線資源的主要依據。通過此次規劃修訂,銅陵港將逐步發展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的大宗物流樞紐、江海河中轉基地、金屬礦石和建材物流基地,重點承擔煤炭、金屬礦石、礦建材料等運輸,大力發展集裝箱運輸和臨港經濟,持續打造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港口。
來源:銅陵發布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省政府同意銅陵港這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