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業最前線
“學而思的奧數課一學期就要4000多塊,這款學習機全部內容免費學只要同樣的價格,什么補習班都不用報了......”暑期進入尾聲,學而思的抖音直播間依舊火熱,主播以1.25倍語速瘋狂輸出學習機賣點。
在超240萬粉絲的學而思官方旗艦店中,直播間在線人數超千人。在河北某學而思線下銷售點,銷售人員向「創業最前線」透露,正值暑期,一個月能賣出十幾臺學習機。
從早期的老式學習機、兒童手表、護眼大路燈到如今的AI學習機,教育硬件一直圍獵著家長們的錢包。但在“雙減”之后,疊加AIGC概念被瘋炒,教育硬件才真正成為大廠們眼中“全村的希望”。
曾經的線下教培巨頭好未來(學而思母公司)依賴師資和內容,除轉向素質教育外,向智能硬件的轉型過程也十分絲滑。但如今圍獵家長的不僅僅是教育公司。當前,步步高、讀書郎等傳統硬件廠商已經積累了大批用戶,而科大訊飛、網易有道等互聯網大廠則憑借技術和大數據優勢強勢跨界教育圈。
在技術、內容、渠道和價格的多番較量下,作為“學院派”的學而思勝算有多大?AI學習機,幫助用戶從“費媽”到真正“省媽”,還有多遠的距離要走?
1、靠硬件“續命”
在剛過去不久的2024財年,好未來交上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編者按:2024財年為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
報告期內,好未來凈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0.20億美元提升到14.90億美元,同比漲幅為46.2%;凈虧損為357.3萬美元,上年同期凈虧損為1.36億美元,虧損大幅收窄。
而在8月1日披露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好未來延續了業務復蘇這一趨勢。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好未來營收4.14億美元,同比增長50.55%;凈利潤1140.2萬美元,上年同期凈虧損4503.7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實現扭虧為盈。
事實上,隨著好未來旗下傳統教培業務調整影響消退,從2024財年Q1開始,其營收增速就已轉正:Q1、Q2、Q3公司總營業收入分別為2.75億、4.12億、3.74億美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3.0%、40.0%和61.0%。
而在過去一年中,學而思率先推出了首款智能機型“學而思學習機經典版2023”,后又在年末推出兩款新產品xPad2 Pro和xPad2 Pro Max。
也是從推出智能學習機開始,學而思自“雙減”政策落地后的12個季度以來,首次在2024財年Q2扭虧為盈。
2023年抖音商城“雙十一”好物節榜單顯示,重點貨品熱賣商品前十名中,學習機占據兩位,其中學而思智能學習機位列第四。
事實上,在此之前,學而思已經試水不少教育硬件產品,如學習燈、講題機等,將公司定位由教育公司轉變為科技公司的想法,在當時不過一個雛形。
行業政策出臺后,集團轉型定下三大方向:學習服務(包含素質教育、高中一對一教學及在線大班課、國際教育等),學習內容解決方案(紙質書籍、智能硬件等)、學習技術解決方案(直播、AI解決方案等toB業務)。
不難發現,線上教學業務傳統天花板明顯,好未來可以通過其標準化產品能力迅速進行布局,是公司的舒適區;而AI服務業務則需要良好的學校資源,以及負擔產品系統不斷更新帶來的成本壓力。
相比之下,硬件產品一次性銷售模式顯然擁有更好的現金流,且隨著AIGC技術的不斷迭代,加上“百模大戰”打響,教育行業的所有產品幾乎都可以用AI重新做一遍。
而搭載大模型和AI技術的智能學習機,看起來似乎也更有業務前景。除了視頻錄制課資源,目前市面上的學習機普遍搭載AI大模型,主打AI精準學功能,能夠幫中小學生查漏補缺,相當于學生的AI老師和私人家教。
“暑假不給孩子報班了,主要就用學習機在家里預復習,不‘費媽’。”一位家長向「創業最前線」透露。好未來集團總裁彭壯壯也透露,學而思學習機的增長是由增加的銷量和更高的平均售價驅動的。目前,學而思學習硬件也成為了集團內容解決方案業務的關鍵貢獻者。
2、AI難敵教研
事實上,國內教育硬件已經歷經30年。
傳統硬件企業以小霸王、步步高、文曲星、小天才等為代表,憑借較強的線下渠道能力,在傳統硬件賽道中擁有大批擁躉。
2008年,科大訊飛發布語言類學科教學產品“暢言智能語音教具”,隨后大批企業如新東方、猿輔導、松鼠AI等綜合型、科技屬性更強的企業都做起了教育硬件。
如果說科技企業做硬件只是常規的業務拓展,那么AIGC和人工智能的概念才真正改變了教育硬件圈。
2022年,教育智能硬件黃金時代正式開啟,好未來也加快了對教育硬件的探索步伐。
2022年6月,好未來推出小猴智能學習燈,支持學習內容、學習工具等功能,定位于“更懂學習的護眼燈”;9月,學而思又發布了“拍拍講題機”,主打拍照自學功能。
2023年2月,學而思首款學習機Xpad上線,提供免費自研課程并上線了AI講題機器人,12月又上線了Xpad2旗艦版學習機,今年又推出2024版學習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AI浪潮的推動下,今年以來多家科技公司宣布推出搭載大語言模型的硬件產品。
2023年11月,學而思避開通用大模型路線,自主研發推出了九章大模型(MathGPT),以解題和講題算法為核心,同時還具備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解題講題能力。
目前,數學題解答、AI智能作文批改等功能已應用于品牌學習機上。
“基于學習機的AI精準學功能,可以通過試題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單元測試為例,該功能可以通過檢測做題時間以及準確率來決定下一道題目的難度,每個人做的題目可以說是‘千人千面’。”學而思線下銷售人員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她還提到,學習機通過AI功能檢測出薄弱項之后可以直接跳轉到視頻課內容,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查漏補缺。
目前,市面上推出大模型的科技大廠大多專注于文科大模型,偏向外語口語的練習,例如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大模型,也著重打造了英語口語陪練能力,網易有道旗下的子曰大模型則推出了口語私教功能。
但相比于花樣頻出的AI功能,家長更看中的似乎還是學而思的教研內容儲備。
“以前學而思線下教研能力太強,現在選他家的產品都是沖著教研去的,各種不同價格的課程都有;相比之下,科大訊飛學習機AI能力強,但教研相對差一點。”一位家長表示。
如將市面上兩款主流AI學習機對比來看,各取所需大概是家長們的選擇關鍵,對比起家長親自輔導孩子學習,學習機在一定程度上比較“省媽”。
“學而思內容比較適合小學低齡群體,有校內和培優兩套課程;科大訊飛更適合初中及以上,有些物理化學實驗可以觀看實驗視頻,還有各大名校的真題試卷。”另一位家長向「創業最前線」表示。
但也有部分家長反饋,錄制課程網上的免費資源很多,而且一臺學習機可能滿足不了孩子的學習需求,甚至一個家庭會購買多臺學習機結合使用,AI學習機儼然已經成為一種電子消耗品。
3、押注大模型
在當下的環境中,大模型幾乎成為了教育行業新的指路明燈。
OpenAI創始人薩姆·奧爾特曼就特別看好AI對于教育行業的賦能,尤其是AI個性化一對一輔導。
今年夏天,扎堆發布的大模型也讓教育賽道顯得格外熱鬧。
5月6日,科大訊飛舉辦“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成果發布會,推出大模型+AI學習機,號稱AI像老師一樣批改作文,像口語老師一樣實景對話,此后還經歷過多次更新迭代。
5月15日,“網信北京”公布人工智能備案新進展,猿輔導旗下看云大模型通過大模型備案。
7月26日,網易有道推出了國內首個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子曰”,并發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研發的六大創新應用——“LLM翻譯”“虛擬人口語教練”“AI作文指導”“語法精講”“AIBox”以及“文檔問答”......
縱觀市面上的大模型產品,廠商們大多在自己的優勢垂直領域進行大模型應用的延伸,試圖打出差異化。
科大訊飛、網易有道因為在語音翻譯、識別方面擁有技術和大數據優勢,因此搭載大模型的產品就衍生出了口語教師等AI互動功能。
猿輔導則基于小猿搜題、猿題庫等資源延伸到作業批改等場景,好未來的MathGPT則專注數學領域,在數學、科學推理上更勝一籌。
憑借新技術講出新故事,不少大廠都在業績和股價上收獲了正向反饋。
7月16日,科大訊飛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寫道,其AI學習機今年1-5月份銷量增長超過100%,用戶凈推薦值持續保持行業第一。
自從今年5月份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后,科大訊飛股價自年初漲幅高達111.24%,區間最高漲幅甚至高達149.77%。
網易有道除了推出子曰大模型之外,還上線了有道小P、虛擬人口語教練HiEcho3.0等創新應用。
據網易有道公布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其AI訂閱業務收入已經達到了5000萬元,同比增長140%;在線營銷服務業務近5億元,同比增長近126%。
但無可回避的一點是,當下AI功能與學習機的融合仍處于早期階段,商業化變現路徑有限,這也導致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AI功能都相對同質化。
據「創業最前線」觀察,目前市面上大多學習機主要功能都集中在AI精準學、一對一口語陪練、作業批改、作文批改、AI錯題本等,細節上縱有差異,但總體上仍然缺乏創新。
各大廠商的大模型貼身肉搏,但目前學習硬件上并未出現絕對的“殺手級”產品。
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國內學習平板線上銷量前五的品牌分別是學而思、小度、小猿、作業幫和科大訊飛,份額分別為14.2%、13.5%、12.2%、10%和10%,市場份額非常接近。
在業內人士看來,教育背景的廠商在資源和個性化服務方面有優勢,而互聯網大廠往往具備更扎實的技術能力。雖然各有長處與定位,但廠商們無疑都在努力補齊各自的短板。
這也意味著,學習機已經從早年拼硬件、拼渠道、拼營銷的“點讀機”時代,轉向了拼科技、拼內容的2.0時代。
目前廠商們尚且可以各自盤踞,但對于學而思而言,在AI學習機品牌“贏家通吃”到來之前,在內容優勢之外,恐怕還要盡快找出吸引用戶的第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