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獵云網 孫媛
今天,港交所迎來了一個生物制藥IPO,來自浙江湖州。
8月20日,浙江同源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TYK Medicines, Inc(簡稱:同源康醫藥)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發行價為12.1港元/股,開盤價為14.48元/股,較發行價高開19.67%,對應市值為49.4億元,隨后最高漲至15.96港元/股,市值為59.18億港元(約54.45億元)。不過后面股價有所滑落,截至14:53,股價為13.12港元/股,市值為48.65億港元。
來源:百度股市通
據招股書顯示,同源康醫藥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于發現、收購、開發差異化靶向治療并對其進行商業化,以滿足癌癥治療中亟待滿足的醫療需求。
自2017年成立以來, 公司已建立由11款候選藥物組成的管線,包括核心產品TY-9591、六款臨床階段產品及四款臨床前階段或早期臨床開發階段產品。目前正在中國進行TY-9591單藥 治療的關鍵II期臨床試驗,將其用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腦轉移的一線治療,以及正在中國進行TY-9591單藥治療的注冊性III期臨 床試驗,將其用于EGFR L858R突變的局部晚期(IIIb至IV期)或轉移性NSCLC的一線治療。
其核心業務模式包括通過自主進行小分子藥物和其他小分子藥物相關創新 藥物種類的發現、收購、開發及商業化,以解決在癌癥領域,特別是肺癌領域未滿足的需求。
隨著公司核心產品 TY-9591進入關鍵臨床試驗階段,同源康醫藥正在浙江省湖州建設符合cGMP的內部生產設施,預計將于2025年底前開始商業規模生產。公司亦計劃通過內部努力并且與外部合作伙伴合作來建立銷售及營銷能力以確保其在中國成功商業化該產品。
據招股書,公司研發團隊由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裁吳豫生博士領導,他自愛荷華州立科學技術大學取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在共同創辦同源康之前,曾在先靈葆雅公司等世界知名制藥公司擔任要職,在生物醫藥研究及管理方面擁有24年的經驗。
來源:同源康醫藥招股書
在吳豫生博士的帶隊下,同源康醫藥成立一年,就開始在一級市場嶄露頭角,隨后共計完成6輪融資,總融資額超9.78億元,估值也從2018年天使輪的1.3億元攀升至2023年D輪的30.84億元。
IPO前,公司投資者中不乏浙江長興金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株洲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長興縣財政局等國有實體,也引來陽光保險、中金、厚紀資本、瑞恩資本紛紛提前布局。
而IPO后,公司實控人吳豫生連同其配偶ZHU Ming Julia,以及通過泰基鴻諾醫藥(26.97%)、長興利源(6.11%)、長興彩源(1.02%,雇員持股計劃平臺)、長興罡源(1.29%,雇員持股計劃平臺)等實體合計可行使35.39%的投票權。
來源:同源康醫藥招股書
也就意味著,吳豫生夫婦通過此次IPO,按照今日開盤市值49億元計算,兩人身家超17億元。而IPO前,夫婦兩持股為40.64%,按照估值30.84億元計算,身家為12.53億元。
如此計算,從最后一輪融資到上市僅8個月時間,夫婦兩身價就上漲了近4.5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同源康醫藥目前并無獲準進行商業銷售的產品,因此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面對在研產品管線龐大的研發需求,也就導致了同源康醫藥財務狀況的承壓。
根據招股書,2022年公司因為向麗珠醫藥授權了TY-2136b有關的權益,并將4424.2萬元的授權款項確認為收入,除此之外,公司未從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入。而2022年至2023年及2024年1-3月,公司研發支出則分別高達2.30億元、2.50億元和0.65億元。
入不敷出,使得報告期內公司凈虧損分別達到3.12億元、3.83億元和1.08億元,虧損呈現持續加大的態勢。
同源康醫藥指出,公司的年內虧損由2022年的3.12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3.83億元,主要是因為于2022年將向麗珠醫藥收取的與TY-2136b有關的款項確認為收入,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并無達到將觸發麗珠醫藥付款義務的下一個里程碑。
招股書坦言,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仍將隨著研發活動的繼續推進持續產生凈虧損,由此可見上市輸血的迫切性。
于同源康醫藥而言,此次成功IPO為其行至商業化短時期內提供了一定資金支持,而能否加速并成功商業化依然是其發展中的核心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