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界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自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來,各家金融機構同頻共振、各展所長。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科技金融的活水從哪里來?近期,界面新聞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科技企業雖仍存在因“看不懂、看不透”而“不敢貸、不敢投”的痛點難點,但部分銀行機構在金融服務中通過構建長周期、立體化、多元化的科技金融生態系統,摒棄資產抵押或法人擔保的傳統思路,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將金融活水注入科技創新的沃土。
與此同時,貸款資金金額并不是單一評價指標,每家科技企業自身條件秉賦不同??萍计髽I在與銀行的合作中,獲得真正匹配自身發展階段的金融產品,才能在金融“活水”的浸潤下茁壯成長。
闊然生物:初創企業關注貸款效率
初創期科技企業在賽道狂奔時,根據市場環境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對資金的需求既迫切又轉瞬即逝。以傳統銀行的授信思路來看,這類企業往往很容易成為服務盲區。
闊然生物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闊然生物)就是這樣一家專精特新企業,專注于腫瘤精準醫學轉化研究與應用,一邊為全國500余家醫院和科研機構提供檢測服務,一邊計劃將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基于多重熒光免疫組化技術的下一代病理設備推廣至更多的醫院,讓醫生在醫院就能夠完成檢測,讓診斷過程效率更高。
闊然生物董事長卜令斌在采訪中表示,近年來企業最大的投入在研發經費。鑒于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環境,公司展現出了高度的戰略靈活性與責任感,決定對當前項目組合進行精細化調整,將寶貴資源集中傾注于那些已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許可證或即將在臨床階段獲得許可證的產品,從而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和初步的市場影響力。
2023年下半年,隨著企業規模擴張,辦公場地需求擴增,闊然生物遷址至上海閔行區浦江國際生命健康城,并推出自主研發的下一代病理一體化解決方案,涵蓋多款自研腫瘤微環境檢測的全套儀器、試劑和軟件,實現從全自動熒光染色、全自動定量病理成像到病理圖像分析軟件。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火速捕捉到了闊然生物的資金使用需求,為企業提供“浦新貸”產品,放款500萬元。據介紹,“浦新貸”是一款面向具有科創資質的中小微企業,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用于日常經營周轉的流動資金貸款產品。
在合作過程中,令卜令斌印象深刻的是,浦發銀行客戶經理對生物醫藥行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具備極強的行業專業性和敏感性,推薦的貸款產品十分適合企業發展周期,且屬于線上借款,放貸周期短,還能隨借隨還,不需要再去線下提款。這不僅補充了運營資金,還以較低的資金成本支持了業務發展。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張江科技支行副行長方怡菁表示,銀行服務不僅僅是一筆簡單的貸款,更多是圍繞企業不同階段的需求來開展相應的服務。科創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研發投入、技術迭代迅速以及市場不確定性大等特點,其收入與盈利情況常常呈現波動性。因此,摒棄了單純依賴資產抵押或法人擔保的傳統銀行思路,而是更加注重對企業的全面了解與行業發展的深入洞察。
這是浦發銀行服務上??苿撈髽I的縮影。截至2024年3月末,該行上海分行服務科技企業約1.2萬戶,服務上海地區科創板上市企業超九成,科技貸款規模超1000億元。
鼎康生物:重組轉型期缺乏抵押的合作共贏
百萬級、千萬級的信用貸款可以為一家初創期企業帶來“及時雨”,但對于已步入發展軌道并想穿越周期的科創企業來說,在研發投入高峰期、經營性現金流暫時不佳,無抵押的貸款資金需求達到億級,銀行該如何判斷其是否具有良好成長潛力?
鼎康生物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合同開發和生產服務(CDMO)公司,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 、是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光谷瞪羚企業”。其所處的行業既是高度研發密集型,又受“規模效應”影響巨大。
2020年重組且獨立運作后,鼎康生物處于轉型的關鍵期。
據鼎康生物總裁魏建中介紹,當時公司急需在CDMO領域提高市場份額,但客戶付款滯后和賬期不確定的行業特性要求其需要準備充足的資金來應對日常運營和突發情況。
另一邊,全球CDMO市場達千億級,且仍處于迅速增長期。根據行業特性,為了確保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必須根據市場需求提前規劃并建設足夠的產能。魏建中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當前的訂單量,還要預測未來幾年的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從而制定出合理的產能擴張計劃。
當時,很多銀行還是以抵押為王的風險理念去做授信業務,在這一關頭,浦發銀行武漢分行打破常規,為其提供了9000萬元信用貸款,解決了其流動資金需求。
據浦發銀行武漢分行科技金融部總經理田野介紹,這是深入調研了鼎康生物和整個生物醫藥行業后的結果。這筆9000萬的貸款是彼時武漢分行給研發企業最大的一筆信用貸款,這一舉動也帶動了其他銀行開始關注鼎康生物,一起幫助企業發展。
這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信任的基礎。2022年,鼎康生物一期廠房的生產產能無法滿足當時的業務需求,計劃提前啟動二期項目建設,擴大生產,并對工藝研發、生產技術進行全面升級。
在得知企業項目建設規劃后,浦發銀行武漢分行向企業介紹了國家發改委下發的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相關政策,并結合政策,為企業定制金融服務方案,以及提供2.5億元資金支持。該筆貸款被納入貼息目錄,使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貸款發放時因企業設備尚未到位而并未足額抵押,但CDMO行業具有特殊性,大部分設備為進口定制,到位時間不確定。
據浦發銀行武漢東西湖支行副行長檀麗娜介紹,經過總分行持續溝通,最終沒有硬性要求將設備抵押作為前提條件,從企業實際經營需求出發,為其量身定做符合企業需求的提款條件及融資期限方案。
正是基于這種專業判斷,鼎康生物這樣的科創企業才能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目前,浦發銀行武漢分行已成為鼎康生物首選合作銀行。截至2024年3月末,浦發銀行武漢分行已服務科技型企業超1700家,科技貸款余額超170億元,已服務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240戶,服務覆蓋率超35%,服務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00余戶,服務覆蓋率近20%。
更高要求:構建專業人才隊伍與科創生態
界面新聞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為了靈活滿足不同階段科技型企業的多種需求,銀行正在構建長周期、立體化、多元化的科技金融生態系統。
例如依托銀行多年積累的科技金融生態圈資源,廣泛引入政、產、學、研、金等各領域合作伙伴,為科技企業鋪好創新創業“最初一公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通過全生命周期服務,陪伴企業茁壯成長。
與此同時,銀行的人才隊伍也面臨新的更高要求。
無論是闊然生物還是鼎康生物,提到與銀行的合作都離不開“專業”二字。對于生物醫藥這種一個對于大眾來說有點門檻性的行業,一家企業到底做什么、做的怎么樣、是否具有發展潛力,都對銀行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將目光看向例如集成電路、芯片等更多的高精尖行業,都需要銀行人士變成“行業專家”。
再從企業角度看,一位對接的銀行人員只有在充分了解企業的情況下,才能和創始人更好地深度對話,才能對企業的資金需求有更好的判斷,實現資金供給與企業研發需求的高度匹配。
因此,不少銀行已經開始培養專門的“行業專家”隊伍,例如將審查人員對應專屬行業,招聘專屬行業優質人才進入銀行隊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