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看商業 喬姍姍
編輯|安心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招數,瑞幸咖啡又開始賣奶茶了。
8月11日,瑞幸咖啡官宣劉亦菲成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茶飲首席推薦官。劉亦菲憑借近期熱播的《玫瑰的故事》再次爆紅,國民女神坐穩實力派頂流。
緊接著8月12日,瑞幸咖啡即開啟“送1億杯9.9下午茶”的活動。每天下午4點后,消費者可以9.9元的優惠價買到瑞幸的茶飲新品——輕輕茉莉·輕乳茶。
“上午咖啡下午茶”。瑞幸咖啡希望用輕輕茉莉豐富下午到晚間非咖啡高峰期的飲品菜單,給消費者更多選擇。輕輕茉莉被瑞幸咖啡稱為“年度重磅”。
網友卻直呼輕輕茉莉是“平替版伯牙絕弦”。伯牙絕弦是新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的頭牌產品——一款茉莉雪芽奶茶。
從成分到杯身的國風設計、三品管的吸管,輕輕茉莉都與伯牙絕弦有頗多相似。目前二者顯著的不同是價格,輕輕茉莉活動價9.9元/杯,伯牙絕弦中杯16元、大杯20元。
頂流明星加持,以更低的價格、相似的產品,直接對標競爭對手的爆款,一頓操作,這套招數很眼熟,很瑞幸。
早在2019年4月,瑞幸咖啡就上線了茶飲系列產品小鹿茶,當時的定位就是“年輕人的活力下午茶”。瑞幸曾對小鹿茶寄予厚望,不僅將其作為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還重金聘請了當時爆紅的流量明星肖戰擔任品牌代言人。
小鹿茶的產品直接對標正當紅的喜茶、奈雪,但主打性價比,單杯售價27元,補貼后均價可下探至17元/杯。那時喜茶、奈雪都還處在一杯奶茶30元且得排隊買的時代。
只不過,2020年瑞幸咖啡22億財務造假暴雷,公司管理層無暇顧及,小鹿茶逐漸淪為棄子。
雖然小鹿茶沒做成,但瑞幸看上去對茶飲市場心存執念,志在必得。做小鹿茶時,瑞幸咖啡自認為其手握的3000家門店是小鹿茶一出生就有的競爭優勢。按照這個邏輯,今天手握20000家門店的瑞幸,認為做茶飲只是順便的事。
實際上,放眼國內的咖啡市場,價格戰還沒結束,勁敵們還沒死,瑞幸有點漲不動了。對于瑞幸來說,創新產品,增加單店收入是當務之急。
只是,瑞幸做茶飲的“靶點”從當年的明星喜茶換成了當下的黑馬霸王茶姬。
從“喜茶平替”到“霸王茶姬平替”
盡管都是茶飲,瑞幸的輕輕茉莉與3年前的小鹿茶大不同:小鹿茶當時想做的是“喜茶平替”,今天瑞幸不學喜茶了,而是要做“霸王茶姬平替”。
2019年推小鹿茶時,茶飲行業最亮的星是喜茶。消費者為了買一杯喜茶排隊5-6小時的瘋狂新聞時不時登上熱搜。很多人心里對此不理解但行動上很支持。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提到奶茶,通常是奶茶店用果味粉、奶精、茶粉加水沖兌、搖勻,一杯奶茶就做好了。
喜茶則主打鮮果茶,用新鮮水果、真奶、現萃茶底以及豐富小料做成茶飲,在口味、新鮮度以及顏值上都超越了沖兌奶茶。
以喜茶的爆款多肉葡萄為例,消費者可以在果茶里喝到“剝好皮且沒有籽”的真葡萄,酸甜的口感令人印象深刻。
喜茶的鮮果茶滿足了消費者當時對奶茶更高質量、更健康的需求,很快引領了新風潮,成為“新茶飲”明星。
就像瑞幸咖啡一誕生就立志要超越咖啡一哥星巴克一樣,小鹿茶一上來就對標正當紅的喜茶。
問題在于,瑞幸咖啡的供應鏈能力、產品研發系統等都是圍繞咖啡產品設計的。小鹿茶的供應商大多是將各種原料粉混合成濃縮漿,便于現場調制。
所以,小鹿茶只是茶、奶、果汁的混合飲料,它做不到鮮果茶的“真水果”口感,這導致其在產品上很難真正地對標喜茶。
小鹿茶效仿喜茶沒成功。而喜茶自己也越來越暴露出現制鮮果茶這門生意的缺點。一杯鮮果茶背后,涉及到比咖啡更復雜的制作流程,水果等原材料、水果供應鏈的標準化和管控難度都更大,因此,門店越多,管理越難。
從奈雪披露的財報看,僅原材料+人工成本就占據了其收入的60%+。2018-2023年,奈雪調整后凈虧損累計超6億元。
相比現制咖啡,現制鮮果茶效率低,賺錢難,不是一門好生意。
輕乳茶不同于鮮果茶。它的主要成分是“原葉茶+鮮牛奶”,主打口感清爽,低卡低脂,是將茶文化與健康消費理念結合的一種飲品。
2023年以來,“輕乳茶”備受消費者歡迎,成為茶飲行業的爆款關鍵詞。
喜茶推出的多款輕乳茶上新即火爆,其中芭比粉·水仙首月銷量500萬杯;小奶茉上新三個月累計銷量超1000萬杯。古茗的“云霧梔子青”首日銷量超50萬杯。滬上阿姨的“秋梔”系列半個月銷量近300萬杯。
在這波新消費趨勢下,產品主打“原葉鮮奶茶”、定價中端(15-20元)的霸王茶姬后來居上,成了最大贏家。
這家公司起步于2017年,2021年才走出云南。在茶飲行業增速放緩的2023年,霸王茶姬逆勢增長。2023年門店快速擴張到3500家,GMV108億元,凈利潤8-10億元,今年的目標是銷售額超過星巴克中國(2023財年為30億美元)。
霸王茶姬“原葉鮮奶茶”系列中的3大爆款持續占據銷售額的70%,其中招牌產品“伯牙絕弦”銷售額占比約30%。2023年伯牙絕弦共賣出2.3億杯,刷新了茶飲界的銷售紀錄。
以輕乳茶為核心,采用大單品策略,霸王茶姬的打法極大地簡化了原材料和供應鏈,讓標準化得以執行。為了提高效率,霸王茶姬還投資了自動化制茶機器設備,將制作環節實現了工業化。
以制作一杯伯牙絕弦為例,霸王茶姬宣稱可以做到平均8秒出杯,年銷2.3億杯的誤差率在2/‰以內。
相比喜茶的鮮果茶,霸王茶姬成功背后的作業更值得抄,而且瑞幸抄起來更容易。一杯輕乳茶主要涉及的茶葉、牛奶、包材三種原材料,瑞幸咖啡都有現成的供應商,可以高度復用到輕乳茶產品上。
值得一提的是,據久謙中臺的調研數據,自去年11月以來,瑞幸咖啡義烏加盟店的銷量每天約減少70-80杯。背后一個主要原因是被霸王茶姬分流了。
這個時候,瑞幸咖啡的茶飲產品瞄準霸王茶姬就更不足為奇了。
咖啡一哥躺不平
2017年,瑞幸咖啡成立時就放出豪言:超越星巴克。那時候,沒幾個人相信它能做成。
過去7年,瑞幸走過彎路,掉入過財務造假的天坑,吹過的牛也陸續實現了。它先后在門店數量、單季營收、年收入規模上超過了星巴克(中國),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但這并不意味著瑞幸咖啡可以躺平了,相反,今天它的煩惱并沒有變少。
咖啡行業9.9的價格戰尚未結束,瑞幸咖啡花了一年多時間圍剿庫迪,至今還沒把對方戰死。星巴克中國雖然被卷出了內傷,但眼看著又出現了恢復的跡象。
2024年財年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國區實現總收入7.338億美元,環比增長5%。市場將此理解為“止跌企穩”的信號。
反而瑞幸咖啡有點漲不動了。今年Q2,瑞幸咖啡營收84.03億元,創新高,但同比增長35.5%,增速創新低,今年Q1營收增速41.5%,2023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增速均在80%以上。
營收增速放緩背后的原因之一是,瑞幸咖啡開店速度放緩。今年Q2,瑞幸咖啡門店總數19961間,環比Q1凈增1371家,相比過去幾個季度動則新增幾千家店的速度幾乎腰斬。
受門店加密、9.9價元價格戰等的影響,瑞幸自營門店的同店收入持續下滑。財報顯示,今年前兩個季度,瑞幸咖啡自營門店同店總收入同比分別下滑20%和20.9%。海豚投研據此測算,同期瑞幸單一門店同店收入同比分別下滑40.7%和45.3%。
數據來源:瑞幸咖啡財報、海豚投研
月均交易用戶方面,2024年Q2達到6969萬人,同比只有增速62%,此前幾個季度增速均超100%。
瑞幸咖啡曾透露,2024年的開店目標是年底達到23000萬家。今年7月,瑞幸咖啡全球門店已經達到20000家(含海外37家)。
今年前兩個季度的多項財務指標顯示,純靠門店擴張對于拉動瑞幸咖啡收入增長的效果在減弱,其收入增速越來越跟不上開店增速。
在Q2財報后的電話會上,瑞幸咖啡董事長&CEO郭謹一表示,瑞幸現階段仍以市場份額作為核心發展目標,會根據競爭情況調整開店速度。他還提到,在繼續擴展門店網絡的同時,瑞幸將通過創新產品和提高用戶滿意度的策略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
瑞幸急需打造開店之外的新增長點。過去幾年,瑞幸業績逆風翻盤背后,其產品端的“大拿鐵戰略”功不可沒。
所謂“大拿鐵戰略”,就是對咖啡進行本土化改良,將咖啡飲料化,通過各種風味和咖啡的組合疊加,為那些不適應咖啡苦酸口感的用戶開發出更“好喝”的拿鐵。
咖啡飲料化也是瑞幸咖啡打造大爆款的核心。2021年瑞幸推出的生椰拿鐵至今暢銷,已累計賣出7億多杯,銷售額破百億。目前,瑞幸有8個大單品的銷量破億杯。
但是大爆款始終難得。去年9月,瑞幸與茅臺聯手推出的醬香拿鐵上市即爆,單品首日銷量破542萬杯,首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今年初,瑞幸與茅臺再續前緣,推出“龍年醬香巧克力”飲品,可惜沒有打爆,甚至沒有熱搜,也沒有刷屏。
進入2024年,瑞幸真正出圈的大爆款屈指可數。瑞幸咖啡CGO楊飛近日在朋友圈透露,輕輕茉莉上市首周銷量即突破1100萬杯,成為年度新品首周最佳。
輕輕茉莉最終能否成為真正的爆款,以及瑞幸能否把茶飲打造成新增長引擎,還有待時間檢驗。至少,茶飲市場9.9的戰火已經點燃了。
瑞幸當學沃爾瑪?
據研究機構World Coffee Portal的報告,2023年,中國品牌咖啡門店總數接近5萬家,成為全球擁有品牌咖啡門店最多的國家。在過去20年里,這個頭銜屬于美國。
2016年時,中國人均年飲用咖啡數是9杯,2023年達到16.74杯。人均每年多喝7.74杯咖啡背后,用7年時間,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從785億元躍升至2654億元。
這個過程中,瑞幸咖啡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存在,它攪動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歷史進程。瑞幸咖啡用更低的售價、更小的門店,更少的人力成本,更快的速度超越了星巴克(中國)。如果用一個詞概括瑞幸超越星巴克的關鍵,那就是效率。
明星代言+高補貼做營銷裂變,用低價和差異化產品搶占市場,借助規模優勢降成本,然后進一步擴張搶份額。在趕超星巴克的過程中,瑞幸這套招數屢試不爽。以至于它在用小鹿茶對標喜茶,用輕輕茉莉對標霸王茶姬時,都是這套招數。
持續用性價比吸引用戶,最終靠不斷提升經營效率致勝,瑞幸這套招數已經被零售業作證過。縱觀美國160多年的零售歷史,幾乎每個時期領先的零售公司都在堅持這個共同的經營哲學。
以美國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為例,在其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它始終堅持低價格、低毛利,背后是的努力包括:不斷提升供應鏈和企業經營效率,降低成本;通過低價和差異化的產品、服務吸引更多用戶、更高復購,最終獲得持續增長。
當下國內的咖啡和茶飲市場都在走向飽飽,深陷無盡的內卷之中。如何在高度內卷的市場里持續增長,才是瑞幸咖啡是最大的敵人。
從這個角度講,無論是傍著星巴克做咖啡、對標喜茶做小鹿茶,還是對標霸王茶姬做輕乳茶,都只是瑞幸階段性的“靶子”。要持續增長,瑞幸當學沃爾瑪,成為飲品界的沃爾瑪。
作為一家擁有60多年歷史的零售商,沃爾瑪迄今依然在折騰,包括不斷推進全渠道戰略、向電商轉型,優化SKU、升級配送及服務體系等。
今天的沃爾瑪依然在增長。2023年,沃爾瑪實現營業收入6112.89億美元,同比增長6.73%。今年前兩個季度,其營收分別增長6%和4.8%,增速超預期。
2020年初在瑞幸咖啡風頭正盛時,它的高管團隊就對外宣稱,瑞幸要做的不是網紅咖啡,也不是外賣咖啡,瑞幸要打造一個新零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