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據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官網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創近28個月以來最好水平。
工業經濟進階全國第7
密集打出制造強省“組合拳”,推動全省工業經濟位次前移、持續向好,主要體現為“一進、兩增、三好”。
工業經濟進階進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創近28個月以來最好水平,全國排名提升至第7位。
貢獻、效益雙增長。工業增加值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為47.2%,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全省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159.3億元、同比增長21.1%,高于全國17.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6位。
六市工業貢獻較大
工業城市、有效投資、匹配指標三方面形成了良好支撐。目前,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宣城、安慶6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超六成,上拉增幅6.2個百分點,貢獻率達71.6%。
工業、制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8%、16.4%、30%,排名穩居全國前列。此外,工業用電量增長12.5%,居中部、長三角首位;工業貸款余額增長19.4%,高于全部貸款6.7個百分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2.8%。
目標:全年完成數字化改造5000+
今年下半年,全省工信系統聚焦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步伐、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實施制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持續強化為企服務、提升改革開放工作整體效能等八個方面重點發力。
其中,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上,堅持鏈群融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大力構建“4433”萬千億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步伐。
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要落實全省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示范引領、強化平臺賦能、加強服務支撐、優化轉型生態,確保全年實現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5000家以上、規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提質擴面。
來源: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