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田鶴琪
8月1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自9月15日起正式實施。
同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銻等物項出口管制政策應詢答記者問時表示,對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系國際通行做法。
“中國借鑒國際做法,并根據自身需要,對有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政策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該發言人說。
公告中明確了滿足以下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其中,銻相關物項包括:銻礦及原料、金屬銻及制品、銻的氧化物(純度大于等于99.99%)、三甲基銻、三乙基銻及其他有機銻化合物(純度大于99.999%)、銻化銦(錯密度小于50個/平方厘米的單晶,純度大于99.99999%的多晶)、金銻冶煉分離技術。
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則包括:六面頂壓機設備、六面頂壓機專用關鍵零部件、金剛石窗口材料等。
對于上述公告內容,上海鋼聯稀貴金屬事業部銻分析師陳琪琪向界面新聞表示,短期來看是利好消息。目前國內銻需求正處于低迷期。由于國外市場面臨出口限制,這可能導致在8月15日-9月15日這一空窗期,出口量出現激增。
“長期來看,這一政策的影響還有待觀察。特別是到了9月15日之后,如果部分貨物未能及時出口,可能會導致國內市場供應增加,進而引起銻價格的下跌。”
今年銻價的上漲幅度在眾多金屬現貨中表現突出。上海有色金屬網SMM數據顯示,2023年12月29日,1#銻錠的均價為8.2萬元/噸;2024年8月15日,均價為15.9萬元/噸,較去年底上漲93.9%。
銻是一種重要的不可再生金屬,具有廣泛的工業應用,包括用于制造阻燃劑、蓄電池、玻璃陶瓷、化學制品、催化劑等,以及在軍事領域等。
銻在工業制造中也常被用作添加劑,因此被稱為“工業味精”。銻的化合物,特別是三氧化二銻(Sb2O3),因其良好的阻燃性能而被廣泛用于塑料、橡膠、紡織品、涂料、化工和電子行業。
此外,銻化銦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具有極窄的禁帶寬度和高電子遷移率,在紅外探測器和激光領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銻在鉛酸蓄電池中也有應用,主要用作板柵合金的硬化劑。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伏玻璃的制造過程中,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澄清劑來保證玻璃的質量和性能。其中,銻正是澄清劑中的重要元素。光伏領域需求或將成為銻新的增長點。
銻、稀土、鎢和鉬是中國的四大戰略資源。2016年11月發布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就已明確將銻作為戰略性礦產。
近年來,中國銻資源的保護政策在逐步加強。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著力提升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保障能力。202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強調保護戰略性礦產資源,禁止壓覆;優化勘察開采,提高效率。
今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指出推動有色金屬先進基礎材料升級,發展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戰略材料。
此外,湖南、廣西等銻資源豐富的地區也發布地方政策,重點關注銻產業鏈的全面發展,包括勘探開采、深加工等,以及在材料領域的應用。
當前,中國的銻產業仍然面臨不少挑戰。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地質學會副秘書長張會瓊等人于今年7月發表在《礦產勘查》期刊的文章表示,資源枯竭與資源保障能力正在下降。由于長期的高強度開采,易采易選的優質銻資源已經大量消耗。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2022年全球銻礦石儲量為180萬噸,近70%的儲量集中分布在中國、俄羅斯、玻利維亞和吉爾吉斯斯坦四個國家。其中,中國和俄羅斯銻儲量均為35萬噸,各占全球總儲量18.4%,居全球第一。
近年來,中國的銻礦儲量占比出現下降。2013年,中國的儲量占比為52.78%,2021年這一比例已降至24%。
受中國銻礦礦產勘查投入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國內未發現具有較大經濟價值的銻礦床,導致中國銻資源保障能力呈下降趨勢。
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結構調整面臨壓力,也銻產業的挑戰。雖然中國銻產業在規模上居世界前列,但在高端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仍存在短板。
除此之外,近年來,一些國家針對銻及其制品設置了貿易壁壘,限制銻產品的進口。這對中國銻產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得銻產品的出口市場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國際價格波動可能影響國內市場穩定。
張會瓊等人建議,要加強資源勘探與國際合作;提升行業自律與社會責任;推動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 與布局;建立風險預警與應急機制。
同時,加強銻資源的戰略儲備。其中強調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 進行銻資源儲備,形成國家、地方和企業三級儲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