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日本政府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消費復蘇的拉動下,日本二季度經濟增長超預期。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長期以來追求的“收入增長-支出增長”的良性循環可能正在形成,不排除年內再度加息的可能。
來自內閣府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8%,較上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年化環比增長3.1%,比一季度的-2.9%大幅改善。7月,內閣府對一季度GDP進行二次修訂,將環比折年率從-1.8%下調至-2.9%,原因是此前關于建筑業的統計有誤。
數據發布前,市場普遍預計日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5%,年化環比增長2.1%。
和多數國家不同,日本采用環比折年率來衡量經濟增長,使用環比折年率的好處是放大了季度經濟的變動趨勢,可以更好把握短期經濟的波動。以傳統的同比計算,二季度日本GDP下降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1個百分點,為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受二季度經濟數據提振,周四日本股市低開高走,日經225指數午市收報36808.75,漲1.0%。11:30左右,日元對美元匯率報1美元兌換147.44日元,基本和上日持平。
細分數據顯示,二季度日本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來自占GDP一半以上的私人消費,當季民間最終消費支出環比增長1.0%,年化環比增長4.0%,為2023年二季度以來首次正增長。
消費一直是日本經濟的一個薄弱環節,不過,今年初日本企業大幅上調薪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費支出。另外,日元貶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也是消費支出上漲的一個原因。
消費改善與日本央行此前的預測基本一致。7月31日,日本央行上調基準利率15個基點至0.25%,這是今年以來日本第二次加息,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當天還表示,鑒于通脹上行風險,不排除今年再次加息的可能。
明治安田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Kazutaka Maeda對路透社表示,二季度GDP數據總體上“非常積極”,私人消費在實際工資增長的支持下出現回暖,支持了日本央行加息的觀點。但是,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路徑上,日本央行將保持謹慎,因為上次加息導致日元大幅上漲。
由于加息引發日元大幅升值,進而促使日元融資套利交易大規模平倉,疊加美國7月失業率大超市場預期,全球股市在8月5日迎來“黑色星期一”,日本央行被投資者認為是“黑色星期一”的始作俑者。隨后,日本央行明顯軟化了對加息的態度,該行副行長內田真一強調,如果金融市場不穩定,政策制定者不會貿然加息。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Jun Saito和凱投宏觀亞太區主管馬塞爾·蒂埃利安特也認為,二季度經濟數據給日本央行再次加息提供了理由。
不過,Jun Saito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表示,日本經濟增長前景并不那么強勁,全年可能實現“溫和”增長。“由于一季度經濟萎縮,再加上(近期)日元對美元匯率的反彈將影響出口,給日本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考慮到這些,我認為增長前景并不那么好。”他說。
此外,瑞穗證券高級經濟學家Saisuke Sakai對共同社表示,盡管私人消費出現反彈,但是尚未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而且未來工資和物價上漲是否會進一步加強也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