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深度】光伏“孤島”TCL中環和它的靈魂CEO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深度】光伏“孤島”TCL中環和它的靈魂CEO

沈浩平的辭職,對TCL和中環而言是一道分水嶺,甚至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格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圖片來源:中環官微

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界面新聞編輯|張慧

“因工作需要和個人精力考慮,沈浩平申請辭去公司CEO職務。”

8月2日周五21點53分,全球最大光伏硅片公司TCL中環(002129.SZ,下稱中環)悄然發出一則人事變動

選擇這個時間發布公告,顯然是不想讓外界有過多關注,但光伏圈內人很難不注意到。對中環乃至光伏行業而言,沈浩平的請辭引起了震動。

今年62歲的沈浩平,三分之二的歲月都與中環息息相關。技術出身的他,是中環的“靈魂人物”——在擔任CEO的17年間,他帶領中環穿越多個行業周期,完成了從國企到民企的蛻變,最終將公司硅片規模做到了全球第一。

沈浩平 圖片來源:中環官微

在中環工作的40余年間,沈曾帶領團隊完成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主導研制出中國第一顆8英寸區熔硅單晶,帶領中環研發生產團隊推出全球首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12大尺寸硅片。2023年7月,沈浩平以第19位的排名連續兩年入榜福布斯“中國最佳CEO”。

當中環前員工李昊看到沈浩平的請辭消息時,滿是震驚。但他細想起來,似乎有跡可尋。

半個月前,中環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Vision Industries簽署股東協議,擬投資20.8億美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建設沙特本土首個光伏晶體晶片廠,這也是中環首個海外光伏晶體晶片工廠。

“簽字的是中環國際業務執行總裁王少劍,而不是沈浩平。”李昊覺得這一安排蹊蹺:“王并不是中環內部提拔上來的領導。”

沈浩平請辭CEO后,仍將擔任中環董事、副董事長等職位,一線的運營管理工作都將由董事長李東生暫代。

叱咤商界多年的李東生,一手創辦了TCL品牌,目前也是TCL科技(000100.SZ)董事長,控股五家上市公司。2020年,TCL科技豪擲百億入主中環,此后中環在業內一直低調地穩步發展。

虧損的全球硅片霸主

2023年年底,中環單晶硅產能達到183 GW,超越隆基綠能(601012.SH)成為全球硅片霸主。

盡管硅片規模和出貨量拔得頭籌,但近兩年中環的業績卻一路下滑。

2023年,中環凈利潤34.16億元,同比下降49.9%,實際凈利比預告下限還低了近10億元,去年四季度虧損高達27.72億元。今年一季度,中環再虧損8.8億元,二季度虧損超過20億元,連續三個季度虧損額高達近60億元。

造成中環業績不佳的客觀原因是,光伏行業階段性“供過于求”導致產品價格下滑。在不斷下行的周期中,光伏企業已有共識:晶硅產業鏈已經掙不到什么錢,為保住利潤,不接低價單、降低開工率是最為保險的做法。

中環卻“反其道而行之”。

今年以來,中環堅持80%-100%的高開工率,同為一線硅片大廠的隆基綠能開工率在50%-60%左右。

很明顯,中環想以此來搶占市場,以“卷”死二三線硅片小廠乃至一線大廠,但副作用也很明顯:賣得越多,虧得也越多。

中環寄希望于硅片漲價,卻未能如愿——高開工率帶來的是巨量硅片庫存,并嚴重拖累了業績。

短期內,中環確實為市占率犧牲了部分利潤,暫時保持著高開工率。”近日,TCL中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稱。

“當度過行業調整期后,硅片格局將有望重塑、龍頭集中度提升,中環將維持在行業的優勢地位。”該負責人認為,這是中環的策略。“行業大幅虧錢不會是長期情況,中環的開工策略未來將進行動態調整。”

冒險的做法確實提升了中環的市占率。截至2024年6月,其光伏硅片出貨月市占率已提升至30%左右。

持續失血的現狀還能維持多久?這仍是未知數。但行業卻在等中環做出調整。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在8月7日的分析中指出,當前硅片環節庫存處于持續去庫存的狀態,此時若一線企業率先降低開工率,既有利于減輕高庫存的壓力,同時又向硅片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行業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也點名稱,頭部硅片廠家近日公布領導層的異動,市場也在關注新決策者的產銷策略,不排除企業后續有減產作為。

除了高開工率,中環虧損的另一原因是對Maxeon公司的投資。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Maxeon,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019年,中環與能源巨頭道達爾達成合作,后者將其控股公司SunPower在美國和加拿大之外的太陽能電池與組件業務分拆至Maxeon,中環出資認購了28.8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去年,中環躍升為Maxeon最大股東。

Maxeon近年接連虧損。2022年其營收10.6億美元,虧損2.67億美元。2023年,歐洲及北美地區光伏組件終端價格快速下行,且美國加州分布式光伏新規出臺,加之美國持續保額持高利率環境,均對Maxeon形成了較大的經營壓力,其當年營收增長至11.23億美元,虧損額擴大至2.76億美元。

截至去年底,Maxeon的資產總額從上一年的12.6億美元降至10.02億美元,凈資產由4240萬美元銳減至460萬美元。給中環帶來了16.9億元的負向影響。

盡管如此,為了國際化目標,中環仍想實現對其控股。今年5月末,中環公告將斥資最高約1.975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參與Maxeon重組

曾有多位業內人士在和界面新聞記者談及中環對Maxeon控股問題時,表示對這一決策的不理解。

光伏圈的“孤島”

和國內其他高調的民營光伏企業相比,中環給外界的印象也偏保守。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一年一度的會議上,身為CEO的沈浩平和中環也鮮少露面。曾有資本市場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沈浩平并不是很喜歡與二級市場溝通。”

這與中環此前的國企背景有關。即使被TCL集團收購后,中環的很多做法仍未轉變,品牌、宣傳意識淡薄。據界面新聞了解,中環完成混改的三年內,李東生并未對中環做太多干涉,一度未駐派來自TCL的高級管理人員,讓中環保持著相對獨立的運營狀態。

1982年,剛剛畢業的李東生放棄了分配的體制內工作,以工程師的身份申請進入生產卡式磁帶的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是TCL科技的前身。

在他的帶領下,TCL從最初生產磁帶的地方小企業逐漸發展為業務涵蓋電話機、手機、彩電、家電和液晶面板的大型企業。TCL在2019年完成資產重組后,形成了“TCL科技+TCL實業”的“雙子”架構,一并形成了半導體顯示及材料和智能終端兩大產業集群。

在李東生畢業的次年,從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的21歲沈浩平,懷著對物理、半導體行業的憧憬,加入了當時的天津市半導體材料廠,從一線做起,歷任區熔車間主任、副廠長(總工程師)、廠長、總經理、董事長等職位,最終成為光伏行業內的大佬。

2020年,雙方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集。

在家電、面板等行業卷了幾十年的李東生,迫切地需要 “新故事”,打造下一個盈利點。此時,天津國企混改恰好提供了一個契機。

中環的前身是誕生于1958年的天津市半導體材料廠。1969年起,中環開始從事單晶硅研制,并在1981年進軍光伏。2007年,中環股份成為天津市第一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此后中環大幅擴產,邁入高速發展期。

2020年,中環股份成為為數不多的在光伏制造端擁有一定體量和地位的國企,其單晶硅片產能僅次于隆基綠能,且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亦不容小覷。

當年5月,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披露了中環集團100%股權的轉讓信息,轉讓底價為109.74億元。消息既出,多家大型央企、地方國企、民企都對中環集團混改表示出了參與意愿,中環股份一時成為“搶手餑餑”。

最終,李東生的TCL科技勝出,以125億元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進而持有中環股份25.55%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這也讓中環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經歷過改制的光伏龍頭。

李東生彼時認為,TCL科技與其在半導體業務上高度契合和互補,TCL華星光電顯示和中環半導體有相當大比例的供應商為同一供應鏈,制造工藝技術也存在較大關聯性。

2020年7月,中環正式完成混改,變身為民企。沈浩平繼續留任總經理。

在TCL入主后的第一個完整財年2021年,中環趕上了光伏需求爆發期,產品價格大漲,全年凈利潤超過40億元,同比增長近三倍。

次年,中環股份正式更名為TCL中環。這一年,光伏硅片價格還未經歷斷崖式下跌,雖然增速下滑,中環盈利仍高達68.19億元。李東生從中環身上看到了新的曙光,財報中提到光伏、中環的次數越來越多。

但輝煌太過短暫。中環如今的表現,恐很難讓李東生滿意。業內有不少聲音認為,中環的上述決策,正是導致沈浩平請辭的原因。

“仿佛所有令資本市場不滿的事情,都變成了一種罪責,被歸結至沈浩平一個人身上。”李昊認為,公司戰略肯定是團隊經過評估、討論后共同作出。

這些決策也能看到李東生的影子。TCL集團最擅長打價格戰,一次次在慘烈的市場夾縫中生存。

李東生在近年中環的財報致辭中多次強調,將堅持“硅片全球市占率 NO.1,綜合實力全球 NO.1”的戰略目標,進一步擴大光伏材料業務在全球行業內的相對競爭優勢。由此可見其搶奪市占率的決心。

在中國品牌出海這件事上,李東生的經驗更為豐富,此前一直踩準了節奏。早在1999年,TCL就收購了一家越南彩電工廠,邁出出海的第一個腳印。隨后,李東生帶領TCL,又先后把目光投向歐美等市場,加速并購,全球化布局。

從近年中環年報中的董事長致辭中可以看出,李東生也有意延伸中環在國際領域的布局。李東生曾表示,有信心通過推動Maxeon的資本架構優化、組織變革及運營改善,逐漸走出短期經營困境,發揮其在海外壁壘市場的獨特優勢。

高光業績不在,TCL科技對中環的管理或有意加強。近期中環旗下基地組織的一次媒體參觀活動,負責人來自TCL集團,且到場的多是集團層面的媒體資源和科技板塊的記者。

可以預見,李東生接手CEO職責后,未來他和他帶領的TCL集團團隊,將進一步參與到中環的經營管理。”李昊認為。

靈魂CEO辭職背后

在李昊看來,業績下滑問題是表象,沈浩平和李東生更深層次的矛盾在于,中環未來是走“專業化還是一體化”的經營理念產生了分歧。

“我曾聽說,沈(浩平)是中環一體化道路上的最大阻礙。沈曾透露過,一旦中環走一體化,就會辭職。”李昊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沈浩平是典型的技術理工男,奉行專業化。

光伏行業內,一體化和專業化之爭由來已久。一體化是指光伏企業上下游一統發展,涉及光伏制造多個環節。一體化模式下,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強,但同時對資金、人力資源、研發隊伍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專業化指專注于光伏制造某一個環節,利潤來源單一,抗風險能力差,但對資源的調配能力要求更低。光伏主產業鏈制造環節主要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組件。

隨著2021年硅料價格開始瘋漲,中下游“苦不堪言”,漸漸地更多企業意識到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的重要性。近兩年,組件龍頭企業有意補齊上游產能,硅料、電池兩大環節的代表性企業通威股份則延伸至組件環節,愛旭股份等部分電池龍頭也擴充了下游產能。

中環一直有電池和組件產能,專注于相對小眾的疊瓦路線,但每年出貨量并不多。去年,中環去年組件出貨8.6 GW,同比增長29.8%,其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3.09億元,占其總營收比重不足16%。至2023年末,中環高效疊瓦組件產能達到18 GW。

“一體化企業中,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等在迅速崛起,補足自身劣勢環節,且硅片環節的門檻并不高,這導致專業化企業的產品不好賣了。”李昊說。

走專業化道路的中環,在前些年產品漲價時賺得盆滿缽滿,一旦價格沒了優勢,迅速失去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李東生對中環的組件發展進度并不滿意。其在中環2023年年報中指出,受產業市場劇烈波動影響,組件業務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并提出堅定“成為全球 Tier 1高效組件供應商”的目標,表示將推動中環光伏電池及組件各項經營能力提升。

去年,中環斥資106億元,擬在廣州投建25 GW 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計劃今年建成投產。

但行業下行周期背景下,上述募資金額于今年5月下調至49億元,較原計劃縮水89億元,電池產能砍半。

即使沒有縮水,TOPCon已是充分競爭的賽道,此時下場大建下游產能的中環,恐怕為時已晚。

在光伏行業困難以及公司業績不佳的現狀下,換帥也無疑給中環的未來蒙上了更多不確定性。沈浩平的辭職,對TCL和中環而言是一道分水嶺,甚至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格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文中李昊為化名)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TCL

4.3k
  • TCL科技:擬115.62億元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11%股權
  •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有必要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強制標識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深度】光伏“孤島”TCL中環和它的靈魂CEO

沈浩平的辭職,對TCL和中環而言是一道分水嶺,甚至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格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圖片來源:中環官微

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界面新聞編輯|張慧

“因工作需要和個人精力考慮,沈浩平申請辭去公司CEO職務。”

8月2日周五21點53分,全球最大光伏硅片公司TCL中環(002129.SZ,下稱中環)悄然發出一則人事變動

選擇這個時間發布公告,顯然是不想讓外界有過多關注,但光伏圈內人很難不注意到。對中環乃至光伏行業而言,沈浩平的請辭引起了震動。

今年62歲的沈浩平,三分之二的歲月都與中環息息相關。技術出身的他,是中環的“靈魂人物”——在擔任CEO的17年間,他帶領中環穿越多個行業周期,完成了從國企到民企的蛻變,最終將公司硅片規模做到了全球第一。

沈浩平 圖片來源:中環官微

在中環工作的40余年間,沈曾帶領團隊完成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主導研制出中國第一顆8英寸區熔硅單晶,帶領中環研發生產團隊推出全球首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12大尺寸硅片。2023年7月,沈浩平以第19位的排名連續兩年入榜福布斯“中國最佳CEO”。

當中環前員工李昊看到沈浩平的請辭消息時,滿是震驚。但他細想起來,似乎有跡可尋。

半個月前,中環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Vision Industries簽署股東協議,擬投資20.8億美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建設沙特本土首個光伏晶體晶片廠,這也是中環首個海外光伏晶體晶片工廠。

“簽字的是中環國際業務執行總裁王少劍,而不是沈浩平。”李昊覺得這一安排蹊蹺:“王并不是中環內部提拔上來的領導。”

沈浩平請辭CEO后,仍將擔任中環董事、副董事長等職位,一線的運營管理工作都將由董事長李東生暫代。

叱咤商界多年的李東生,一手創辦了TCL品牌,目前也是TCL科技(000100.SZ)董事長,控股五家上市公司。2020年,TCL科技豪擲百億入主中環,此后中環在業內一直低調地穩步發展。

虧損的全球硅片霸主

2023年年底,中環單晶硅產能達到183 GW,超越隆基綠能(601012.SH)成為全球硅片霸主。

盡管硅片規模和出貨量拔得頭籌,但近兩年中環的業績卻一路下滑。

2023年,中環凈利潤34.16億元,同比下降49.9%,實際凈利比預告下限還低了近10億元,去年四季度虧損高達27.72億元。今年一季度,中環再虧損8.8億元,二季度虧損超過20億元,連續三個季度虧損額高達近60億元。

造成中環業績不佳的客觀原因是,光伏行業階段性“供過于求”導致產品價格下滑。在不斷下行的周期中,光伏企業已有共識:晶硅產業鏈已經掙不到什么錢,為保住利潤,不接低價單、降低開工率是最為保險的做法。

中環卻“反其道而行之”。

今年以來,中環堅持80%-100%的高開工率,同為一線硅片大廠的隆基綠能開工率在50%-60%左右。

很明顯,中環想以此來搶占市場,以“卷”死二三線硅片小廠乃至一線大廠,但副作用也很明顯:賣得越多,虧得也越多。

中環寄希望于硅片漲價,卻未能如愿——高開工率帶來的是巨量硅片庫存,并嚴重拖累了業績。

短期內,中環確實為市占率犧牲了部分利潤,暫時保持著高開工率。”近日,TCL中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稱。

“當度過行業調整期后,硅片格局將有望重塑、龍頭集中度提升,中環將維持在行業的優勢地位。”該負責人認為,這是中環的策略。“行業大幅虧錢不會是長期情況,中環的開工策略未來將進行動態調整。”

冒險的做法確實提升了中環的市占率。截至2024年6月,其光伏硅片出貨月市占率已提升至30%左右。

持續失血的現狀還能維持多久?這仍是未知數。但行業卻在等中環做出調整。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在8月7日的分析中指出,當前硅片環節庫存處于持續去庫存的狀態,此時若一線企業率先降低開工率,既有利于減輕高庫存的壓力,同時又向硅片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行業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也點名稱,頭部硅片廠家近日公布領導層的異動,市場也在關注新決策者的產銷策略,不排除企業后續有減產作為。

除了高開工率,中環虧損的另一原因是對Maxeon公司的投資。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Maxeon,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019年,中環與能源巨頭道達爾達成合作,后者將其控股公司SunPower在美國和加拿大之外的太陽能電池與組件業務分拆至Maxeon,中環出資認購了28.8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去年,中環躍升為Maxeon最大股東。

Maxeon近年接連虧損。2022年其營收10.6億美元,虧損2.67億美元。2023年,歐洲及北美地區光伏組件終端價格快速下行,且美國加州分布式光伏新規出臺,加之美國持續保額持高利率環境,均對Maxeon形成了較大的經營壓力,其當年營收增長至11.23億美元,虧損額擴大至2.76億美元。

截至去年底,Maxeon的資產總額從上一年的12.6億美元降至10.02億美元,凈資產由4240萬美元銳減至460萬美元。給中環帶來了16.9億元的負向影響。

盡管如此,為了國際化目標,中環仍想實現對其控股。今年5月末,中環公告將斥資最高約1.975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參與Maxeon重組

曾有多位業內人士在和界面新聞記者談及中環對Maxeon控股問題時,表示對這一決策的不理解。

光伏圈的“孤島”

和國內其他高調的民營光伏企業相比,中環給外界的印象也偏保守。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一年一度的會議上,身為CEO的沈浩平和中環也鮮少露面。曾有資本市場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沈浩平并不是很喜歡與二級市場溝通。”

這與中環此前的國企背景有關。即使被TCL集團收購后,中環的很多做法仍未轉變,品牌、宣傳意識淡薄。據界面新聞了解,中環完成混改的三年內,李東生并未對中環做太多干涉,一度未駐派來自TCL的高級管理人員,讓中環保持著相對獨立的運營狀態。

1982年,剛剛畢業的李東生放棄了分配的體制內工作,以工程師的身份申請進入生產卡式磁帶的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是TCL科技的前身。

在他的帶領下,TCL從最初生產磁帶的地方小企業逐漸發展為業務涵蓋電話機、手機、彩電、家電和液晶面板的大型企業。TCL在2019年完成資產重組后,形成了“TCL科技+TCL實業”的“雙子”架構,一并形成了半導體顯示及材料和智能終端兩大產業集群。

在李東生畢業的次年,從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的21歲沈浩平,懷著對物理、半導體行業的憧憬,加入了當時的天津市半導體材料廠,從一線做起,歷任區熔車間主任、副廠長(總工程師)、廠長、總經理、董事長等職位,最終成為光伏行業內的大佬。

2020年,雙方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集。

在家電、面板等行業卷了幾十年的李東生,迫切地需要 “新故事”,打造下一個盈利點。此時,天津國企混改恰好提供了一個契機。

中環的前身是誕生于1958年的天津市半導體材料廠。1969年起,中環開始從事單晶硅研制,并在1981年進軍光伏。2007年,中環股份成為天津市第一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此后中環大幅擴產,邁入高速發展期。

2020年,中環股份成為為數不多的在光伏制造端擁有一定體量和地位的國企,其單晶硅片產能僅次于隆基綠能,且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亦不容小覷。

當年5月,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披露了中環集團100%股權的轉讓信息,轉讓底價為109.74億元。消息既出,多家大型央企、地方國企、民企都對中環集團混改表示出了參與意愿,中環股份一時成為“搶手餑餑”。

最終,李東生的TCL科技勝出,以125億元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進而持有中環股份25.55%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這也讓中環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經歷過改制的光伏龍頭。

李東生彼時認為,TCL科技與其在半導體業務上高度契合和互補,TCL華星光電顯示和中環半導體有相當大比例的供應商為同一供應鏈,制造工藝技術也存在較大關聯性。

2020年7月,中環正式完成混改,變身為民企。沈浩平繼續留任總經理。

在TCL入主后的第一個完整財年2021年,中環趕上了光伏需求爆發期,產品價格大漲,全年凈利潤超過40億元,同比增長近三倍。

次年,中環股份正式更名為TCL中環。這一年,光伏硅片價格還未經歷斷崖式下跌,雖然增速下滑,中環盈利仍高達68.19億元。李東生從中環身上看到了新的曙光,財報中提到光伏、中環的次數越來越多。

但輝煌太過短暫。中環如今的表現,恐很難讓李東生滿意。業內有不少聲音認為,中環的上述決策,正是導致沈浩平請辭的原因。

“仿佛所有令資本市場不滿的事情,都變成了一種罪責,被歸結至沈浩平一個人身上。”李昊認為,公司戰略肯定是團隊經過評估、討論后共同作出。

這些決策也能看到李東生的影子。TCL集團最擅長打價格戰,一次次在慘烈的市場夾縫中生存。

李東生在近年中環的財報致辭中多次強調,將堅持“硅片全球市占率 NO.1,綜合實力全球 NO.1”的戰略目標,進一步擴大光伏材料業務在全球行業內的相對競爭優勢。由此可見其搶奪市占率的決心。

在中國品牌出海這件事上,李東生的經驗更為豐富,此前一直踩準了節奏。早在1999年,TCL就收購了一家越南彩電工廠,邁出出海的第一個腳印。隨后,李東生帶領TCL,又先后把目光投向歐美等市場,加速并購,全球化布局。

從近年中環年報中的董事長致辭中可以看出,李東生也有意延伸中環在國際領域的布局。李東生曾表示,有信心通過推動Maxeon的資本架構優化、組織變革及運營改善,逐漸走出短期經營困境,發揮其在海外壁壘市場的獨特優勢。

高光業績不在,TCL科技對中環的管理或有意加強。近期中環旗下基地組織的一次媒體參觀活動,負責人來自TCL集團,且到場的多是集團層面的媒體資源和科技板塊的記者。

可以預見,李東生接手CEO職責后,未來他和他帶領的TCL集團團隊,將進一步參與到中環的經營管理。”李昊認為。

靈魂CEO辭職背后

在李昊看來,業績下滑問題是表象,沈浩平和李東生更深層次的矛盾在于,中環未來是走“專業化還是一體化”的經營理念產生了分歧。

“我曾聽說,沈(浩平)是中環一體化道路上的最大阻礙。沈曾透露過,一旦中環走一體化,就會辭職。”李昊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沈浩平是典型的技術理工男,奉行專業化。

光伏行業內,一體化和專業化之爭由來已久。一體化是指光伏企業上下游一統發展,涉及光伏制造多個環節。一體化模式下,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強,但同時對資金、人力資源、研發隊伍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專業化指專注于光伏制造某一個環節,利潤來源單一,抗風險能力差,但對資源的調配能力要求更低。光伏主產業鏈制造環節主要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組件。

隨著2021年硅料價格開始瘋漲,中下游“苦不堪言”,漸漸地更多企業意識到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的重要性。近兩年,組件龍頭企業有意補齊上游產能,硅料、電池兩大環節的代表性企業通威股份則延伸至組件環節,愛旭股份等部分電池龍頭也擴充了下游產能。

中環一直有電池和組件產能,專注于相對小眾的疊瓦路線,但每年出貨量并不多。去年,中環去年組件出貨8.6 GW,同比增長29.8%,其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3.09億元,占其總營收比重不足16%。至2023年末,中環高效疊瓦組件產能達到18 GW。

“一體化企業中,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等在迅速崛起,補足自身劣勢環節,且硅片環節的門檻并不高,這導致專業化企業的產品不好賣了。”李昊說。

走專業化道路的中環,在前些年產品漲價時賺得盆滿缽滿,一旦價格沒了優勢,迅速失去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李東生對中環的組件發展進度并不滿意。其在中環2023年年報中指出,受產業市場劇烈波動影響,組件業務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并提出堅定“成為全球 Tier 1高效組件供應商”的目標,表示將推動中環光伏電池及組件各項經營能力提升。

去年,中環斥資106億元,擬在廣州投建25 GW 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計劃今年建成投產。

但行業下行周期背景下,上述募資金額于今年5月下調至49億元,較原計劃縮水89億元,電池產能砍半。

即使沒有縮水,TOPCon已是充分競爭的賽道,此時下場大建下游產能的中環,恐怕為時已晚。

在光伏行業困難以及公司業績不佳的現狀下,換帥也無疑給中環的未來蒙上了更多不確定性。沈浩平的辭職,對TCL和中環而言是一道分水嶺,甚至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格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文中李昊為化名)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宁| 长沙县| 合作市| 禹州市| 福安市| 新营市| 楚雄市| 德昌县| 阜城县| 建昌县| 休宁县| 承德县| 上杭县| 巴东县| 宁陕县| 大同县| 桑植县| 阿荣旗| 留坝县| 枣强县| 潮安县| 凤庆县| 汶川县| 望都县| 开原市| 静乐县| 阜城县| 建昌县| 新绛县| 宜兰县| 万山特区| 巴彦县| 鄂伦春自治旗| 鹤岗市| 新巴尔虎左旗| 伊金霍洛旗| 泗洪县| 蒙山县| 赣榆县| 日照市|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