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車東西 Janson
編輯 | 志豪
2024年第一個下牌桌的自動駕駛公司可能要來了。
車東西8月14日消息,據晚點消息,智能駕駛方案商禾多科技與廣汽集團的重組方案遭遇變數。
由于資金鏈緊張,禾多科技已開始解散數據、研發等核心部門,暫停研發活動。
據行業消息,今年7月份,廣汽集團對禾多科技的重組談判曾一度接近達成協議。
根據當時的方案,禾多科技將成立一家新企業,并由廣汽集團進行資本注入,新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為廣汽旗下的品牌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然而到了8月,重組注資的消息還沒有眉目。
目前禾多科技已經暫緩全額發放工資一段時間,甚至有欠薪員工直接搬走公司辦公用品“抵債”。
可見目前禾多科技的經營狀況十分復雜,公司法人倪凱從去年開始多次出質自己的股份以換取資金自救。
然而到目前為止,廣汽也只表示了“會在評估后將就重組事宜給出回應”,至于禾多科技還能撐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數。
01.7年融資超十億,如今只能出讓股權換資金
禾多科技成立于2017年6月,累計融資超過十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IDG、紅杉中國、粵科金融、廣汽集團和四維圖新等。
禾多科技創始人倪凱擁有豐富的自動駕駛領域經驗,曾任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高級科學家。
對此,行業內的很多企業對于禾多科技十分看好。
禾多科技融資歷史(來源:企查查)
2017年,四維圖新曾四投禾多,從天使輪開始連投5年。
然而從四維圖新財報來看,當下四維圖新與禾多科技還存在債務糾紛,從C輪開始便看不到四維圖新的投資了。
不過,禾多科技在C輪投資時被廣汽看好,在C輪投資數億人民幣后,又在兩個C+輪領投數億,可謂是出手十分闊綽。
當然,這也和2022年廣汽急于尋求智駕上的優勢點。
隨后,禾多科技的泊車、智駕解決方案開始陸續上車,在埃安、傳祺、昊鉑等多個車型中都有搭載。
也是從那時開始,禾多科技的員工迅速增長至600余人。
然而,自從2023年7月后,禾多科技便沒有了新的融資進賬,而車型交付也沒有預期的順利。
于是,禾多科技隨著資金鏈的問題,走到了今天這樣的狀態。
從目前情況來看,廣汽也不敢輕易下場了,7月的重組意向直到目前還沒有眉目。
禾多科技股權出質歷史
其實,從一則股權出質信息不難看出,很可能從2023年3月開始,禾多科技便開始面臨了資金鏈緊張的問題。
從股權出質信息來看,從2023年3月到2024年7月,禾多科技法人倪凱分別向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了6次股權出質,一共籌集到了170余萬元。
不過這樣的金額,對于公司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02.員工欠薪屬實,欠222萬已成失信被執行人
據網傳消息,禾多科技從年初開始便已經無法全額支付工資。
倪凱在內部信透露,公司將無法支付7月工資及到期欠薪、公積金。
本周一,禾多科技通知員工收拾東西離開辦公室,后續可申請主動離職。
甚至有員工將公司固定資產搬走用于“抵扣工資”,場面可以說十分混亂。
對此,車東西通過調查發現,禾多科技從今年年初開始出現“欠薪”的問題大概率屬實。
朝陽區法院簽發的“限高令”
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查詢可以看出,禾多科技北京的企業主體禾多阡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4日沒有履行該公司勞動爭議的給付義務,被依法“限高”。
禾多科技被執行信息
此外,禾多科技有一家與“蘇州雋才正略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的訴前調解協議,總執行標的約為31萬元。
可以看出,禾多科技不僅發不出工資,連外包人員的工資和服務費用也都沒有支付。
禾多科技及其相關公司被執行信息
除此之外,禾多科技及其附屬公司共有12條被執行信息,累計執行標的超過222萬元,其中不乏北京海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可見目前禾多科技是否在正常運作也要打一個問號了。
03.結語:智駕企業洗牌序幕拉開
目前,智能駕駛行業正進入洗牌期,正可謂強者愈強,剩下的人只能燒完錢后默默退出比賽。
禾多科技能否成功重組轉型自救,目前來看仍需時間驗證,禾多科技的發展困境反映出智能駕駛行業的競爭激烈和不確定性。
在行業整合的大背景下,自動駕駛企業如何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