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華誼兄弟10億融資計劃改了8遍,能與阿里“再續前緣”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華誼兄弟10億融資計劃改了8遍,能與阿里“再續前緣”嗎?

融資四年能否成功“補血”?

文 | 野馬財經 于婞 趙普

編輯丨高巖

華誼兄弟(300027.SZ)第八次推出定向增發融資方案,何時才能落地?

8月10日,華誼兄弟宣布終止自2020年4月就開始推進的定增融資計劃,同時公布了對該方案進行修改和調整后的最新定增方案。

與最初方案相比,華誼兄弟的最新方案融資金額縮減過半,從四年前的22.9億元調整至10.29億元,融資用途也從“償還借款”變為了用于“影視劇項目”制作,同時部分資金仍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公司公告

從2020年到2024年,華誼兄弟的定增融資之路已經走了4年多,這期間,華誼兄弟連年虧損、現金流承壓。2024年以來,華誼兄弟已經開始對銀行、阿里的借款進行展期,資金壓力越發明顯。

截至2023年,華誼兄弟總負債超30億元、貨幣資金不足2.5億元,正是亟需“補血”的時候。

值得注意的是,4年前的定增方案中,阿里巴巴旗下公司曾是華誼兄弟的特定發行對象之一,但在隨后的修改方案中,華誼兄弟卻表示發行對象不確定。

但在今年7月,阿里影業(1060.HK)現身收購華誼兄弟旗下公司,這將為華誼兄補充3.5億元的現金流。

或許,阿里還是華誼兄弟白衣騎士的選項之一。

融資4年,方案改了8次,何時才能融到錢?

近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不超過7.77億股,募資不超過10.29億元,其中用于影視劇項目的募集資金為7.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為3.09億元。

來源:公司公告

華誼兄弟表示,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將根據項目進度的實際需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后按照規定程序予以置換。

截至目前,華誼兄弟總股本為27.75億股,王忠軍及王忠磊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3.8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13.9%,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華誼兄弟表示,本次定增不會導致華誼兄弟控制權發生變化。

而根據華誼兄弟公告資料顯示,這筆定增融資早在2020年就開始推進,中間經過多次調整,募資金額也由最初的22.9億元,逐步下降至如今的10.29億元。

2020年4月28日,華誼兄弟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當時,華誼兄弟還公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包括: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簡稱“東陽阿里巴巴”)、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均以現金方式認購股份。

而“東陽阿里巴巴”的關聯方公司、騰訊計算機則分別持有華誼兄弟8.03%和7.90%的股份,因此這兩家公司與華誼兄弟構成關聯關系。

此外,“東陽阿里巴巴”、騰訊計算機當時都已經和華誼兄弟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計劃各以1億元購買約3597.12萬華誼兄弟股份。

然而,就在各方投資人已經準備好拿錢入股的時候,這份定增融資方案卻遲遲無法落地。

2020年12月,華誼兄弟調整了上述定增方案,除了募集資金由22.9億元下降至22.86億元外,最大的變化是上述已經確定的發行對象“改口”為“尚未確定具體的發行對象”。

在2021年5月,華誼兄弟一度中止了定增,隨后華誼兄弟多次下調募集金額,其中在2021年8月將募集資金總額下調至不超過20.69億元、2022年12月下調至不超過17.06億元、2023年7月12日下調至至不超過11.37億元。

2024年1月30日,華誼兄弟第七次修改了定增方案,募集資金數額下調至約8.21億元。從2020年4月到2024年1月,華誼兄弟的定增方案始終懸而未決,上述第七次調整后的募資金額則只相當于最初募集金額的36%。

來源:公司公告

而這次10.29億元的定增方案,則是在“終止”了之前修改了七次的定增方案后準備再次提交,等于“重新來過”。

截至8月13日收盤,華誼兄弟股價僅為1.72元/股,市值僅為47.72億元。而在4年前首次公開定增方案時,華誼兄弟的股價為3.58元/股(2020年4月28日),與之相比,如今股價已經縮水近52%。

來源:東方財富網

另據企業預警通顯示,華誼兄弟近年來的融資渠道不多,2018年之前曾有多次債券融資,但近年來并未有發行新債券。

目前,華誼兄弟對華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還有存量貸款約3280萬元,對北京阿里巴巴影業文化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阿里巴巴”)另有3.5億元借款已經展期至2024年10月。

來源:企業預警通據了解,這筆3.5億元借款余額是五年前“北京阿里巴巴”向華誼兄弟提供7億元借款的一部分,華誼兄弟以旗下公司股權以及房產作為擔保,其中包括東陽美拉70股權%。此外,王忠軍、劉曉梅、王忠磊、王曉蓉也為上述借款提供個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賣掉東陽美拉“補血”,贏家是馮小剛?

巧合的是,華誼兄弟剛展期3.5億元阿里借款,就和阿里影業(1060.HK)簽署協議,以3.5億元的對價轉讓控股子公司東陽美拉70%股權,關鍵是這70%股權還是上述阿里借款的擔保標的。

華誼兄弟在公告中表示,出售東陽美拉股權,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做出的決定,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源配置,優化公司產業結構,提高公司資產運營效率,更好地支持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戰略的推進和落地。

“野馬財經”查詢了解到,2015年華誼兄弟,斥資10.5億元從馮小剛和影視制片人陸國強手中買來東陽美拉,這樣算來,華誼兄弟如今3.5億元出售,相當于虧了7個“小目標”。

轉讓完成后,東陽美拉的股東變為阿里影業和馮小剛,其分別持股東陽美拉70%和30%的股權。

來源:企查查

東陽美拉由馮小剛與影視制片人陸國強在2015年9月2日創立,注冊資本500萬元,主營業務包括制作、復制、發行: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等。

成立剛剛2個月,但華誼兄弟就看上了這家公司,并于2015年11月19日宣布以10.5億元收購馮小剛(持股99%)和陸國強(持股1%)東陽美拉的70%股權。

收購完成后,華誼兄弟持有東陽美拉70%的股權,馮小剛持有東陽美拉3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東陽美拉尚未盈利,資產總額僅有1.36萬元,還身負1.91萬元負債,實際賬面凈資產為-0.55萬元,但華誼兄弟卻給出了15億元的估值,市場一片嘩然。

面對質疑,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在當年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并購,也就是我跟馮小剛有十多年的感情,和他未來的安全性、成長性,我才敢于買這家公司(東陽美拉)。”

而當時馮小剛憑借《老炮兒》一舉榮膺金馬影帝,一時間風頭無兩。

雖然嘴上表示信任,但華誼兄弟還是與馮小剛和陸國強簽訂了長達5年的業績對賭協議。按照協議約定,東陽美拉2016年度經審計的稅后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自2017年度起,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個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

也就是說,東陽美拉2016-2020年的凈利潤要分別不低于1億元、1.15億元、1.32億元、1.52億元、1.75億元,合計不低于6.74億元。若未能完成當年業績約定,馮小剛和陸國強方面則需要以現金的方式補足差額部分。

然而,在經營的過程中,東陽美拉還是沒滿足華誼兄弟的期待。2018年和2020年未完成業績承諾,分別需補差額0.67億元和1.69億元,合計2.36億元。

但即便是這樣,馮小剛依然凈賺8億元。

而如今,為了清償債務,華誼兄弟將手中東陽美拉的全部股權低價出手,估值縮水66.7%,打折賣給了阿里影業。但馮小剛依然持有東陽美拉30%股權,轉讓完成后,馮小剛將憑借東陽美拉順利“牽手”阿里影業。

不過,如今的東陽美拉也已風光不再,2023年、2024年前5個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24億元、67.55萬元,凈利潤分別只有3760.42萬元、162.73萬元。

華誼兄弟6年虧損80億

東陽美拉在被華誼執掌期間,也曾推出過一些精良制作,如《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只有蕓知道》,三部影片豆瓣評分分別為6.7、7.7、6.3,并取得票房4.82億元、14.22億元、1.59億元。

然而2018年馮小剛拍攝電影《手機2》,牽出女主角范冰冰稅務問題,如日中天的女明星瞬間沒落,電影拍攝也隨之啞火,馮小剛變得收斂低調。

當年東陽美拉未完成業績對賭,華誼兄弟也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伴隨著影視寒冬的到來,2018年-2023年,華誼兄弟營收從38.14億元下降至6.66億元,凈利潤則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過去6年分別凈虧損9.85億元、40.4億元、10.75億元、2.26億元、9.93億元、5.24億元,6年合計凈虧損近80億元。

來源:wind

當然,華誼兄弟虧損離不開其自身的“折騰”,一方面,華誼兄弟謀求多元發展,提出“去電影化”戰略;另一方面,華誼兄弟發展“明星資本化”,試圖與明星綁定。

王忠軍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直言,前些年因為華誼兄弟的現金流好,所以盲目樂觀,將精力放在了投資上,覺得企業做大是靠投出來的。然而作為一家非專業投資公司,華誼兄弟投資業務帶來的收益并不穩定,如2019年、2020年,其投資收益即分別虧損2.56億元、3.33億元。

多元化發展導致了華誼兄弟在電影主業的失速。而為了綁定明星,華誼兄弟在收購相關公司時,均給予了高溢價,進而產生了較高商譽。截至2014年末,公司商譽高達14.86億元,2016年末,這一數字攀高至35.7億元。

高額的商譽猶如懸在華誼兄弟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最終在2018年快速落下。當年,公司計提了9.73億元商譽減值準備,導致年度扣非凈利潤虧損達11.81億元;2019年,其商譽減值損失依舊高達5.98億元。

巨虧之下,2023年末,華誼兄弟總負債31.9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06%。

其中,華誼兄弟短期借款4.95億元,但貨幣資金僅2.32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產生的凈額僅8282.8萬元。

實控人王忠軍、王忠磊股權如今已悉數被質押或凍結,公司市值也從2015年時的逼近千億,到如今僅剩43.56億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被凍結后實控人或許很難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凍,因此不排除出現控制權變化的風險。雖然距離預警線還有一個空間,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并不安全,如果企業業績表現沒有更好的改善、甚至是改善預期,都可能導致控制權變化。

為了緩解壓力,華誼兄弟開始賣資產抵債,包括此次出售東陽美拉。

華誼兄弟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公司將繼續集中優質資源貫徹“影視制作+IP運營”的輕資產商業模式,以推動公司加速回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另一邊,與還在苦苦掙扎的華誼兄弟不同,阿里影業在2024財年實現了強勁的業績增長。

5月29日,阿里影業發布2024財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50.36億元,同比增長44%,歸母凈利潤2.85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91億元。

據悉,這一增長除了受市場復蘇影響外,還得益于公司業務結構的多元化布局。 阿里影業堅持執行“內容+科技”雙輪驅動戰略, 多板塊業務穩健發展。尤其是電影板塊的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步入優質增長軌道。 電影投資制作及宣發收入、 電影票務及科技平臺收入、 IP衍生品及創新業務收入均實現顯著增長。

除了公司業績遠超華誼兄弟,阿里影業的影視制作優勢也十分搶眼。其可以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集團豐富的資源和技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同時,阿里影業還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2024財年,阿里影業參與了逾60部電影的出品和發行,票房占總票房比例超60%,其中15部影片進入同期票房前20。在同期票房前10的影片中,阿里影業收獲6席,其中包括《孤注一擲》、《消失的她》、《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4部票房超30億元的超頭部影片。

截至8月13日,阿里影業報收0.375港元/股,總市值111.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02.52億元)。

不過雖然2024財年阿里影業參與影片的票房表現不錯,但公司沒有獨立自制項目,參與制作方式皆為合制、聯合出品或主導宣發,這也為阿里影業未來在電影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從4年前意欲投資華誼兄弟股份,到4年后收購華誼兄弟旗下公司,華誼這次再度修改定增方案,能否與阿里“再續前緣”呢?可以拭目以待。

你最近看過華誼兄弟的影片嗎?評論區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誼兄弟

3.6k
  • 華誼兄弟(300027.SZ):公司擬轉讓英雄互娛7418萬股股票,轉讓價格3.36億元
  • 華誼兄弟:擬轉讓英雄互娛股權,預計取得利潤約9100萬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華誼兄弟10億融資計劃改了8遍,能與阿里“再續前緣”嗎?

融資四年能否成功“補血”?

文 | 野馬財經 于婞 趙普

編輯丨高巖

華誼兄弟(300027.SZ)第八次推出定向增發融資方案,何時才能落地?

8月10日,華誼兄弟宣布終止自2020年4月就開始推進的定增融資計劃,同時公布了對該方案進行修改和調整后的最新定增方案。

與最初方案相比,華誼兄弟的最新方案融資金額縮減過半,從四年前的22.9億元調整至10.29億元,融資用途也從“償還借款”變為了用于“影視劇項目”制作,同時部分資金仍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公司公告

從2020年到2024年,華誼兄弟的定增融資之路已經走了4年多,這期間,華誼兄弟連年虧損、現金流承壓。2024年以來,華誼兄弟已經開始對銀行、阿里的借款進行展期,資金壓力越發明顯。

截至2023年,華誼兄弟總負債超30億元、貨幣資金不足2.5億元,正是亟需“補血”的時候。

值得注意的是,4年前的定增方案中,阿里巴巴旗下公司曾是華誼兄弟的特定發行對象之一,但在隨后的修改方案中,華誼兄弟卻表示發行對象不確定。

但在今年7月,阿里影業(1060.HK)現身收購華誼兄弟旗下公司,這將為華誼兄補充3.5億元的現金流。

或許,阿里還是華誼兄弟白衣騎士的選項之一。

融資4年,方案改了8次,何時才能融到錢?

近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不超過7.77億股,募資不超過10.29億元,其中用于影視劇項目的募集資金為7.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為3.09億元。

來源:公司公告

華誼兄弟表示,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將根據項目進度的實際需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后按照規定程序予以置換。

截至目前,華誼兄弟總股本為27.75億股,王忠軍及王忠磊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3.8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13.9%,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華誼兄弟表示,本次定增不會導致華誼兄弟控制權發生變化。

而根據華誼兄弟公告資料顯示,這筆定增融資早在2020年就開始推進,中間經過多次調整,募資金額也由最初的22.9億元,逐步下降至如今的10.29億元。

2020年4月28日,華誼兄弟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當時,華誼兄弟還公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包括: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簡稱“東陽阿里巴巴”)、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均以現金方式認購股份。

而“東陽阿里巴巴”的關聯方公司、騰訊計算機則分別持有華誼兄弟8.03%和7.90%的股份,因此這兩家公司與華誼兄弟構成關聯關系。

此外,“東陽阿里巴巴”、騰訊計算機當時都已經和華誼兄弟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計劃各以1億元購買約3597.12萬華誼兄弟股份。

然而,就在各方投資人已經準備好拿錢入股的時候,這份定增融資方案卻遲遲無法落地。

2020年12月,華誼兄弟調整了上述定增方案,除了募集資金由22.9億元下降至22.86億元外,最大的變化是上述已經確定的發行對象“改口”為“尚未確定具體的發行對象”。

在2021年5月,華誼兄弟一度中止了定增,隨后華誼兄弟多次下調募集金額,其中在2021年8月將募集資金總額下調至不超過20.69億元、2022年12月下調至不超過17.06億元、2023年7月12日下調至至不超過11.37億元。

2024年1月30日,華誼兄弟第七次修改了定增方案,募集資金數額下調至約8.21億元。從2020年4月到2024年1月,華誼兄弟的定增方案始終懸而未決,上述第七次調整后的募資金額則只相當于最初募集金額的36%。

來源:公司公告

而這次10.29億元的定增方案,則是在“終止”了之前修改了七次的定增方案后準備再次提交,等于“重新來過”。

截至8月13日收盤,華誼兄弟股價僅為1.72元/股,市值僅為47.72億元。而在4年前首次公開定增方案時,華誼兄弟的股價為3.58元/股(2020年4月28日),與之相比,如今股價已經縮水近52%。

來源:東方財富網

另據企業預警通顯示,華誼兄弟近年來的融資渠道不多,2018年之前曾有多次債券融資,但近年來并未有發行新債券。

目前,華誼兄弟對華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還有存量貸款約3280萬元,對北京阿里巴巴影業文化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阿里巴巴”)另有3.5億元借款已經展期至2024年10月。

來源:企業預警通據了解,這筆3.5億元借款余額是五年前“北京阿里巴巴”向華誼兄弟提供7億元借款的一部分,華誼兄弟以旗下公司股權以及房產作為擔保,其中包括東陽美拉70股權%。此外,王忠軍、劉曉梅、王忠磊、王曉蓉也為上述借款提供個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賣掉東陽美拉“補血”,贏家是馮小剛?

巧合的是,華誼兄弟剛展期3.5億元阿里借款,就和阿里影業(1060.HK)簽署協議,以3.5億元的對價轉讓控股子公司東陽美拉70%股權,關鍵是這70%股權還是上述阿里借款的擔保標的。

華誼兄弟在公告中表示,出售東陽美拉股權,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做出的決定,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源配置,優化公司產業結構,提高公司資產運營效率,更好地支持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戰略的推進和落地。

“野馬財經”查詢了解到,2015年華誼兄弟,斥資10.5億元從馮小剛和影視制片人陸國強手中買來東陽美拉,這樣算來,華誼兄弟如今3.5億元出售,相當于虧了7個“小目標”。

轉讓完成后,東陽美拉的股東變為阿里影業和馮小剛,其分別持股東陽美拉70%和30%的股權。

來源:企查查

東陽美拉由馮小剛與影視制片人陸國強在2015年9月2日創立,注冊資本500萬元,主營業務包括制作、復制、發行: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等。

成立剛剛2個月,但華誼兄弟就看上了這家公司,并于2015年11月19日宣布以10.5億元收購馮小剛(持股99%)和陸國強(持股1%)東陽美拉的70%股權。

收購完成后,華誼兄弟持有東陽美拉70%的股權,馮小剛持有東陽美拉3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東陽美拉尚未盈利,資產總額僅有1.36萬元,還身負1.91萬元負債,實際賬面凈資產為-0.55萬元,但華誼兄弟卻給出了15億元的估值,市場一片嘩然。

面對質疑,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在當年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并購,也就是我跟馮小剛有十多年的感情,和他未來的安全性、成長性,我才敢于買這家公司(東陽美拉)。”

而當時馮小剛憑借《老炮兒》一舉榮膺金馬影帝,一時間風頭無兩。

雖然嘴上表示信任,但華誼兄弟還是與馮小剛和陸國強簽訂了長達5年的業績對賭協議。按照協議約定,東陽美拉2016年度經審計的稅后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自2017年度起,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個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

也就是說,東陽美拉2016-2020年的凈利潤要分別不低于1億元、1.15億元、1.32億元、1.52億元、1.75億元,合計不低于6.74億元。若未能完成當年業績約定,馮小剛和陸國強方面則需要以現金的方式補足差額部分。

然而,在經營的過程中,東陽美拉還是沒滿足華誼兄弟的期待。2018年和2020年未完成業績承諾,分別需補差額0.67億元和1.69億元,合計2.36億元。

但即便是這樣,馮小剛依然凈賺8億元。

而如今,為了清償債務,華誼兄弟將手中東陽美拉的全部股權低價出手,估值縮水66.7%,打折賣給了阿里影業。但馮小剛依然持有東陽美拉30%股權,轉讓完成后,馮小剛將憑借東陽美拉順利“牽手”阿里影業。

不過,如今的東陽美拉也已風光不再,2023年、2024年前5個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24億元、67.55萬元,凈利潤分別只有3760.42萬元、162.73萬元。

華誼兄弟6年虧損80億

東陽美拉在被華誼執掌期間,也曾推出過一些精良制作,如《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只有蕓知道》,三部影片豆瓣評分分別為6.7、7.7、6.3,并取得票房4.82億元、14.22億元、1.59億元。

然而2018年馮小剛拍攝電影《手機2》,牽出女主角范冰冰稅務問題,如日中天的女明星瞬間沒落,電影拍攝也隨之啞火,馮小剛變得收斂低調。

當年東陽美拉未完成業績對賭,華誼兄弟也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伴隨著影視寒冬的到來,2018年-2023年,華誼兄弟營收從38.14億元下降至6.66億元,凈利潤則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過去6年分別凈虧損9.85億元、40.4億元、10.75億元、2.26億元、9.93億元、5.24億元,6年合計凈虧損近80億元。

來源:wind

當然,華誼兄弟虧損離不開其自身的“折騰”,一方面,華誼兄弟謀求多元發展,提出“去電影化”戰略;另一方面,華誼兄弟發展“明星資本化”,試圖與明星綁定。

王忠軍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直言,前些年因為華誼兄弟的現金流好,所以盲目樂觀,將精力放在了投資上,覺得企業做大是靠投出來的。然而作為一家非專業投資公司,華誼兄弟投資業務帶來的收益并不穩定,如2019年、2020年,其投資收益即分別虧損2.56億元、3.33億元。

多元化發展導致了華誼兄弟在電影主業的失速。而為了綁定明星,華誼兄弟在收購相關公司時,均給予了高溢價,進而產生了較高商譽。截至2014年末,公司商譽高達14.86億元,2016年末,這一數字攀高至35.7億元。

高額的商譽猶如懸在華誼兄弟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最終在2018年快速落下。當年,公司計提了9.73億元商譽減值準備,導致年度扣非凈利潤虧損達11.81億元;2019年,其商譽減值損失依舊高達5.98億元。

巨虧之下,2023年末,華誼兄弟總負債31.9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06%。

其中,華誼兄弟短期借款4.95億元,但貨幣資金僅2.32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產生的凈額僅8282.8萬元。

實控人王忠軍、王忠磊股權如今已悉數被質押或凍結,公司市值也從2015年時的逼近千億,到如今僅剩43.56億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被凍結后實控人或許很難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凍,因此不排除出現控制權變化的風險。雖然距離預警線還有一個空間,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并不安全,如果企業業績表現沒有更好的改善、甚至是改善預期,都可能導致控制權變化。

為了緩解壓力,華誼兄弟開始賣資產抵債,包括此次出售東陽美拉。

華誼兄弟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公司將繼續集中優質資源貫徹“影視制作+IP運營”的輕資產商業模式,以推動公司加速回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另一邊,與還在苦苦掙扎的華誼兄弟不同,阿里影業在2024財年實現了強勁的業績增長。

5月29日,阿里影業發布2024財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50.36億元,同比增長44%,歸母凈利潤2.85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91億元。

據悉,這一增長除了受市場復蘇影響外,還得益于公司業務結構的多元化布局。 阿里影業堅持執行“內容+科技”雙輪驅動戰略, 多板塊業務穩健發展。尤其是電影板塊的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步入優質增長軌道。 電影投資制作及宣發收入、 電影票務及科技平臺收入、 IP衍生品及創新業務收入均實現顯著增長。

除了公司業績遠超華誼兄弟,阿里影業的影視制作優勢也十分搶眼。其可以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集團豐富的資源和技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同時,阿里影業還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2024財年,阿里影業參與了逾60部電影的出品和發行,票房占總票房比例超60%,其中15部影片進入同期票房前20。在同期票房前10的影片中,阿里影業收獲6席,其中包括《孤注一擲》、《消失的她》、《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4部票房超30億元的超頭部影片。

截至8月13日,阿里影業報收0.375港元/股,總市值111.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02.52億元)。

不過雖然2024財年阿里影業參與影片的票房表現不錯,但公司沒有獨立自制項目,參與制作方式皆為合制、聯合出品或主導宣發,這也為阿里影業未來在電影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從4年前意欲投資華誼兄弟股份,到4年后收購華誼兄弟旗下公司,華誼這次再度修改定增方案,能否與阿里“再續前緣”呢?可以拭目以待。

你最近看過華誼兄弟的影片嗎?評論區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敖汉旗| 新丰县| 鄄城县| 永春县| 武功县| 民勤县| 河间市| 鄂伦春自治旗| 祁阳县| 弥渡县| 杨浦区| 沈丘县| 徐闻县| 三亚市| 永春县| 抚顺县| 平定县| 绥江县| 永泰县| 偏关县| 邢台市| 桑植县| 醴陵市| 通化县| 上蔡县| 宜川县| 小金县| 塔城市| 体育| 新宁县| 双辽市| 陇西县| 江北区| 阿拉善左旗| 郯城县| 垣曲县| 盱眙县| 易门县| 庆元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