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以色列正在為持續的中東戰爭付出經濟代價。周一,惠譽將以色列的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A”,同時將評級展望維持在“負面”。惠譽在聲明中表示,下調以色列信用評級,反映了加沙戰爭持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多條戰線軍事行動對以色列經濟造成的影響。
“A”級評級仍被視為投資級,或屬于較安全的債務發行者類別。不過,主權國家或地區被下調評級可能會使其借款變得困難或面臨更高的成本。
惠譽分析師表示,加沙沖突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而且存在蔓延風險。除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還可能導致額外的軍事開支,基礎設施的破壞,以及對經濟活動和投資的更持續的損害,這都將導致以色列的信用指標進一步惡化。下調以色列主權評級的其他因素還包括以國內政治分裂,使新的財政整頓措施面臨風險。
此外,戰爭還將導致以色列公共財政受到沖擊,據惠譽預測,2024年,以色列預算赤字將達到GDP的7.8%,較2023年增長3.7個百分點。到2025年,以色列債務占GDP比率仍將保持在70%以上,高于55%的A級評級的中值。
自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幾乎每天都發生跨境交火,迫使以色列人從北部邊境地區撤離。隨著前段時間黎巴嫩真主黨指揮官阿德·舒克爾被暗殺,外界預計,未來幾周,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開辟另一條戰線的可能性在增大。
外界擔憂加沙沖突可能演變成更廣泛的中東戰爭。7月31日,哈馬斯政治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伊朗被暗殺,伊朗已經誓言報復,報復行動最快可能在本周進行。周一,美國和歐洲盟友均呼吁伊朗“停止持續的威脅。”
關于國際調解人斡旋的停火談判,仍然存在變數。美國、卡塔爾和埃及稍早前呼吁巴以沖突雙方在8月15日就停火和釋放人質進行談判。以色列已接受提議,不過哈馬斯表示,斡旋方應該先落實并敦促以色列執行之前的談判結果,而不是舉行更多談判或提出新方案。
惠譽表示,巴以沖突的緩和以及降低債務與GDP比率的財政改革可能有助于以色列恢復評級。
惠譽是第三家下調以色列主權信用評級的大型評級機構。
4月,標普將以色列的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理由是不確定巴以沖突的持續時間和規模,以及戰爭對以色列政府債務的影響。
2月,穆迪將以色列的主權信用評級從“A1”下調至“A2”,但依然維持投資級。穆迪表示,降級的主要原因在于,巴以持續的軍事沖突“在可預見的未來顯著增加了以色列的政治風險,并削弱了其行政和立法機構及其財政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