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互聯網首富更迭史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互聯網首富更迭史

首富換人,說明了什么?

圖片來源:pexels-MBA Product Photography

文 | 定焦 黎明

編輯 | 魏佳

最近,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取代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成為中國新晉首富,讓“首富”這個詞再次引發關注。

這一數據來自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此前,鐘睒睒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四年。

這是黃崢第一次成為中國首富,但這不是他第一次接近這個位置。早在2020年3月,黃崢的身家就一度超過馬云,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當時的首富還是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但拼多多股價屢創歷史新高,黃崢身家大漲。

黃崢激流勇退,迅速捐出一部分股權成立慈善基金,并給出一部分到拼多多合伙人集體,自降身家近千億元人民幣,這才和首富拉開差距。

只是沒想到,時隔四年后,他還是被推上了首富的位置。

如今,無論是44歲的黃崢,還是70歲的鐘睒睒,對首富都沒多大興趣。前幾天鐘睒睒在央視《對話》節目中說,自己成為首富,人生沒有改變,而“首富”這個詞在中國有負面性。

無論大佬們基于何種原因選擇低調,他們的身家地位、發家歷程,以及財富變化,總是讓外界感到好奇。某種程度上,首富榜座次的變化,折射的是中國產業的變遷,是行業發展的縮影。

我們關注互聯網行業,對那些登頂過首富的互聯網大佬感興趣。黃崢超過鐘睒睒,是一次股價波動導致的偶然,還是意味著互聯網的價值回歸?

翻開中國互聯網過去20年的歷史,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20年首富之變

中國第一位公認的互聯網首富,是網易創始人丁磊。

網易200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最早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百度當年才成立,阿里剛成立一年,騰訊成立兩年。那會兒中國互聯網只認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BAT的說法尚未出現。

2003年,丁磊以10億美元的身家,登頂《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榜首,那一年他只有32歲。

第二年,比丁磊小兩歲的陳天橋,憑借盛大網絡在納斯達克上市,一舉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首富。他創造財富的速度,甚至超過了丁磊。

隨后好幾年,中國互聯網再沒有出現首富級人物前來沖榜,陳天橋和丁磊各領風騷。傳統行業的表現再次上升,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碧桂園董事長楊惠妍、東方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行、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輪番成為中國首富。直到李彥宏打破僵局。

圖源 / 微博截圖

2011年,李彥宏以94億美元身家成為中國大陸地區新首富,這距離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已過去六年。百度是當時新一代互聯網公司的代表,百度搜索引擎占據著流量分發的入口,在資本市場非常受歡迎。

李彥宏成為首富,是中國互聯網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它一方面宣告三大門戶成為過去式,BAT時代即將到來,另一方面意味著財富開始從傳統行業向新經濟領域轉移。

2014年之前,首富之位基本在李彥宏、宗慶后、王健林這三人手里,排名隨公司股價波動而變化。但從2014年開始,互聯網大佬開始明顯占據上風,當年,馬云、李彥宏、馬化騰位列中國富豪榜前三甲,劉強東和雷軍也進入了榜單前十。

2014年,馬化騰和馬云都成為過中國首富。先是馬化騰超過李彥宏,然后阿里赴美上市,一躍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馬云成為新首富。

BAT的格局沒有維持太久。隨后幾年,由于百度被騰訊和阿里在市值上拉開差距,李彥宏的身家快速下滑,馬化騰和馬云則身家一路上漲,輪番成為中國首富。

過去十年,馬化騰和馬云是成為首富次數最多的互聯網大佬,他們基本成為了互聯網富豪的代名詞。這期間除了恒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短暫打破過“二馬爭霸”的格局,放眼整個互聯網行業,再沒有誰沖擊過首富的位置。

黃崢的確是個意外。在所有互聯網大佬中,黃崢最懂得低調,但時代選擇了他。

拼多多堪稱瘋狂。這些年,拼多多高速擴張、加速賺錢,其業績增速和盈利能力超越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過去四年,超過90%的互聯網上市公司股價下跌,騰訊跌了20%,阿里跌了67%,但拼多多漲了53%。現在,拼多多是中概股市值最高的公司。

公司股價的上漲,一步步將黃崢推上了首富之位。

當然,嚴格意義上,這些財富都只是紙面富貴,它與公司股價掛鉤,當股價下跌,大佬的身家也會自動縮水。

資本市場的力與利

資本市場是個人財富的放大器。

縱觀過去20年,一個互聯網大佬要成為首富,必須得通過資本市場,第一步便是讓公司上市。

陳天橋和馬云都是在公司上市當年便拿下首富頭銜,丁磊、李彥宏、馬化騰、黃崢,也是在公司上市之后,通過公司的發展壯大讓個人身家水漲船高。他們的財富不是來自公司利潤,而是股權增值。

大佬的身家,在資本市場上由兩個因素決定——公司市值和個人股權。

黃崢之所以成為首富,一方面因為拼多多市值高,另一方面因為黃崢持股比例不低——2020年劃轉之后,今天依然超過25%。

在互聯網行業,由于很多公司前期不賺錢,需要創始人出讓股權獲得融資,而早期公司估值又很低,所以很多創始人的持股比例都不高。

最典型的是阿里。2014年阿里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時,馬云在阿里只持有8.9%的股份,這些年經過多次減持,馬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

圖源 / 微博

再比如騰訊。2004年騰訊在港交所上市,馬化騰持股14.43%;2014年馬化騰成為首富時,持股比例為10.3%;現在這個比例已降至8.41%。

即便持股比例不到10%,由于公司市值足夠高,杠桿效應足夠大,依然不妨礙“二馬”成為首富。從2020年12月開始,騰訊市值一直高于阿里,馬化騰的身家也始終超過馬云。

這種股權架構,在傳統行業中幾乎不可能出現。農夫山泉2020年在香港上市時,鐘睒睒持股84.4%,他在另一家公司萬泰生物持股也高達74.23%。

如此之高的持股比例,急劇放大了個人財富效應。即便農夫山泉的市值跟騰訊沒法比——騰訊是農夫山泉的10倍,鐘睒睒的身價依然超過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

阿里和農夫山泉是兩個極端,在互聯網行業,大部分公司的創始人持股比例都介乎二者時間,比如李彥宏現在持有百度18.2%的股權,屬于正常水平。

中國互聯網最早的兩個首富,丁磊和陳天橋,屬于持股非常高的兩個創始人。當年網易上市時,丁磊持股接近60%;盛大上市時,陳天橋家族(包括陳天橋及其妻子和弟弟)持股更是超過70%。有人稱丁磊和陳天橋為“真正的商人”。

持股比例是博弈出來的,能看出一位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力和強勢程度。網易和盛大很早就開始賺錢了,能自己養活自己,不像騰訊和阿里那樣,早年要四處尋找融資,馬化騰甚至差點把QQ都賣了。

丁磊由于持有相對高的股權,這些年網易不出頭也不掉隊,市值相對穩定,讓丁磊一直處于“悶聲發財”的狀態。不當首富,“小富即安”,這也是丁磊想要的。

以上我們討論的都是上市公司,因為公司上市后信息相對透明,數據好統計。但我們可能漏掉了一個超級富豪——張一鳴。

字節跳動是中國少有的還沒上市的互聯網巨頭,估值可能已經超過2500億美元,高于拼多多。網傳張一鳴持股21%,這個比例已經不低。

在最新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張一鳴的身家排在黃崢之前。不過,福布斯顯示的中國首富還是鐘睒睒。

行業進與退

過去20年,互聯網是中國少有的造富速度驚人,且造富普及面很廣的行業。在資本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互聯網巨頭制造億萬富翁的過程,就像流水線生產秋刀魚罐頭一樣。

要制造首富,高度依賴其所處的細分賽道。

中國互聯網是從門戶開始的,三大門戶網站,成就了中國最早的三家大型互聯網上市公司。然而,門戶網站沒有誕生首富,丁磊成為首富也不是因為門戶,而是來自游戲業務的助推。

游戲是互聯網最強悍的變現模式之一,且生命周期極長。丁磊、陳天橋、馬化騰,這三位首富的公司都做游戲。

陳天橋的盛大網絡從成立起就是一家游戲公司,2003年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騰訊和網易一開始的業務都跟游戲沒有任何關系,但后來都進軍游戲,一路發展為中國第一、第二大游戲公司。時至今日,游戲依然是騰訊和網易的現金奶牛。

在游戲行業,一開始是網易和盛大“捉對廝殺”,后來是盛大和騰訊雙雄爭霸,再后來變成網易和騰訊的天下,于是馬化騰和丁磊常駐富豪榜,陳天橋后撤。

圖源 / 微博

游戲之外,最簡單的變現模式是廣告。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無論從事什么業務,都可以通過廣告變現。當年的門戶網站,免費的殺毒軟件,各種在線社區,以及今天的短視頻,都離不開廣告。

百度是中國最早將廣告玩明白的互聯網公司。通過百度搜索引擎,百度控制著互聯網的流量閥門,靠廣告賺得盆滿缽滿。曾經,百度超過90%的收入來自廣告。也是搜索引擎的廣告業務,將李彥宏推上了首富的位置。

電商是第三大“盛產”首富的行業。

2014年阿里上市后,淘寶天貓成了電商的代名詞,馬云則成了企業家偶像。跟搜索引擎一家獨大的格局不同,電商不僅出現了阿里,還容納了京東,甚至后來又跑出來一個拼多多。

馬云當了好幾年首富,劉強東也曾身家倍增。2014年京東IPO之后,市值一路貼著百度追趕,2017年就差7億美元市值就能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因此曾有人建議用“JAT”取代BAT,那是劉強東的高光時刻。而黃崢,則后來居上,把前輩們都甩在了身后。

今天,短視頻成為互聯網的必爭之地,誕生了字節跳動和快手兩大巨頭。

快手上市后市值縮水,宿華和程一笑的持股比例又太低。如果字節跳動能上市,張一鳴大概率會成為新首富。

這四大細分賽道之外,還有一些行業曾有機會誕生首富,比如智能手機、在線旅游、互聯網金融、智能汽車。這其中,雷軍曾經呼聲很高,身家也很高,橫跨手機和汽車兩大領域,但小米的市值一直上不去,雷軍距離首富有差距。

互聯網不是鐵板一塊

跟中國一樣,美國的互聯網行業也誕生了很多首富。不同之處在于,美國富豪榜的格局更加穩定,換言之,階層更加固化。

從1995-2017年的連續23年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當了22年的美國首富,其中大部分時間也是世界首富。只有2008年,“股神”巴菲特超過了比爾·蓋茨,那一年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

2017年之后,比爾·蓋茨終于讓出首富的位置。

2018年,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成為美國新首富,并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三年。

2021年,特斯拉股價持續大漲,CEO埃隆·馬斯克的身家隨之不斷翻倍,他在這一年超過貝索斯,首次成為美國首富,同時也是世界首富。在過去的三年里,馬斯克一直都是美國首富,不過今年由于特斯拉股價下跌,貝索斯又奪回了首富的位置。

美國的首富爭奪戰,是屬于少數人的游戲。

相比之下,中國互聯網留給普通人的機會更多,富豪榜的通道并未向普通人關閉。

黃崢、張一鳴都是80后,白手起家。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字節跳動成立于2012年(殺手锏產品抖音實際上在2016年才推出),這兩家公司已經算非常年輕了。他們用很短的時間,通過創業實現了財務自由,完成了階層躍遷。

黃崢和張一鳴的故事,在美國互聯網江湖里,或許難以出現。美國的互聯網是被超級巨頭壟斷的,美股“七姐妹”(蘋果、英偉達、Meta、谷歌、微軟、亞馬遜、特斯拉)占據了整個標普500指數市值的四分之一。在巨頭所屬的領域,創業公司很難發起挑戰。

在Facebook膨脹為Meta之前,馬克·扎克伯格曾以顛覆者的形象示人。他是80后,在大學期間創辦Facebook,將公司發展為頂級巨頭,個人身家一路飆漲,成為超級富豪。即便如此,扎克伯格沒有成為首富。Meta如今的市值位列美股第六,排在亞馬遜之后。

新晉巨頭英偉達,由于踏上了AI大模型浪潮,今年以來股價持續大漲,先后超越蘋果、微軟,在6月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以此來看,創始人黃仁勛似乎有希望沖擊全球首富。

然而即便在英偉達股價的最巔峰,黃仁勛的身家也只勉強打進了美國富豪榜前十,距離首富還有很大差距。因為他僅持有英偉達3.5%的股份,在股東中都排不進前三。

福布斯美國富豪榜 / 2024年8月12日

過去20年互聯網江湖里最精彩的造富神話,發生在中國。

只是,放眼未來,類似的故事或許難以再現了。中國互聯網的紅利期已經結束,除非有顛覆式的技術創新,否則難以再有爆發式增長。同時,各大細分賽道的機會已被挖掘完畢,夾縫生存、錯位競爭的路線走不通了,需要尋找新的方向。

我們研究互聯網行業,關注互聯網首富,是因為相比一些傳統行業,互聯網的造富過程相對陽光透明。人們仰望的,不一定是首富手里掌控的財富,而是財富背后的創業歷程,以及彰顯出來的精神品質。

無論首富是誰,來自哪個細分賽道,兢兢業業的創業精神,永遠值得被鼓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互聯網首富更迭史

首富換人,說明了什么?

圖片來源:pexels-MBA Product Photography

文 | 定焦 黎明

編輯 | 魏佳

最近,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取代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成為中國新晉首富,讓“首富”這個詞再次引發關注。

這一數據來自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此前,鐘睒睒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四年。

這是黃崢第一次成為中國首富,但這不是他第一次接近這個位置。早在2020年3月,黃崢的身家就一度超過馬云,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當時的首富還是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但拼多多股價屢創歷史新高,黃崢身家大漲。

黃崢激流勇退,迅速捐出一部分股權成立慈善基金,并給出一部分到拼多多合伙人集體,自降身家近千億元人民幣,這才和首富拉開差距。

只是沒想到,時隔四年后,他還是被推上了首富的位置。

如今,無論是44歲的黃崢,還是70歲的鐘睒睒,對首富都沒多大興趣。前幾天鐘睒睒在央視《對話》節目中說,自己成為首富,人生沒有改變,而“首富”這個詞在中國有負面性。

無論大佬們基于何種原因選擇低調,他們的身家地位、發家歷程,以及財富變化,總是讓外界感到好奇。某種程度上,首富榜座次的變化,折射的是中國產業的變遷,是行業發展的縮影。

我們關注互聯網行業,對那些登頂過首富的互聯網大佬感興趣。黃崢超過鐘睒睒,是一次股價波動導致的偶然,還是意味著互聯網的價值回歸?

翻開中國互聯網過去20年的歷史,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20年首富之變

中國第一位公認的互聯網首富,是網易創始人丁磊。

網易200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最早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百度當年才成立,阿里剛成立一年,騰訊成立兩年。那會兒中國互聯網只認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BAT的說法尚未出現。

2003年,丁磊以10億美元的身家,登頂《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榜首,那一年他只有32歲。

第二年,比丁磊小兩歲的陳天橋,憑借盛大網絡在納斯達克上市,一舉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首富。他創造財富的速度,甚至超過了丁磊。

隨后好幾年,中國互聯網再沒有出現首富級人物前來沖榜,陳天橋和丁磊各領風騷。傳統行業的表現再次上升,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碧桂園董事長楊惠妍、東方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行、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輪番成為中國首富。直到李彥宏打破僵局。

圖源 / 微博截圖

2011年,李彥宏以94億美元身家成為中國大陸地區新首富,這距離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已過去六年。百度是當時新一代互聯網公司的代表,百度搜索引擎占據著流量分發的入口,在資本市場非常受歡迎。

李彥宏成為首富,是中國互聯網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它一方面宣告三大門戶成為過去式,BAT時代即將到來,另一方面意味著財富開始從傳統行業向新經濟領域轉移。

2014年之前,首富之位基本在李彥宏、宗慶后、王健林這三人手里,排名隨公司股價波動而變化。但從2014年開始,互聯網大佬開始明顯占據上風,當年,馬云、李彥宏、馬化騰位列中國富豪榜前三甲,劉強東和雷軍也進入了榜單前十。

2014年,馬化騰和馬云都成為過中國首富。先是馬化騰超過李彥宏,然后阿里赴美上市,一躍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馬云成為新首富。

BAT的格局沒有維持太久。隨后幾年,由于百度被騰訊和阿里在市值上拉開差距,李彥宏的身家快速下滑,馬化騰和馬云則身家一路上漲,輪番成為中國首富。

過去十年,馬化騰和馬云是成為首富次數最多的互聯網大佬,他們基本成為了互聯網富豪的代名詞。這期間除了恒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短暫打破過“二馬爭霸”的格局,放眼整個互聯網行業,再沒有誰沖擊過首富的位置。

黃崢的確是個意外。在所有互聯網大佬中,黃崢最懂得低調,但時代選擇了他。

拼多多堪稱瘋狂。這些年,拼多多高速擴張、加速賺錢,其業績增速和盈利能力超越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過去四年,超過90%的互聯網上市公司股價下跌,騰訊跌了20%,阿里跌了67%,但拼多多漲了53%。現在,拼多多是中概股市值最高的公司。

公司股價的上漲,一步步將黃崢推上了首富之位。

當然,嚴格意義上,這些財富都只是紙面富貴,它與公司股價掛鉤,當股價下跌,大佬的身家也會自動縮水。

資本市場的力與利

資本市場是個人財富的放大器。

縱觀過去20年,一個互聯網大佬要成為首富,必須得通過資本市場,第一步便是讓公司上市。

陳天橋和馬云都是在公司上市當年便拿下首富頭銜,丁磊、李彥宏、馬化騰、黃崢,也是在公司上市之后,通過公司的發展壯大讓個人身家水漲船高。他們的財富不是來自公司利潤,而是股權增值。

大佬的身家,在資本市場上由兩個因素決定——公司市值和個人股權。

黃崢之所以成為首富,一方面因為拼多多市值高,另一方面因為黃崢持股比例不低——2020年劃轉之后,今天依然超過25%。

在互聯網行業,由于很多公司前期不賺錢,需要創始人出讓股權獲得融資,而早期公司估值又很低,所以很多創始人的持股比例都不高。

最典型的是阿里。2014年阿里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時,馬云在阿里只持有8.9%的股份,這些年經過多次減持,馬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

圖源 / 微博

再比如騰訊。2004年騰訊在港交所上市,馬化騰持股14.43%;2014年馬化騰成為首富時,持股比例為10.3%;現在這個比例已降至8.41%。

即便持股比例不到10%,由于公司市值足夠高,杠桿效應足夠大,依然不妨礙“二馬”成為首富。從2020年12月開始,騰訊市值一直高于阿里,馬化騰的身家也始終超過馬云。

這種股權架構,在傳統行業中幾乎不可能出現。農夫山泉2020年在香港上市時,鐘睒睒持股84.4%,他在另一家公司萬泰生物持股也高達74.23%。

如此之高的持股比例,急劇放大了個人財富效應。即便農夫山泉的市值跟騰訊沒法比——騰訊是農夫山泉的10倍,鐘睒睒的身價依然超過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

阿里和農夫山泉是兩個極端,在互聯網行業,大部分公司的創始人持股比例都介乎二者時間,比如李彥宏現在持有百度18.2%的股權,屬于正常水平。

中國互聯網最早的兩個首富,丁磊和陳天橋,屬于持股非常高的兩個創始人。當年網易上市時,丁磊持股接近60%;盛大上市時,陳天橋家族(包括陳天橋及其妻子和弟弟)持股更是超過70%。有人稱丁磊和陳天橋為“真正的商人”。

持股比例是博弈出來的,能看出一位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力和強勢程度。網易和盛大很早就開始賺錢了,能自己養活自己,不像騰訊和阿里那樣,早年要四處尋找融資,馬化騰甚至差點把QQ都賣了。

丁磊由于持有相對高的股權,這些年網易不出頭也不掉隊,市值相對穩定,讓丁磊一直處于“悶聲發財”的狀態。不當首富,“小富即安”,這也是丁磊想要的。

以上我們討論的都是上市公司,因為公司上市后信息相對透明,數據好統計。但我們可能漏掉了一個超級富豪——張一鳴。

字節跳動是中國少有的還沒上市的互聯網巨頭,估值可能已經超過2500億美元,高于拼多多。網傳張一鳴持股21%,這個比例已經不低。

在最新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張一鳴的身家排在黃崢之前。不過,福布斯顯示的中國首富還是鐘睒睒。

行業進與退

過去20年,互聯網是中國少有的造富速度驚人,且造富普及面很廣的行業。在資本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互聯網巨頭制造億萬富翁的過程,就像流水線生產秋刀魚罐頭一樣。

要制造首富,高度依賴其所處的細分賽道。

中國互聯網是從門戶開始的,三大門戶網站,成就了中國最早的三家大型互聯網上市公司。然而,門戶網站沒有誕生首富,丁磊成為首富也不是因為門戶,而是來自游戲業務的助推。

游戲是互聯網最強悍的變現模式之一,且生命周期極長。丁磊、陳天橋、馬化騰,這三位首富的公司都做游戲。

陳天橋的盛大網絡從成立起就是一家游戲公司,2003年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騰訊和網易一開始的業務都跟游戲沒有任何關系,但后來都進軍游戲,一路發展為中國第一、第二大游戲公司。時至今日,游戲依然是騰訊和網易的現金奶牛。

在游戲行業,一開始是網易和盛大“捉對廝殺”,后來是盛大和騰訊雙雄爭霸,再后來變成網易和騰訊的天下,于是馬化騰和丁磊常駐富豪榜,陳天橋后撤。

圖源 / 微博

游戲之外,最簡單的變現模式是廣告。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無論從事什么業務,都可以通過廣告變現。當年的門戶網站,免費的殺毒軟件,各種在線社區,以及今天的短視頻,都離不開廣告。

百度是中國最早將廣告玩明白的互聯網公司。通過百度搜索引擎,百度控制著互聯網的流量閥門,靠廣告賺得盆滿缽滿。曾經,百度超過90%的收入來自廣告。也是搜索引擎的廣告業務,將李彥宏推上了首富的位置。

電商是第三大“盛產”首富的行業。

2014年阿里上市后,淘寶天貓成了電商的代名詞,馬云則成了企業家偶像。跟搜索引擎一家獨大的格局不同,電商不僅出現了阿里,還容納了京東,甚至后來又跑出來一個拼多多。

馬云當了好幾年首富,劉強東也曾身家倍增。2014年京東IPO之后,市值一路貼著百度追趕,2017年就差7億美元市值就能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因此曾有人建議用“JAT”取代BAT,那是劉強東的高光時刻。而黃崢,則后來居上,把前輩們都甩在了身后。

今天,短視頻成為互聯網的必爭之地,誕生了字節跳動和快手兩大巨頭。

快手上市后市值縮水,宿華和程一笑的持股比例又太低。如果字節跳動能上市,張一鳴大概率會成為新首富。

這四大細分賽道之外,還有一些行業曾有機會誕生首富,比如智能手機、在線旅游、互聯網金融、智能汽車。這其中,雷軍曾經呼聲很高,身家也很高,橫跨手機和汽車兩大領域,但小米的市值一直上不去,雷軍距離首富有差距。

互聯網不是鐵板一塊

跟中國一樣,美國的互聯網行業也誕生了很多首富。不同之處在于,美國富豪榜的格局更加穩定,換言之,階層更加固化。

從1995-2017年的連續23年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當了22年的美國首富,其中大部分時間也是世界首富。只有2008年,“股神”巴菲特超過了比爾·蓋茨,那一年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

2017年之后,比爾·蓋茨終于讓出首富的位置。

2018年,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成為美國新首富,并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三年。

2021年,特斯拉股價持續大漲,CEO埃隆·馬斯克的身家隨之不斷翻倍,他在這一年超過貝索斯,首次成為美國首富,同時也是世界首富。在過去的三年里,馬斯克一直都是美國首富,不過今年由于特斯拉股價下跌,貝索斯又奪回了首富的位置。

美國的首富爭奪戰,是屬于少數人的游戲。

相比之下,中國互聯網留給普通人的機會更多,富豪榜的通道并未向普通人關閉。

黃崢、張一鳴都是80后,白手起家。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字節跳動成立于2012年(殺手锏產品抖音實際上在2016年才推出),這兩家公司已經算非常年輕了。他們用很短的時間,通過創業實現了財務自由,完成了階層躍遷。

黃崢和張一鳴的故事,在美國互聯網江湖里,或許難以出現。美國的互聯網是被超級巨頭壟斷的,美股“七姐妹”(蘋果、英偉達、Meta、谷歌、微軟、亞馬遜、特斯拉)占據了整個標普500指數市值的四分之一。在巨頭所屬的領域,創業公司很難發起挑戰。

在Facebook膨脹為Meta之前,馬克·扎克伯格曾以顛覆者的形象示人。他是80后,在大學期間創辦Facebook,將公司發展為頂級巨頭,個人身家一路飆漲,成為超級富豪。即便如此,扎克伯格沒有成為首富。Meta如今的市值位列美股第六,排在亞馬遜之后。

新晉巨頭英偉達,由于踏上了AI大模型浪潮,今年以來股價持續大漲,先后超越蘋果、微軟,在6月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以此來看,創始人黃仁勛似乎有希望沖擊全球首富。

然而即便在英偉達股價的最巔峰,黃仁勛的身家也只勉強打進了美國富豪榜前十,距離首富還有很大差距。因為他僅持有英偉達3.5%的股份,在股東中都排不進前三。

福布斯美國富豪榜 / 2024年8月12日

過去20年互聯網江湖里最精彩的造富神話,發生在中國。

只是,放眼未來,類似的故事或許難以再現了。中國互聯網的紅利期已經結束,除非有顛覆式的技術創新,否則難以再有爆發式增長。同時,各大細分賽道的機會已被挖掘完畢,夾縫生存、錯位競爭的路線走不通了,需要尋找新的方向。

我們研究互聯網行業,關注互聯網首富,是因為相比一些傳統行業,互聯網的造富過程相對陽光透明。人們仰望的,不一定是首富手里掌控的財富,而是財富背后的創業歷程,以及彰顯出來的精神品質。

無論首富是誰,來自哪個細分賽道,兢兢業業的創業精神,永遠值得被鼓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句容市| 岑巩县| 林州市| 涞水县| 赤城县| 三门峡市| 禄劝| 治县。| 枝江市| 麦盖提县| 连州市| 霍邱县| 山阳县| 合肥市| 蕲春县| 大渡口区| 育儿| 大同市| 杨浦区| 建宁县| 龙口市| 确山县| 禹州市| 浠水县| 松原市| 廊坊市| 邯郸县| 本溪| 镇原县| 油尖旺区| 疏勒县| 拉萨市| 乃东县| 梁平县| 义乌市| 遵化市| 曲阳县| 东源县| 祁门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