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今年以來,國家多部門相繼發布關于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的系列舉措,縣域一級的醫療設備更新因需求大、范圍廣,逐漸成為醫療器械的增量市場。
5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做好醫療衛生領域2024年設備更新工作的預通知》,鼓勵適度超前配置高端設備和縣域基層醫療設備達標提質。7月,國家發改委等又發布《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提到將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根據歷年醫療衛生專項債規模占比,預計國債資金中分配給醫療領域的比例約7-9%,即210-270億元。
而在更早之前,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自國務院發文至今,31個?。ㄗ灾螀^、直轄市)均已發布相應方案。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日前表示,目前我國的高端醫療設備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三甲醫院,所以補齊高端醫療設備的短板,就要解決縣域缺少影像中心、放射醫療、遠程醫療的問題。
縣域顯然成為此輪大規模更新設備行動的焦點。但是,受訪的多位醫生表示,縣域醫院仍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以及影像互認標準的不統一導致遠程會診、轉診受限。
高端醫療設備開始下沉基層
新一輪政策紅利的到來,推動高端醫療設備下沉基層,手術機器人、CT設備等不再是大城市和三甲醫院的專屬。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外資品牌,都在布局基層。
8月7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布了一則中標公告,GE醫療的Revolution Aspire Plus CT設備入選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中心衛生院基層能力提升項目。根據公告,此次GE醫療中標劍閣縣普安鎮中心衛生院4套CT設備采購,中標單價為255.9萬元,中標總價1023.6萬元。
更早之前,2023年11月,北京市衛健委發布“2023年北京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作計劃”設備集中帶量采購公開招標,主要品類包括彩超、DR、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骨密度儀等,其中僅心電圖機一類設備的采購量就超過了550臺。
根據中標公告,共18家企業中標,其中有5家械企同時中標2個采購包,分別是華潤醫藥、國藥器械北京公司、北京蓬陽云心電、東華原醫療和國藥外貿。邁瑞醫療、萬東醫療等國產品牌也入選。其中,邁瑞醫療拿下5個采購包,成交金額達1942萬元,位列第一。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據統計,截至7月24日,各省已公布的設備更新項目涉及投資額已經超過200億元,從設備類型看,以福建、湖北、廣西省的數據為例,預計總投資金額前五名依次為CT、超聲、MRI(核磁共振)、DR(數字射線攝影)、內窺鏡設備,占比分別為22.1%、15.8%、11.0%、8.6%、7.3%,合計占比超60%。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美英認為,隨著政策的發布以及進一步落實,縣域層面會有三個方面比較重點的變化,一是推動縣域醫療設備的達標化建設;二是在縣域做大做強縣級醫療機構的??品漳芰Γ蝗沁M一步加強縣鄉服務協同。
不過,在醫療設備更新換代的過程中,也并非簡單追求高精尖設備的配備。趙美英提及,要從居民需求出發,聚焦疾病負擔大的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品盏哪芰?,加強急診、重癥、安寧療護、康復等??品矫娴姆漳芰Γ攸c針對性地配備有關的醫療設備。
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在接受采訪時談及他對縣域醫療需求變化的觀察,他認為一是高端普惠化,更多高端性能的產品、設備普及到基層的醫院;二是全面智能化,“基層醫療人才短缺,但在使用設備方面也有需求,這就要求企業把設備做得更簡單”。
石家莊市西部醫療中心超聲科主任谷娟也表示,“我們縣級醫院最大的特點是,無論男女老少,深層淺表的器臟,都盡量在一個機器上完成,減少患者等待時間?!?/p>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查云飛解釋稱,“基層醫護人員的專業學術水平可能和上級醫院有差別,但是他們的應用需求是一樣的,所以要減少設備的復雜操作,做好設備的技術標準、門檻等服務工作,通過同質化的標準,讓縣級醫院也能獲得同質化的檢測結果,達到和上級醫院一樣的水平?!?/p>
人才仍是卡脖子難題
多位受訪者在提及縣級醫院應用新技術、使用新設備時,最大的難題仍然是人才短缺。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張惠茅談及縣級醫院運用新技術、新設備的現狀時,提到“設備鋪下去后,關鍵的問題是人們如何用好?!?023年國家質控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現在中國每萬人醫學影像診斷醫師的人數是0.6人,每萬人操作技師的人數是0.5人,張惠茅認為,現在的專業醫療影像診斷醫務人員,尤其是在基層醫院經過培訓的人員十分短缺。
河南省腫瘤醫院超聲科主任李潛也提到,雖然超聲是大影像中的一部分,但是掃查相對比較靈活,更多依賴于醫療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同醫療人員在做檢查時采取不同的手法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來自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中醫醫院的影像科主任王彬也坦言:“三年前,都招不到一個本科生,近兩年我們招了4個影像專業的本科生,但以前的高水平醫師也走了。所以,人才短缺是縣級醫院發展最大的障礙?!?/p>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副主任袁新春表示,在加強縣域醫院人才培養方面,第一是可以開展遠程培訓和教學,主要是將縣醫院機構所有的超聲科納入到線上教育體系,定期開展教學和培訓。第二是提高縣域龍頭醫院作用,主要以縣級醫院為牽頭單位,整合鄉村衛生院、村衛生所,建立一個緊密型的醫聯體,進行技術下沉和點對點的幫扶。第三是對基層醫院提供必要的超聲設備和技術支持,為基層醫院提供免費進修學習機會。第四是建立反饋機制,根據基層醫院的需求和反饋的意見,不斷將幫扶措施進行改正。
另一方面,王彬也提到,縣級醫院發展的另一大難題是影像互認未實現同質化?!斑h程會診的前提是影像互認同質化,比如同樣掃CT,在鄉鎮醫院掃出來是一個圖像、到省級醫院又是另一個圖像,這不是設備的問題,而是標準沒有統一的問題?!?/p>
查云飛也講到,放射影像結果互認是影像結果的互認,而不是整個報告的互認?!耙驗榉派溆跋駲z查得到相同的圖像,不同的專家解讀不一樣,最后診斷意見也不一樣。”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相同的放射影像技術標準。查云飛舉例稱,“比如一個二級醫院,如果它的圖像治療沒辦法達到和上級醫院相同的影像治療水準,那后面的互認幾乎談不上。而且我們經常在臨床過程會診時發現,下級醫院轉診上來或者帶過來的電子版圖像資料、攜帶的膠片等完全沒達到掃描的要求,或者圖像質量完全不能診斷?!?/p>
鄭州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執行院長高劍波在大會上表示,要想實現影像標準同質化,一是需要打造統一的信息化平臺,醫生可以隨時從信息化平臺下載下級醫院轉診患者的影像報告,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縮短患者等待時間;二是借助各省的放射影像質控中心,對各醫院的人員進行培訓,達到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