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早盤,新冠特效藥板塊持續走強,新華制藥漲停,廣生堂此前漲停,森萱醫藥漲超10%,眾生藥業、盤龍藥業、雅本化學、仟源醫藥等上漲。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顯示,今年7月廣東新冠病毒感染發病數18384例,相較6月增長10138例,感染人數呈現明顯上升勢頭。
消息面上,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8月5日,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及健康消費。《意見》指出:1)要培育壯大健康體檢、咨詢、管理等新型服務業態;2)要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盡快實現醫療數據互聯互通,逐步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3)鼓勵開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4)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5)支持中醫藥老字號企業發展,提升養生保健、康復療養等服務水平;6)強化零售藥店健康促進、營養保健等功能。
相關ETF方面,恒生醫療ETF(513060)盤中持續震蕩,截至當前,漲近1%,成交額破4億元,交投活躍。成分股中漲多跌少,方達控股漲超12%;康希諾生物漲超7%;神威藥業、榮昌生物、中國中藥漲超4%;藥明生物、先聲藥業、復星醫藥、康方生物漲超3%。
浙商證券表示,自 2023 年,醫藥已進入一個新舊動能切換的窗口期。我們認為未來供給側的出清將圍繞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總量調整手段,從“價”到“量”:此次三中全會首次將過去的“醫保、醫療、醫藥”的三醫表述過渡為“醫療、醫保、醫藥”。我們認為,未來醫藥行業的改革或從以“降價”為重點的醫保端控費改革逐漸進入到以“控量”為重點的醫療行為規范上。
②渠道調整,從“院內”到“院外”、“基層”:此次三中全會再談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我們認為,未來以大型公立醫院收入為絕對主體的渠道結構或顯著變化。渠道管理能力更強、院外布局豐富的藥企及流通標的或受益。
③產品結構調整,從“政策套利”到憑借自身產品、營銷、管理能力帶來的市占率提升:醫保支付線上、線下、院內、院外更廣泛的覆蓋將引導醫藥行業走向進一步的規范化,“反政策套利”相關標的或在未來發展中進一步暴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