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
面對新的時代發展主題,安徽縣域經濟成為新增長點作用愈發凸顯。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智能制造等產業升級,以及“智改數轉”等國家戰略的縱深,新興產業集群正在成為安徽縣域經濟新增長的核心動力。
界面安徽以關注新質生產力賦能安徽區域發展為主視角,發掘安徽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樣本,為當地招引打開另一扇窗口。
文 | 鐘俊雅
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焦贊與孟良是安徽全椒婦孺皆知的英雄典故。
從區域發展角度看,以合作為基礎,盡一切可能創造與周邊產業圈、發展級的鏈接,一直體現在全椒縣的發展圖譜之中。
畢竟,安徽全椒是全國唯一一個,鏈接兩個萬億級省會城市的縣域經濟體——合肥與南京。
“江淮背腹,吳楚沖衢”,全椒人向來引以自豪。
隨著安徽“智造強省”的戰略正在深入縣域,全椒又抓準了歷史機遇。
不斷推進數智轉改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的鏈主企業的招引。全椒從力爭實現“市內增速爭第一,省內人均進前列”到躋身于安徽縣域產業競爭力十強。
全椒面對歷史機遇的積極態度帶來成效——202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全椒縣經濟開發區將主導產業變更為裝備制造和非金屬新材料。
目前,全椒正依托地域優勢,積極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形成了“老三樣”和“新三樣”產業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地理位置:“左右逢源”
如果以全椒為圓心,以100公里為半徑,向東48公里是南京,向西98公里是合肥,兩大都市圈疊加于此。再擴大半徑范圍;500公里半徑范圍內,全國約17%的人口和近1/4的經濟總量聚集長三角。
全椒也是一座長在交通動脈上的城市。京滬高鐵、滬漢蓉高鐵、合寧高速、馬滁揚高速等穿境而過。全椒可通達26個省會城市,20分鐘可到達南京,35分鐘可到達合肥,2小時可到達上海。
區位上,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國際發展重大戰略多交匯于此,也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的第一前沿。

為了便利與南京溝通對接,全椒主動爭取把寧滁新通道、全椒至星甸旅游公路、新G312線、全椒至橋林公路、全椒至祿口高速公路列入南京市交通發展規劃。
據全椒人民政府消息,2023年,全縣累計赴長三角地區招商200余批次。其中,招引(南京)模塑科技等長三角地區億元以上項目39個,并主動組織企業與南京、合肥等地開展產學研合作。
產業發展:提質升級
獨特的區位優勢,也為全椒產業定下了“兼容并包”的調子。形成以裝備制造、智能家電、新型建材為“老三樣”,和以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為代表的“新三樣”,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加快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是企業無法規避的時代主題。
事實上,對工業強縣全椒來說,經歷了制造業轉型,也嘗到了升級后的甜頭。
其中,在智能家電產業上,以總投資50億元的“創維項目”為龍頭,聚焦智能家電產品及零部件制造、倉儲物流、研發管理,打造相關家用電器的智能化全產業鏈。

新型建材產業上,先后引進了海螺建材、亞士創能、天安新材等上市公司。其中海螺5G工廠項目入選國家級5G工廠名錄。
此外,全柴5G技術在線運行監測平臺獲國家智能制造場景應用。全柴動力成功入選國家級首批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企業、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2023年,全椒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2家、總數358家。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4家、總數58家,新增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各1家。新增省級數字化車間2家,“登云”企業發展到528家。

在提質的同時,全椒充分發揮“江淮背腹,吳楚沖衢”的地域優勢,開始做好產業增量,打造“光伏第一城”“動力第二城”“汽車第三城”戰略部署,聚力突破“新三樣”。

今年第一季度,全椒主動赴南京、蘇州、寧波等地區考察多軸機器人、精密設備、汽車配件、光伏電池、高效光伏電池等制造項目;赴上海、昆山、海寧等地深入了解高端輪轂等項目。此外,招商小組分別赴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圍繞光伏、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產業駐點招商,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新三樣”:龍頭領航 集群共筑
8月6日,安徽省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安徽省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明確提出全椒縣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爭取做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發展配套產業基地,力爭到2027年,營業收入達到二百億級梯度發展格局。
對于全椒來說,承接首位產業轉移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目前,以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光伏為代表的新三樣正在全椒加速奔跑。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全柴集團為依托,積極培育和招引新能源產業上下游企業,并通過選拔招引相關技術人才近50人,組建了新能源研發部。2023年,全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簽約項目11個,在建項目22個。今年,滁州悅達實業再次與奇瑞達成承接15萬臺鯤鵬動力系列混動鋁合金缸體加工三期項目,如三期規劃全部投產,悅達將形成年產40萬臺混動鋁合金缸體加工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輕型商用車專用混動變速箱軟硬件及匹配整車控制策略與軟件進行的開發,預計2024年底投入市場進行小批量驗證,不斷深入探索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新能源電池產業上,圍繞“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以力神為依托,重點招引正負極材料、隔膜、電子元器件、結構件等多個上下游配套企業。其中,光大激光智能科技、滁州精朗科技、萬德斯科技、艾斯梯電池托盤、伊坤科技、鋰帥新能源等企業項目落地。

在光伏產業上,依托億晶光電、賽維光伏,大力招引光伏邊框、背板、支架、逆變器等配套企業。據悉,2023年1至7月,全椒光伏產業鏈產值5.575億元,同比增長126.63%。同時,總投資103億元的億晶光電一期10GW光伏電池項目于2023年7月正式投產。
今年3月,愛旭股份與全椒縣人民政府簽署《年產25高效光伏電池項目投資協議》以及補充協議,擬投資建設2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產能。
其中,預計總投資60億元,用于第一期年產1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40億元,用于第二期項目為年產10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這個項目達產后,將全椒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縣域經濟發展的時代主題,已經在安徽全椒形成發展機遇的“雙光環”。同時,在產業基礎上,全椒縣正在進一步深化轉型升級,雙招雙引錨定長三角的目標更加明確,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核心地位凸顯。安徽全椒正在與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地積極組建產業協同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