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對2024年度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進行公示,全省共有36個產業集群入選。其中,彭州市中醫藥產業集群成功入圍,這也是成都市4個入圍集群之一。

什么是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彭州中醫藥產業有何“出圈之道”,一起來看看。
根據《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指在縣級區劃范圍內,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創新機制完善、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健全,具有較強協作配套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藥材資源豐富 中醫藥產業基礎強勁
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北依龍門山,南抱成都平原,4300米的海拔落差、群山爭拱的山川河谷、一馬平川的廣闊平原,構成了一幅天然的立體山水畫卷。這些U形河谷、高山云海、峽谷飛瀑等自然奇景間,生長有川芎、黃連、金銀花、重樓、“三木藥材”(黃柏、杜仲、厚樸)等中藥材1000余種,不僅成就了藥材種植基地,還孕育了不少中西醫匯通學派和中醫大家,彭州也發展起了中醫藥研發制造產業。

1921年,四川省內第一家現代制藥廠——濟生制藥廠在彭州成立,拉開了四川現代中藥制造史的序幕,標志著傳統中藥種植生產開始步入現代化、集中化、企業化、規模化生產道路。此后,成都第一制藥廠、四川省中藥廠(麗珠光大)、四川綠色藥業(新綠色藥業)等企業也陸續落戶彭州,壯大了彭州現代醫藥制造業的基礎。

近年來,彭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四川省推進建設西部唯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和中醫藥強省的重大戰略機遇,以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線,堅持按照“建圈強鏈”的思路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升級,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各項工作,形成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彭州處方”,彭州中醫藥產業也逐步打響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

為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彭州發揮自身底蘊積淀優勢,以彭州工業開發區為基礎,高標準規劃建設天府中藥城,重點發展中藥研發制造、功能性食品、中藥功能化妝品及衍生品、醫療器械裝備、植物提取小分子藥等領域,著力構建“種、研、制、貿、醫、養”全產業鏈體系,是全省起步最早、綜合實力最強、三次產業鏈條最完整的中醫藥產業聚集地。

建強產業集群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直以來,彭州堅持在中醫藥發展中“內外兼修”,相繼引進多家企業入駐,強化中醫藥貿易平臺建設,形成“線上+線下”的雙平臺產業發展模式,打造最具彭州特色的中醫藥產業集群,讓“彭州造”成為現代中醫藥的強勢IP。

目前,彭州市中醫藥產業集群已聚集四川新綠色藥業等醫藥健康企業260家,擁有中藥配方顆粒、抗病毒顆粒、氫溴酸山莨菪堿注射液等年銷售過億元中藥單品10個,以及“濟生堂”“川濟”等百年老字號品牌,2023年醫藥制造業產值達100.05億元,同比增長10.88%,中藥制造規上產值穩居全省第一。

依托成都國際醫藥港全面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藥貿易中心”,入駐商貿流通企業40余家,貴細中藥材貿易商家380余家,2023年實現醫藥貿易流通額近48億元。

彭州市中醫藥產業集群還建有“全國最大川芎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彭州川芎”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建立了品牌運營、品牌管理標準宣貫等機制,發布全國首個“中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指數”,并以彭州為首發地,冠名“彭州指數”,助力彭州搶占全國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如今,彭州的中醫藥產業已經跳出了傳統的發展軌跡,開始與文旅、康養等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整合產業資源,構架新的產業形態,發展康養旅游、研發中藥精油等,為彭州中醫藥產業注入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瞄準未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彭州答卷”持續書寫。彭州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以天府中藥城為主承載區,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集群,助力成都市打造中國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新極核,為全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推廣
最新更新時間:08/11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