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于婞 姚悅 李非林
編輯 | 高巖
上實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租賃”)“內斗”風波未平,又陷入私募債違約風波。
2021年,上實租賃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21上實01”(196755.SH),上市日期是2021年8月9日,到期日是2024年8月3日。8月1日,上實租賃公告稱,上述債券預計無法按時償付本息。截至目前,“21上實01”已構成實質違約。
而在私募債違約的風波中,還有上市公司“踩雷”。
8月7日晚間,精藝股份(002295.SZ)公告稱,2021年8月3日,公司申購了“21上實01”債券9000萬元。目前該債券剩余本金8550萬元及部分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公司已就該債券逾期兌付事宜與發行人進行了溝通,并已正式啟動法律訴訟程序。
精藝股份主營銅(以電解銅為主要原材料)加工業務,主要產品為精密銅管和銅管深加工以及銅桿等產品。
公告顯示,目前案件已立案并開庭,一審判決結果未出。訴訟過程中,精藝股份已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法院已凍結了上實租賃的部分賬戶資金,以及上實租賃在上實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持有的45%的股權份額。
上實租賃表示,公司正在全力協調逾期應收債權的償還,加大應收債權回款力度,爭取資金早日回籠。
從二級市場來看,精藝股份受投資“踩雷”影響不大,8月9日,公司股價漲0.2%,報收5.12元/股,總市值12.83億元。
精藝股份曾與上實租賃和解
精藝股份在2021年4月就曾披露過使用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公告,并于當年8月申購了“21上實01”債券9000萬元,票面利率7%/年,自2021年8月6日開始持有該債券。
購買公司債的同時,精藝股份與上實租賃約定,上實租賃或其指定的第三方須在2022年8月4日向精藝股份回購面值9000萬元的“21上實01”債券。
然而兩年前,上實租賃就曾對精藝股份違約。于是精藝股份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判令上實租賃回購“21上實01”債券,并向精藝股份支付本金及收益,暫計至2022年8月30日合計9052.5萬元。
精藝股份還請求判令上實租賃支付違約金,暫計至2022年8月30日為117萬元。此外,上實租賃實控人、董事長林振要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并要被精藝股份求支付違約金458.48萬元。
2022年10月20日,精藝股份披露了與上實租賃的債務糾紛的重大訴訟公告,案件涉及金額合計約9628萬元。
但是沒過多久,精藝股份又與上實租賃達成了和解。
2023年2月2日,精藝股份公告稱,經公司與上實租賃友好協商,雙方達成和解并簽署了《和解協議》,上實租賃承諾按期回購或者指定第三方受讓精藝股份持有的面值為450萬元的部分債券,剩余面值8550萬元的債券,由上實租賃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于2024年5月28日前回購或受讓。
據稱,林振自愿為主合同項下的全部債務(包括或有負債)提供連帶責任保證。精藝股份于 2023年1月6日收到了上述450萬的受讓款項,于是按照約定撤訴。
不曾想,一年后,上實租賃陷入內斗,精藝股份未如約收到后續的面值8550萬元的債券回購或受讓,甚至直到今年8月3日“21上實01”債券到期,精藝股份也沒能拿回剩余的投資款項。
精藝股份表示,上述債務違約對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潤的影響亦存在不確定性,具體情況以年 度審計結果為準。不過公司目前經營情況良好,財務狀況穩健,該事項不影響公司持續運營及 日常經營資金需求。
但8550萬元對精藝股份來說不算小數目,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約27.12億元,歸母凈利潤約2397萬元。2023年末,精藝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約為13.32億元,“踩雷”的債券金額占凈資產的6.42%。
精藝股份拒絕展期
公開資料顯示,上實租賃主要提供融資租賃和其他增值服務,并且在城市軌交和城投項目融資上小有名氣,曾承接上海地鐵一號線7億元地鐵列車售后回租業務,還參與了貴州黔東南州凱宏城投、貴州凱里開元城投等融資租賃業務合作。截至2022年底,公司資產規模103.57億。
目前,上實租賃債券違約累計本息為4.28億元。
至于違約原因,7月底,上實租賃公告稱,因經營困難,預計到期不能償付該債券的本息,因此尋求債券展期,并在7月26日召開了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投票表決相關事宜。
至投票截止日7月31日,投出反對票的比例有64.74%,故展期議案,未獲通過。據精藝股份稱,其也在展期議案中投了反對票。
而投出反對票的主要債權人,是貴州金州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金州電力”)。
金州電力通過私募基金持有上實租賃"21上實01" 1.2965億元,占該筆私募債全額的32.41%。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金州電力對該筆債券的投資,是另有隱情。背景是在“滬黔合作”的框架下,2021年12月上實租賃聯合浦發銀行貴陽分行、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貴州國資公司”),對金州電力的業務先投放了7億元。作為條件,金州電力購買了上實租賃私募債。
然而,自2023年7月份開始,金州電力7億元投放款的本息已經陸續逾期。上實租賃已會同浦發銀行貴陽分行擬對金州電力存量債務展期降息,逾期罰息和違約金等全部減免,展期協議目前也已在簽署中。
據了解,上實租賃仍在就“21上實01"展期進行斡旋,有望開展上實租賃、金州電力、貴州國資委和浦發銀行貴陽分行均參與的四方會談,以期爭取更好結果。
對于后續償債應對措施。上實租賃表示,其正在全力協調逾期應收債權的償還,加大應收債權回款力度,爭取資金早日回籠。同時,加快推動所持物業出售處置,爭取所持物業能夠順利出售。另外,還將積極與債券受托管理人溝通協商,在后續風險化解處置過程中保障各債券投資者利益。
上實租賃“內斗”,究竟誰為債券違約“背鍋”?
事實上,在債券違約的同時,上實租賃還身處“內斗”漩渦。
在今年1月4日,公眾號“上實融資租賃”發布了一篇《關于石力等人重大問題的通告》(下稱:《石力問題通告》),指出“原總經理”石力任職期間“六宗罪”。而該公告明顯是對此前2023年12月27日發布《關于解除石力勞動關系的公告》(下稱:《解聘石力公告》)的“追加”。
原本在外界看來的一次解聘高管事件,隨著“和訊網”的跟進報道,變得撲朔。“和訊網”表示在跟進《石力問題通告》后,卻收到來自上實租賃管理層郵件,稱該公告以及微信公眾號未經董事會授權,被非公司人員控制。
同時,“和訊網”的報道填補了《解聘石力公告》和《石力問題通告》發布之間的信息空白,而且又一重要當事方也浮出水面。
原來在2023年12月28日,也就是《解聘石力公告》發布次日,上實租賃的大股東——星河數碼就作出關鍵動作——向董事長林振及上實租賃發布了《關于上實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治理等事宜的函》(下稱:《上實租賃治理函》)。
《上實租賃治理函》主要否認了兩個事項。其一,關于解除石力總經理職務的公告;其二,相關方于2023年12月12日啟用新營業執照和公章(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章),并廢除原公章。
據“和訊網”報道,星河數碼在所發布的公告函中表示,公章作廢未收到董事會授權,2023年12月12日登報聲明所載的“遺失執照正副本、公章、財務章、法人章”顯然與事實情況不符,屬于虛假掛失。另外,星河數碼還在公告函中表示,聘用石力女士為上實租賃總經理職務的董事會決議于2022年1月24日作出,按照公司章程之規定,從2022年1月24日起算,石力女士三年的任職期限至今尚未屆滿。
“和訊網”在報道中稱,星河數碼表示,若意圖更換總經理人選,應當通過董事會審議和決策。鑒于上實租賃董事會未形成有效決議解聘石力女士總經理職務及/或其與上實租賃的勞動關系,我司認為石力女士的總經理任期尚未屆滿,理應繼續以總經理身份履職,任何相關方均不得阻礙石力女士正常履職,否則應當依法承擔相應后果。
另外,星河數碼的公告函中還指出林振涉嫌通過違規實施關聯及/或疑似關聯交易將上實租賃超過30億元的資金轉出,至今未能收回。并責令林振在2024年1月31日前對前述30余億元資金轉出的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但上實租賃卻對其大股東星河數碼的說法進行了否認。上實租賃表示,公司解除石力的總經理職務并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關系,一方面是因為石力總經理任期已經于2023年12月3日屆滿,另一方面是因為石力在代管公司期間通過掌控公司經營權而實施的多個失職違法行為已對公司造成嚴重損害。
據上實租賃描述,包括上實租賃發行的“21上實01”債券之所以違約,除部分融資項目客戶欠款未付并造成上實租賃相應資金損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實租賃原總經理石力等人私自挪用公司資金,導致公司用于償付債券的資金出現缺口而未能即時償還。
2023年6月至12月,林振被留置,不能履行董事長職責,于是總經理石力主持公司經營工作。上實租賃認為,這期間,石力等人私自挪用數億元公司資金,并轉入上實租賃公司的工會賬戶。
據稱,經上實租賃追查發現,石力等人將工會賬戶中原本用于償付公司本次債券的資金提前償還了部分公司未到期的債務,使得“21上實01”債券的償債資金面臨短期不足,進而導致本次債券兌付出現違約。
上實租賃表示,2023年12月,石力等人已經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上實租賃還在2024年1月4日對外通告了石力等人挪用公司資金的事實。
資料顯示,上實租賃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國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星河數碼和上實城開(0563.HK)分別持股28.95%和20%;林振持股25.32%;外資股東香港悅城投資持股25.73%。星河數碼是單一最大股東,香港悅城投資是林振的一致行動人,林振則為實控人。
可以看到,如今大股東星河數碼和實控人林振在石力是否離任,以及究竟是誰挪用了上實租賃巨額資金存在較大分歧,雙方如今各執一詞。
精藝股份投資不幸踩雷
而上市公司精藝股份無奈被上實租賃“內斗風波”殃及,如今8550萬元剩余債券投資本金及部分投資收益難以如約收回。
精藝股份的創始人是馮境銘、周艷貞夫妻,二人均來自廣州佛山。在夫妻的家族運作之下,2009年,精藝股份登陸A股市場。
不過上市之后,尤其是2013年-2017年的5年間,精藝股份業績大起大落,其中2013年、2014凈利潤接連虧損,2017年凈利潤又翻了9倍。
來源:wind
在這一背景下,馮境銘、周艷貞夫妻及其一致行動人廣東貴裕寶投資有限公司在2018年著手把手中股權甩賣給了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三建控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約30%,轉讓價格為15.96 元/股,總價12億元。
2019年1月9日,精藝股份控股股東由馮境銘、周艷貞夫妻變更為三建控股。這一年馮境銘57歲,周艷貞54歲。
實控人變更后的精藝股份當前主營銅(以電解銅為主要原材料)加工業務,主要產品為精密銅管和銅管深加工以及銅桿等產品。公司為空調制冷等下游行業,特別是空調制冷廠家提供產品和服務。
發展主營業務的同時,公司也用閑置資金投資理財,不曾想在2021年買入的“21上實01”債券,為日后埋了雷。
從2023年報來看,精藝股份只有一筆8550萬元的投資,便是“21上實01”債券。
來源:精藝股份年報
你怎么看精藝股份“踩雷”上實租賃?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