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連線出行 盧倩瑩
編輯 | 子夜
今年,如何增加蔚來的科技含量,成了創始人李斌的重點。
蔚來近期在上海舉行了第二屆創新科技日NIO IN,從這屆科技日的內容來看,AI無疑是最核心的關鍵詞。
蔚來發布了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 · 天樞”、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智能駕駛世界模型“NIO WorldModel”、智能系統“Banyan3”、智能駕駛技術架構“NADArch2.0”以及第二代NIO Phone手機等技術和產品。
其中,SkyOS和神璣NX9031芯片成為全場焦點。前者是行業首個完整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后者是全球首顆5nm智能駕駛芯片。
蔚來認為,隨著汽車行業加速進入AI時代,智能電動汽車進化為AI智能體,需要具備整體的感知、思考和控制執行能力。在蔚來的設想里,整車區域操作系統SkyOS,是“智能電動汽車 + AI時代”的技術底座。
從落地情況來看,SkyOS和神璣NX9031芯片將一同搭載在明年一季度的新車上。其他新產品則將在今年逐步上線:NIO Phone2已經發售,Banyan3.0預計將于今年三季度正式發布;基于世界模型NWM的端到端開發工作預計將在今年四季度量產。
圖源蔚來汽車官方微信公眾號
從外界反饋來看,目前蔚來的AI故事還沒說到深入人心的地步,其創新科技日NIO IN受關注的程度,也沒有NIO DAY的關注度高。
由此可見,要讓資本市場和消費者買單,李斌的科技故事,還要說的更扎實、落地更快些。
這背后實則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邁入淘汰賽,車企間的競爭,也更考驗他們更底層的基本功,而智能化汽車的下半場,AI無疑是重頭戲。
蔚來至今還面臨著連年巨額虧損的局面,近兩年整體的銷量表現也乏善可陳,今年上半年,蔚來的2024銷量目標僅完成了38%。
在資本市場,蔚來的表現也不太理想。自去年至今,多家券商相繼下調了蔚來汽車的目標價。拉長時間線看,過去五年里,蔚來市值最高點時一度接近1000億美元,但目前已經不足80億美元。
蔚來急需貼上科技標簽,讓自身的吸引力再上一層樓。
01 蔚來講的科技故事,究竟成色幾何?
蔚來此次科技日的更新,主要是圍繞AI所做的部署。
這是蔚來舉辦的第二屆創新科技日,相較去年,今年蔚來所講述的科技故事更具體了。
本次科技日上,最重磅的則是蔚來發布的SkyOS·天樞和神璣NX9031芯片。
先來看神璣NX9031芯片,據介紹,神璣 NX9031擁有超500億晶體管、32核 CPU架構,可支持L2+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李斌曾表示,蔚來的智能駕駛系統采用了4顆英偉達Orin X芯片,整體算力在1000+TOPS,而一顆神璣NX9031可以實現目前業界四顆旗艦智能駕駛芯片的性能。
此外,神璣NX9031可搭配天樞全域操作系統使用,但實際效果如何,至少還需要等到明年才能得知。
圖源蔚來汽車官方微博
據了解,蔚來將于2025年Q1推出ET9,此車將成為首臺搭載SkyOS系統和神璣NX9031的車型。然而這款車定位為豪華行政旗艦轎車,定價80萬,并不會大規模量產,因此也只會有少部分人能體驗到了。
再來看SkyOS,蔚來稱,這一全域操作系統通過構建“1+4+N技術集群”,涵蓋車控、智駕、座艙、移動互聯等多個領域,解決的是軟件、硬件、服務一體化問題。
SkyOS意圖取代的是當前汽車行業主流的的AUTOSAR系統。AUTOSAR也就是汽車開放系統架構,是一套全球汽車行業制定的標準協議和軟件架構。
從2003年開始,各大汽車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合作、創建了這個框架,簡單來說,AUTOSAR就是幫助汽車電子系統建立更加統一和規范的標準。
在李斌看來,現有的AUTOSAR標準已經過時,效率未必是最優的,架構也都已經很老了,同時費用也不低。
蔚來數字系統副總裁王啟研認為,汽車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融合,而非單點數字化升級,“所以當全新電子電氣架構誕生的時候,需要相應的OS來支持集中式中央計算、AI大算力、高吞吐、復雜調用的需求”。
圖源蔚來汽車官方微信公眾號
事實上,正在自研系統的不止蔚來一家。例如,吉利于2020年將世界級模塊化架構升級為“CMA 超級母體”,開啟全面架構造車。今年年初,比亞迪發布了宣稱行業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璇璣,同樣也是整車智能為戰略。
蔚來的SkyOS作為整車全域操作系統,可以理解為打造“汽車智能體”所必須的地基。將底層打通后,便能拓展出更多全域聯動的智能化場景,最終轉變為用戶能感知到的智能體驗。而底層系統越堅實,用戶所感知到的智能體驗便越極致。
基于底層的AI能力,蔚來還打造了Banyan3智能系統、智能駕駛世界模型(NIO WorldModel)、全新的智能駕駛技術架構NADArch2.0。Banyan3將帶來更多元、更開放的智能座艙體驗,例如無需喊“嗨 NOMI”即可直接說需求。
后兩者則是圍繞自動駕駛所做的部署。NWM世界模型能夠基于對數據的理解,重建物理世界形態。例如,它能在100毫秒內推演出216種可能發生的場景,從而找到問題的最優決策。NADArch2.0則是引入世界模型的端到端架構,從原始傳感器數據生成駕駛決策,擁有更強的預測能力,最終提升用戶的智能駕駛體驗。
總而言之,蔚來汽車為了迎接AI時代,正在全面引進AI技術,試圖在智能化賽道上搶先領跑。用李斌的話來說,蔚來目前是在按照建100層樓的標準在打地基,“把地基打好,地面的樓層就能越建越快”。
但上述的種種科技能力,仍有待時間以驗證。對蔚來來說,能否平穩走過這個驗證階段,也是一個挑戰。
02 虧損下巨額投入,資本市場會看好嗎?
蔚來的錢究竟花在哪兒?
近期,面對媒體的這一提問,創始人李斌坦言,“很簡單,花在了研發和基礎設施上。”他指出,盡管面臨多重挑戰,蔚來每季度仍堅持投入30億至40億元用于研發。
面對虧損問題,李斌也表示,“很多人都說蔚來虧損,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你也可以看成是我們對將來的投資。我們對贏得長期競爭肯定是有信心的,因為我們知道錢花在哪了,花得是有價值的。”
李斌此番表態背后,蔚來已經連續多年巨額虧損。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圖源蔚來汽車官方微博
去年的財報顯示,蔚來凈虧損擴大到207.2億元。蔚來上一次虧損級別達到200億元以上,還是2018年,當年累計虧損233億元。2018-2023年這6年以來,蔚來累計虧損金額超過800億元。
直到現在,蔚來的虧損依舊在擴大。其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蔚來凈虧損51.85億元,同比增加9.4%。
其中,研發投入占了蔚來開支的大頭。
去年,蔚來在研發上的投入高達134.3億元,占總營收的24%,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同年對比來看,理想汽車的研發支出達到105.9億元,占總收入的8.5%。小鵬汽車研發開支為52.77億元,為總收入的17.2%。
除了研發投入以外,蔚來“燒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另一項高額開銷是換電站的建設。
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曾透露,換電站單站建設成本大概在300萬元。2024年全年,蔚來預計在中國市場新增1000座換電站,累計建成超3310座。換言之,假若實現了這一目標,蔚來將累計投入約99億元。
客觀來看,蔚來在為未來下注,但能否贏得資本市場的信任,仍需觀望。
去年以來,蔚來頻繁被“降級”。去年12月,摩根大通下調蔚來目標價至8.5美元/股。今年2月,再次下調至5美元/股。蔚來的美股評級從“中性”降至“減持”。
蔚來最近的一次股價波動則是因為發布新品牌。5月15日晚間,“樂道”正式推出。在發布前后,蔚來的股價經歷了較大幅度的漲跌。
發布會當日,美股盤前,蔚來股價大漲,漲幅超7%。但在收盤后,蔚來報收5.33美元,較開盤時下跌7.94%。
03 技術迭代,車主感知幾何?
從各大社交平臺看,蔚來的整體智能系統在消費者中獲得了不錯評價。車主在試駕和實際使用中,對蔚來的智能水平和換電服務較為滿意。
一位大灣區的蔚來ES6的車主陳女士向連線出行表示,她對于蔚來整體智能水平感到滿意。
她尤其表達了對于NOMI的喜愛,“作為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在出行過程中,NOMI可以跟孩子對話娛樂”,自己開車出門無聊的時候,也會跟NOMI聊聊天。至于自動駕駛方面,陳女士平時需要用到智駕功能的場景是高速路,城市復雜路段還不能放心交給智駕。
蔚來汽車人工智能助手NOMI,圖源蔚來汽車官方微博
其實,蔚來不同子品牌和新舊車型,在整體智能水平上存在著一定差異。
2024款蔚來全系車型均將采用全新的中央計算平臺ADAM,搭載高通驍龍8295座艙芯片,座艙算力將得到明顯提升。其中,8295芯片相較于8155芯片,CPU算力提升約2倍,GPU算力提升約3倍, AI算力提升約8倍。
同時,新款車型支持NOMI GPT功能。相較于2023款車型,今年的新車智能化再提升了一個等級。
今年五月推出的子品牌樂道在智能配置上與蔚來主品牌有所不同。樂道L60采用單顆英偉達Orin X芯片,無激光雷達配置,聲稱仍能實現城市NOA功能。
樂道最大的優勢是支持換電功能,可以與蔚來共享換電網絡,使其在20萬元以下的汽車中打出差異化。據交銀國際證券預測,樂道L60的穩態月銷量在9千到1萬臺水平,將會成為蔚來銷量進入第二成長曲線的關鍵驅動。
至于第三個子品牌“螢火蟲”,主打更小車型,定位為入門級群體,智能化配置未有更多披露。據蔚來總裁秦向洪透露,螢火蟲的售價區間在10萬元-20萬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在歐洲市場首發。
客觀來看,當下的蔚來圍繞AI的提前布局,理論上有望幫助蔚來在接下來提振銷量。
邏輯在于,隨著新技術、新應用的落地,蔚來有望在這三條不同的產品線上,提升整車的智能化能力,進而吸引到更多消費者。
但這也是一個長期挑戰,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
圖源蔚來汽車官方微博
從近幾個月的銷量數據來看,蔚來汽車的銷量正在回暖。今年5月,蔚來取得歷史上第二次突破2萬輛交付量,隨后的6、7月,蔚來汽車交付量均超2萬輛。
今年二季度,蔚來汽車累計交付超5.7萬輛新車,取得歷史最佳季度交付數據。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蔚來的銷量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降價促銷帶動的。
今年年初,蔚來為了“清庫存”,推出系列優惠政策,在庫120天以上的部分車型享有最高4萬元的優惠,在庫120天以內的部分車型也可享受3.2萬元降價。隨后在4月,蔚來推出額度為1萬元的油車置換補貼政策。不久后優惠補貼將結束,而銷量是否能保持2萬輛以上,仍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對此次科技創新日的反饋來看,此次的討論熱度不如去年。
連線出行注意到,在蔚來APP的相關話題帖子下,大多數評論表達了“與有榮焉”的欣喜和期待。
但除了類似的夸贊外,還有一些車主提出疑問“這跟我們這一代車有什么關系?”,也有部分車主也關心價格問題,擔心定價太高自己無法體驗到新技術。
總結來看,蔚來此次講出的AI故事,能否在接下來真正提升消費者體驗,進而帶來銷量的增長,改善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還是未知數,蔚來依然挑戰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