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碳抵消爭議再起,碳減排監察人應守住“反洗綠”底線 | 碳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碳抵消爭議再起,碳減排監察人應守住“反洗綠”底線 | 碳討

碳抵消不是靈丹妙藥,SBTi應推動企業抬高其減排行動的底線,而不是為更多企業“走捷徑”創造機會。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文 | 楊方義 綠色和平企業碳中和與林業碳匯項目顧問

作為全球企業碳減排監察人(Watchdog),科學目標網絡(SBTi)董事會于20245月發布考慮允許企業通過購買碳信用抵消范圍三碳排的聲明后,業界輿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底,SBTi如約發布范圍三的討論稿,闡述其最新立場。討論文件更詳細地探討了碳信用(如環境屬性證書)在范圍三排放中的潛在作用,但仍然保持了一個核心立場:優先直接減少排放,而非依賴于碳抵消。(編者注:范圍三包括公司價值鏈中發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包含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與燃料和能源相關的活動、上游運輸和配送以及員工通勤和商旅出差等環節。)

碳抵消不是靈丹妙藥,SBTi應推動企業抬高其減排行動的底線,而不是為更多企業走捷徑創造機會。

SBTi的短暫搖擺期里,有不少跨國企業發聲,借此機會表明他們已經意識到,碳抵消只是一種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輔助手段,而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科學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才是切實可行之路。也只有越來越多企業買家開始謹慎使用包括林業碳匯項目在內的碳信用,才有可能確保氣候目標的實現,并避免低質量的碳信用充斥碳市場。

SBTi:企業碳減排監察人的搖擺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治理中,SBTi雖然是非營利組織,但由于其制定的標準和指南受到國際的廣泛認可,因而在企業碳目標設定中極具權威性,被稱之為全球企業碳減排監察人。

20245月,SBTi董事會發表聲明,表示SBTi考慮允許在企業凈零目標的設置中,對于范圍三的減排使用碳信用額度。換言之,企業可以通過購買碳信用,來抵消自身供應鏈上的排放,以實現碳中和。

SBTi董事會的聲明在氣候科學和標準制定界掀起波瀾,被認為極有可能給企業洗綠開綠燈。

處于風口浪尖的SBTi負責人路易斯·阿馬拉爾(Luiz Amaral)于20247月辭任。SBTi也在20247月的最后一天如約發布了范圍三討論稿,闡述其立場,并開始征詢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反饋,作為其在2024年底發布文件的參考依據。

SBTi正在探索如何納入新指標,以評估公司在采購(procurement)和收入(revenue)方面與全球氣候目標的對齊程度。SBTi表示,通過專注于公司如何采購商品和產生收入,企業的范圍三目標可以成為將全球氣候目標整合到經濟核心的強大機制

根據這份討論文件,其理念是衡量運營支出是否用于、以及收入是否來源于那些已經實現與凈零排放目標兼容的排放績效水平的實體、活動、商品、產品和服務。

討論稿提出了對現有SBTi企業凈零標準進行重大修訂的潛在框架。該框架概述了重點關注部門轉型的選擇方案,并重申了SBTi的立場,即價值鏈外活動產生的碳信用額不得計入減排目標。討論稿明確,企業的優先事項仍然是價值鏈的直接去碳化。購買碳信用,不能替代企業在價值鏈上的減排行動。

SBTi發布的討論稿,似乎是對其董事會5月發布聲明的糾偏,讓SBTi回到聚焦于碳減排的行動上,這也可以視為SBTi面對國際輿論和環保組織質疑的積極舉措。

此前,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全球80家國際環保組織發布聲明表示:氣候目標必須主要側重于減少公司和國家自身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生產、運輸、銷售和使用。允許公司和國家通過碳信用額度來履行氣候承諾,很可能會減緩全球減排速度。這些國際環保組織共同呼吁,圍繞碳核算和企業氣候目標的設定,制定科學、具有雄心、公平、穩健、可信和透明的規則,并要求關于氣候轉型規劃中將碳抵消排除在外。

古特雷斯的怒吼:碳移除并不是靈丹妙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465世界環境日的聲明中指出,碳移除技術并不是氣候變化的靈丹妙藥,它們不能替代大幅減排,也不能成為推遲淘汰化石燃料的借口。我們需要在各個方面采取行動?;剂闲袠I中的許多人無恥地進行洗綠,甚至試圖通過游說、法律威脅和大規模廣告宣傳來拖延氣候行動。他們得到了廣告和公關公司的幫助和教唆,古特雷斯呼吁這些公司停止充當地球毀滅的幫兇。

林業碳匯,是古特雷斯所指出的碳移除技術的一種。森林退化和毀林是造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接近18%的溫室氣體來自于毀林或土地利用變化的排放。保護森林、以及恢復生態系統,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在強制碳市場中,由于森林和土地利用變化碳匯存在的非持久性等問題,在碳貿易中受到諸多限制。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中,僅有符合條件的造林和再造林項目可以進行交易。

在自愿碳市場中,林業碳匯由于具備了提高生物多樣性,提升社區收入等潛在的效益,受到了企業買家的青睞。近幾年,在全球自愿碳市場上,林業碳匯的交易量占據交易的半壁江山,特別是防止毀林和森林退化的REDD+項目大量進入自愿碳市場。

林業碳匯的交易價格,也極占優勢,交易價格一般為可再生能源碳減排項目的2-3倍。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Meta、微軟等都成為林業碳匯項目的主要買家。

2024年地球日,谷歌等科技巨頭還宣布成立共生聯盟,承諾到2030年購買2000萬噸基于自然的碳信用。全球自愿碳市場最大的買家達美航空,也是林業碳匯的主要買家。彭博社2022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包括達美航空在內的數十家大公司都使用林業碳匯來抵消自身碳排放來以實現碳中和。

雖然市場對林業碳匯寄予了格外的關注,但科學家們對林業碳匯的跟蹤研究讓人大跌眼鏡。

2023年,權威期刊《科學》發布科學家對三大洲六個國家的26個防止毀林的REDD+項目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大多數項目并未顯著減少森林砍伐。對于那些已經減少森林砍伐量的項目,其減少的森林砍伐量遠遠低于預期。研究發現,這些REDD+項目可能產生多達9050萬噸的碳信用,然而,其中68%的碳信用并未顯著減少毀林,其余32%的項目也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低質量的林業碳匯正在沖擊著自愿碳市場。2023年,全球自愿碳市場經歷了大幅下挫。原因就在于近年,各類低質量林業碳匯的丑聞彌漫在碳市場上空。

2023年,英國《衛報》報道了90%以上的REDD+沒有明顯的減碳效益,對REDD+的碳貿易的亂象的揭露,由此導致大量國際企業開始放棄購買林業碳信用的計劃。 

但許多大型企業和游說集團,依然在進行游說。他們呼吁為企業碳減排目標松綁,讓企業可以擴大使用碳信用抵消自身碳排放。SBTi所啟動的企業凈零標準修訂可能就是這種游說的結果。

更讓人擔心的是,對林業碳匯用于碳抵消態度最堅決的歐盟,似乎也開始發生了態度的松動。美國拜登行政當局也在6月發布了《負責任地參與自愿碳市場原則》的聲明,承認自愿碳市場可以推動氣候目標取得重大進展。企業買家和其他各方將能夠通過自愿碳市場引導必要的財政資源來應對氣候變化。

SBTi在發布討論稿的同時,還發布了一份科學綜合報告,報告對碳信用在減排上的效果進行了文獻評估,評估表明“各種類型的碳信用額在實現其預期的減緩結果方面效果不佳”。企業使用碳信用額進行抵消存在明顯風險,可能會 “產生潛在的意外影響,阻礙凈零轉變和/或減少氣候資金。

雖然SBTi的評估還將繼續,但目前的結論與科學界的結論高度一致,即碳信用在實現碳目標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

國際巨頭: 重新審視碳抵消

相比起直接碳減排,林業碳匯需要解決額外性和防止泄露等一系列技術層面的問題,信用是林業碳匯的根本和基礎。

雖然林業碳匯曾經受到企業自愿碳買家的歡迎,但近兩年來,其信用開始崩塌,媒體和公眾對林業碳匯質疑增多,特別是對防止毀林REDD+的質疑大幅出現。

2022年-2024年,全球國際自愿碳市場正在經歷暴跌,林業碳匯從2022年的1.13億噸,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3620萬噸。國際買家開始對林業碳匯避之不及。

此前SBTi為碳抵消松綁的舉動,在企業界并未出現一邊倒的支持。許多跨國公司對SBTi的舉動表示了質疑和擔憂。

瑞典時尚巨頭H&M持續發展負責人Leyla Ertur,在致SBTi董事會的信函中表示,SBTi董事會關于企業可通過購買碳信用來抵消范圍三的碳排放的建議,將削弱企業的氣候承諾,使價值鏈中真正的去碳化努力失去了吸引力。

H&MSBTi的支持者,其價值鏈的脫碳行動還被SBTi網站單獨列為最重要的案例之一。H&M承諾到2040財年,范圍三的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將在2019財年的基礎上減少90%。公開信還表示:脫離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以及透明和獨立的科學標準的治理結構,將破壞氣候行動至關重要的原則。

對碳抵消做出重大變化決定的國際巨頭,還有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20247月,谷歌宣布已經停止大規模購買廉價的碳信用,并決定不再宣稱其運營是碳中和。

易捷航空、雀巢集團等企業也紛紛宣布放棄使用碳抵消,轉而通過在業務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進行供應鏈管理,來切實降低碳排放。

地球氣溫屢創新高,我們剛剛度過的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2024722日成為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已經毋庸置疑了。SBTi需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帶領全球企業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碳抵消爭議再起,碳減排監察人應守住“反洗綠”底線 | 碳討

碳抵消不是靈丹妙藥,SBTi應推動企業抬高其減排行動的底線,而不是為更多企業“走捷徑”創造機會。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文 | 楊方義 綠色和平企業碳中和與林業碳匯項目顧問

作為全球企業碳減排監察人(Watchdog),科學目標網絡(SBTi)董事會于20245月發布考慮允許企業通過購買碳信用抵消范圍三碳排的聲明后,業界輿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底,SBTi如約發布范圍三的討論稿,闡述其最新立場。討論文件更詳細地探討了碳信用(如環境屬性證書)在范圍三排放中的潛在作用,但仍然保持了一個核心立場:優先直接減少排放,而非依賴于碳抵消。(編者注:范圍三包括公司價值鏈中發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包含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與燃料和能源相關的活動、上游運輸和配送以及員工通勤和商旅出差等環節。)

碳抵消不是靈丹妙藥,SBTi應推動企業抬高其減排行動的底線,而不是為更多企業走捷徑創造機會。

SBTi的短暫搖擺期里,有不少跨國企業發聲,借此機會表明他們已經意識到,碳抵消只是一種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輔助手段,而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科學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才是切實可行之路。也只有越來越多企業買家開始謹慎使用包括林業碳匯項目在內的碳信用,才有可能確保氣候目標的實現,并避免低質量的碳信用充斥碳市場。

SBTi:企業碳減排監察人的搖擺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治理中,SBTi雖然是非營利組織,但由于其制定的標準和指南受到國際的廣泛認可,因而在企業碳目標設定中極具權威性,被稱之為全球企業碳減排監察人。

20245月,SBTi董事會發表聲明,表示SBTi考慮允許在企業凈零目標的設置中,對于范圍三的減排使用碳信用額度。換言之,企業可以通過購買碳信用,來抵消自身供應鏈上的排放,以實現碳中和。

SBTi董事會的聲明在氣候科學和標準制定界掀起波瀾,被認為極有可能給企業洗綠開綠燈。

處于風口浪尖的SBTi負責人路易斯·阿馬拉爾(Luiz Amaral)于20247月辭任。SBTi也在20247月的最后一天如約發布了范圍三討論稿,闡述其立場,并開始征詢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反饋,作為其在2024年底發布文件的參考依據。

SBTi正在探索如何納入新指標,以評估公司在采購(procurement)和收入(revenue)方面與全球氣候目標的對齊程度。SBTi表示,通過專注于公司如何采購商品和產生收入,企業的范圍三目標可以成為將全球氣候目標整合到經濟核心的強大機制

根據這份討論文件,其理念是衡量運營支出是否用于、以及收入是否來源于那些已經實現與凈零排放目標兼容的排放績效水平的實體、活動、商品、產品和服務。

討論稿提出了對現有SBTi企業凈零標準進行重大修訂的潛在框架。該框架概述了重點關注部門轉型的選擇方案,并重申了SBTi的立場,即價值鏈外活動產生的碳信用額不得計入減排目標。討論稿明確,企業的優先事項仍然是價值鏈的直接去碳化。購買碳信用,不能替代企業在價值鏈上的減排行動。

SBTi發布的討論稿,似乎是對其董事會5月發布聲明的糾偏,讓SBTi回到聚焦于碳減排的行動上,這也可以視為SBTi面對國際輿論和環保組織質疑的積極舉措。

此前,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全球80家國際環保組織發布聲明表示:氣候目標必須主要側重于減少公司和國家自身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生產、運輸、銷售和使用。允許公司和國家通過碳信用額度來履行氣候承諾,很可能會減緩全球減排速度。這些國際環保組織共同呼吁,圍繞碳核算和企業氣候目標的設定,制定科學、具有雄心、公平、穩健、可信和透明的規則,并要求關于氣候轉型規劃中將碳抵消排除在外。

古特雷斯的怒吼:碳移除并不是靈丹妙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465世界環境日的聲明中指出,碳移除技術并不是氣候變化的靈丹妙藥,它們不能替代大幅減排,也不能成為推遲淘汰化石燃料的借口。我們需要在各個方面采取行動。化石燃料行業中的許多人無恥地進行洗綠,甚至試圖通過游說、法律威脅和大規模廣告宣傳來拖延氣候行動。他們得到了廣告和公關公司的幫助和教唆,古特雷斯呼吁這些公司停止充當地球毀滅的幫兇。

林業碳匯,是古特雷斯所指出的碳移除技術的一種。森林退化和毀林是造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接近18%的溫室氣體來自于毀林或土地利用變化的排放。保護森林、以及恢復生態系統,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在強制碳市場中,由于森林和土地利用變化碳匯存在的非持久性等問題,在碳貿易中受到諸多限制。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中,僅有符合條件的造林和再造林項目可以進行交易。

在自愿碳市場中,林業碳匯由于具備了提高生物多樣性,提升社區收入等潛在的效益,受到了企業買家的青睞。近幾年,在全球自愿碳市場上,林業碳匯的交易量占據交易的半壁江山,特別是防止毀林和森林退化的REDD+項目大量進入自愿碳市場。

林業碳匯的交易價格,也極占優勢,交易價格一般為可再生能源碳減排項目的2-3倍。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Meta、微軟等都成為林業碳匯項目的主要買家。

2024年地球日,谷歌等科技巨頭還宣布成立共生聯盟,承諾到2030年購買2000萬噸基于自然的碳信用。全球自愿碳市場最大的買家達美航空,也是林業碳匯的主要買家。彭博社2022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包括達美航空在內的數十家大公司都使用林業碳匯來抵消自身碳排放來以實現碳中和。

雖然市場對林業碳匯寄予了格外的關注,但科學家們對林業碳匯的跟蹤研究讓人大跌眼鏡。

2023年,權威期刊《科學》發布科學家對三大洲六個國家的26個防止毀林的REDD+項目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大多數項目并未顯著減少森林砍伐。對于那些已經減少森林砍伐量的項目,其減少的森林砍伐量遠遠低于預期。研究發現,這些REDD+項目可能產生多達9050萬噸的碳信用,然而,其中68%的碳信用并未顯著減少毀林,其余32%的項目也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低質量的林業碳匯正在沖擊著自愿碳市場。2023年,全球自愿碳市場經歷了大幅下挫。原因就在于近年,各類低質量林業碳匯的丑聞彌漫在碳市場上空。

2023年,英國《衛報》報道了90%以上的REDD+沒有明顯的減碳效益,對REDD+的碳貿易的亂象的揭露,由此導致大量國際企業開始放棄購買林業碳信用的計劃。 

但許多大型企業和游說集團,依然在進行游說。他們呼吁為企業碳減排目標松綁,讓企業可以擴大使用碳信用抵消自身碳排放。SBTi所啟動的企業凈零標準修訂可能就是這種游說的結果。

更讓人擔心的是,對林業碳匯用于碳抵消態度最堅決的歐盟,似乎也開始發生了態度的松動。美國拜登行政當局也在6月發布了《負責任地參與自愿碳市場原則》的聲明,承認自愿碳市場可以推動氣候目標取得重大進展。企業買家和其他各方將能夠通過自愿碳市場引導必要的財政資源來應對氣候變化。

SBTi在發布討論稿的同時,還發布了一份科學綜合報告,報告對碳信用在減排上的效果進行了文獻評估,評估表明“各種類型的碳信用額在實現其預期的減緩結果方面效果不佳”。企業使用碳信用額進行抵消存在明顯風險,可能會 “產生潛在的意外影響,阻礙凈零轉變和/或減少氣候資金。

雖然SBTi的評估還將繼續,但目前的結論與科學界的結論高度一致,即碳信用在實現碳目標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

國際巨頭: 重新審視碳抵消

相比起直接碳減排,林業碳匯需要解決額外性和防止泄露等一系列技術層面的問題,信用是林業碳匯的根本和基礎。

雖然林業碳匯曾經受到企業自愿碳買家的歡迎,但近兩年來,其信用開始崩塌,媒體和公眾對林業碳匯質疑增多,特別是對防止毀林REDD+的質疑大幅出現。

2022年-2024年,全球國際自愿碳市場正在經歷暴跌,林業碳匯從2022年的1.13億噸,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3620萬噸。國際買家開始對林業碳匯避之不及。

此前SBTi為碳抵消松綁的舉動,在企業界并未出現一邊倒的支持。許多跨國公司對SBTi的舉動表示了質疑和擔憂。

瑞典時尚巨頭H&M持續發展負責人Leyla Ertur,在致SBTi董事會的信函中表示,SBTi董事會關于企業可通過購買碳信用來抵消范圍三的碳排放的建議,將削弱企業的氣候承諾,使價值鏈中真正的去碳化努力失去了吸引力。

H&MSBTi的支持者,其價值鏈的脫碳行動還被SBTi網站單獨列為最重要的案例之一。H&M承諾到2040財年,范圍三的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將在2019財年的基礎上減少90%。公開信還表示:脫離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以及透明和獨立的科學標準的治理結構,將破壞氣候行動至關重要的原則。

對碳抵消做出重大變化決定的國際巨頭,還有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20247月,谷歌宣布已經停止大規模購買廉價的碳信用,并決定不再宣稱其運營是碳中和。

易捷航空、雀巢集團等企業也紛紛宣布放棄使用碳抵消,轉而通過在業務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進行供應鏈管理,來切實降低碳排放。

地球氣溫屢創新高,我們剛剛度過的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2024722日成為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已經毋庸置疑了。SBTi需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帶領全球企業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公安县| 漾濞| 盱眙县| 长汀县| 克拉玛依市| 鄂托克前旗| 二连浩特市| 临猗县| 荔波县| 湟中县| 惠州市| 益阳市| 邵东县| 克山县| 延安市| 泰和县| 泽州县| 南投县| 嵩明县| 武清区| 洪洞县| 沙坪坝区| 固阳县| 屏南县| 巴南区| 阿坝县| 棋牌| 钦州市| 昭苏县| 平泉县| 泌阳县| 纳雍县| 安庆市| 鸡东县| 阜南县| 广安市| 安国市| 绍兴市| 太原市|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