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五發布數據顯示,7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創5個月新高;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和上月持平。
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采集的七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7月,CPI同比上漲0.3%,PPI同比下降0.9%。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分析來看,食品價格是C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7月,CPI同比中,食品價格從上月的下降2.1%轉為持平,非食品價格漲幅則回落0.1個百分點至0.7%。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受去年下半年以來生豬產能去化效果顯現影響,7月豬肉價格環比繼續上揚,同比漲幅略有擴大;與此同時,雨澇災害天氣影響下,蔬菜價格同比降幅顯著收窄,水果價格降幅也在收斂。上述因素提振了當月食品價格,這是推動7月CPI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也表示,受高溫多雨天氣影響,7月蔬菜和雞蛋等食品價格因供給緊張出現上漲,隨著生豬產能繼續去化,豬肉價格對CPI同比增速的拉動逐漸增強。
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0.4%,漲幅比上月擴大2.3個百分點,鮮菜和雞蛋價格分別由上月下降7.3%和4.4%轉為上漲3.3%和0.8%。非食品中,服務價格上漲0.6%,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影響,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亦回落0.1個百分點至0.7%。
盡管7月CPI同比創5個月新高,但分析師表示,豬肉價格未來漲幅有限,疊加居民消費動力仍然不足,短期內CPI可能繼續在低位徘徊。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在研報中表示,當前豬肉需求偏弱,價格主要受供給支撐,但終端對高價豬肉的接受度可能有限,壓欄、惜售等短期擾動因素可能放大未來供給,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不大。而果蔬價格上行主要受極端天氣影響,難以持續,后續可能進入震蕩。預計短期內CPI同比讀數略高于0。
王青也表示,伴隨上年同期價格基數抬高,加之食品價格快速上行過程難以持續,8月CPI同比可能又會出現回落,而且短期內難現大幅反彈。
工業品價格方面,由于內需偏弱,部分國內定價的工業品價格表現疲軟,打破PPI同比連續三個月降幅收窄的進程。
從前瞻指標來看,7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分別下降1.8和1.6個百分點至49.9%和46.3%,均為年內最低水平。
國家統計局指出,7月份,主要行業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下降5.6%,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3.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價格下降2.8%,農副食品加工業價格下降2.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2.6%,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2.1%,上述6個行業是影響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計下拉PPI約1.25個百分點。
“水泥、煤炭、鋼鐵等國內定價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或與5月及6月相關產品產量增加,但市場需求尚未有根本改觀等有一定關聯。”王青說。他還表示,伴隨去年同期PPI基數的抬高,加之工業品價格還將延續下行態勢,短期內PPI同比降幅可能繼續擴大,這意味著年內PPI轉正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伍超明也表示,房地產市場低迷、國內供強需弱格局短期內可能難以改變,PPI同比轉正可能需要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