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2CC新傳媒
近日,格力跨界推9800高價美容儀事件被媒體爭相報道,引發網友熱議。
“新一代智商稅?拭目以待開箱測評。”
“我認為格力可以做,但是頂著格力的牌子做就是奔著倒閉去的,不如做一個高端子品牌,專攻生活電器。”
“格力除了空調,其他都不行。”
筆者也心生幾點疑問:為何格力選中美容儀賽道,格力首款產品為何敢喊價9800元,消費者樂意買單嗎,目前美容儀產品趨勢如何?
01 入局美容儀賽道,定價9800元底氣何來?
近年來,射頻美容儀頻繁曝出產品質量問題。為了整治行業亂象,國家藥監局發布新規,宣布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受其影響,2023年四季度以來,有不少美容儀產品價格大跳水,不少沒有資質的美容儀品牌紛紛清倉甩賣,最低銷售百元。
7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射頻治療儀類產品有關要求的公告》(2024年第84號)及其政策解讀,明確將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施行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的規定延期兩年。
這就意味著本應在今年4月迎來行業管理新規的射頻美容儀,有了兩年的“寬限期”,將自2026年4月1日起才能進入“械字號”時代。
新規的實施及延期,美容儀行業將迎來大洗牌,也為格力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間,例如此次的跨界之作。
據悉,格力微電流美容儀售價9800元,以超低頻震蕩提拉科技、雙溫頻賦活科技、瞬態光療科技等技術為依托,且功能有四大模式,分別為日護理、周護理、藍光冰敷、冰爽導入。其中,日護理宣稱“能改善抬頭紋、法令紋、打造新的肌肉記憶”,周護理宣稱“能深度改善面部細紋,改善皮膚粗糙、暗沉”。
與目前市面上多數微電流美容儀的產品功能相近,但價格遠高于目前市面上美容儀。作為跨界者和首次出品者,格力敢標價9800元的底氣來源于哪?
1、電子產品“科班出身”,實力出眾
提到格力,許多人自然會想到高效、耐用的空調產品,這也成為了該品牌的代名詞。經過多年的努力,格力不僅在空調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還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銷售渠道和產業鏈優勢,發展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家電企業。
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格力在2022年積極實施新零售改革,包括對生活電器銷售模式的重新規劃,社交化電商的應用、直播帶貨等現代營銷手段的引入,以及針對下沉市場的渠道開發。
在美容儀這一日益熱門的產品類別中,格力的轉型與創新似乎顯得尤為契合。
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子產品,美容儀的市場需求正迅猛增長,它與格力在家電領域的專業研發及銷售能力形成了自然的結合。不僅如此,格力在家電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與技術優勢,為其進軍美容儀市場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價值。
2、攜手瑞玞生物,早有布局
隨著家電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空調行業的增長速度也逐漸放緩,格力電器深知此局面,將目光投向了全新的增長領域,并早作了充分準備。
今年2月,瑞玞生物發生工商變更,新增格力集團旗下珠海格創新空間產業基金合伙企業等為股東。根據公開資料,瑞玞生物是一家高端醫療美容產品及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一體的綜合型、平臺化、科技型研發公司,旗下擁有TECHGENE她境及di-Rejuv氐瑞等品牌。
另外,愛企查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格力電器又投資成立了一家名為“珠海格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企業,注冊資本為1000萬,經營范圍包括醫療與醫療美容服務、第二類及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等。
7月,格力電器新獲得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名為“一種美容面罩”,專利申請號為CN202322550071.6。
從瑞玞生物的合作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成立,再到新專利的申請授權,種種跡象表明,格力已為進軍美容儀市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雖然此次推出的美容儀產品名稱為“格力微電流美容儀”,并不是射頻美容儀,但從“珠海格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可以看出,或許格力今后的方向為射頻美容儀。
02 格力美容儀風評一邊倒?
誠然,品牌售價是一回事,消費者是否買賬又是另一回事。近半年來,美容儀本身就深陷爭議,格力高價美容儀的推出也難逃爭議。
微博某互聯網科技博主發起“你會買格力美容儀嗎?”投票,共有1667人參與投票,其中只有119人明確會買,占比7.1%,近90%的人選擇不買,可見網友的堅定立場。
從眾多網友的評論中可以歸納出以下原因:
首先,消費者對價格存在質疑。
據蟬魔方顯示,7月抖音美容儀TOP5中,品類平均成交價均不超過4000元,最高為雅萌的3983.94元,最低則為慕蘇的429.31元。顯然,格力微電流美容儀的價格遠超平均水平。
筆者也注意到,目前家用微電流美容儀價格多為500元到上萬元不等,國內頭部微電流美容儀品牌價格集中在2000元到4000元之間。國際品牌如日本品牌宙斯,二代美容儀產品券后4399元起。也就是說,即便是相較同類型產品,格力這款美容儀的售價也是頗高的。
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9800元的定價讓消費者望塵莫及,存在割韭菜嫌疑。
其次,消費者對效果存在質疑。
根據部分微電流美容儀的“官方”介紹,其原理是利用微電流產生電場穿過皮膚表層,對皮膚和皮下組織、肌肉進行刺激作用,促進細胞內ATP合成,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和提高細胞活力,從而達到緊致皮膚、淡化皺紋和改善面部輪廓的效果。不過,這僅僅是基于零星的動物實驗和體外試驗得出的結論,沒有非常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微電流技術可以嫩膚。
此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也曾科普,微電流美容儀和嫩膚關系不大。
但董明珠聲稱用了一個星期發現自己變漂亮了,卻未給出使用過后的對比圖或者數據驗證,讓格力美容儀陷入“智商稅”輿論風波。
最后,消費者對產品存在質疑。
格力頻繁跨界,曾跨界手機、新能源電池等領域,但表現一般。
以格力手機為例,2015年初,董明珠放出豪言,格力手機要在三年內干掉小米,并成為世界第一。現實是,去年格力解散手機核心團隊的輿論頻繁出現。
曾有報道稱,一位于2022年離職的員工表示,深圳團隊包括開發、測試以及行政人資部門,高峰時期有接近100人。但從2022年開始,深圳團隊逐漸解散,到2022年中期還剩40余人,
雖然格力對手機團隊的解散進行了辟謠,但目前,淘寶官網無手機售賣,抖音“格力明珠精選”僅有1款2021年上市的手機。
因為格力的跨界作品大多毫無起色,使得不少網友對于此次美容儀產品持消極態度。
03 美容儀新品“內卷”
近期,除格力推出新款美容儀外,其余品牌也相繼推出不同功效特點的美容儀產品,如極萌透皮膠原光美容儀、Ulike超光炮美容儀等。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目前美容儀市場存在以下趨勢:
1.技術上,科技護膚場景的轉移引發了院線技術家用化趨勢。
例如金茉復配水光炮臉部抗衰美容儀,復配水光,與院線同深度、同成分,實現院線水光在家做;半島醫療作為院線聲光電專家和中國醫療美容領跑者,將院線級專業技術融入到產品中。
美容儀產品也逐漸AI智能化,例如半島小超炮美容儀和OGP時光肌超塑刀,可以因膚定制,為用戶定制便捷安全的護膚解決方案;初普新品則能夠進行智能控溫,避免被灼傷的可能。
2.功效上,美容儀產品不止于提拉緊致,去皺抗衰等功效,開始追求更加多元化的功效。
如魚躍、覓光和JOVS新品大排燈都具有祛痘功效,Ulike和美杜莎等品牌新產品為消費者解決美白祛斑問題。
3.場景上,從日常護理變得更加多元化,出現新的機會場景,如應急護理、專業護理。
雅萌熬夜閃修儀可在熬夜后應急使用,緩解熬夜后的水腫、長痘等問題。
4.部位上,市面上面部美容儀居多,但近年來分區護理或綜合功能類美容儀新品頻出。
如JOVS膠原美頸儀,不僅能夠淡化頸紋,還能護理前胸后背;各品牌的大排燈為全身可用。
在面部,產品也開始精細化分區,能夠精準解決不同層次、不同部位的肌膚護理需求。例如雅萌熬夜閃修儀擁有面、眼、痘三大護理頭,更精準更快速解決不同肌膚問題;美杜莎二代美容儀可實現額頭、眼周、鼻翼兩側、下垂蘋果肌、下顎、頸部六大顯老區域的分區抗皺。
相比較而言,格力美容儀在新品中似乎不占據優勢,但后續格力是否能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影響力,在美容儀賽道頂住市場逆風,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