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又有一家機構申請QFII資格。8月5日,證監會官網顯示,長遠證券申請《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許可》的材料獲受理。
公開資料顯示,長遠證券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券商。長遠證券(ChangYuan Securities Limited)是香港證監會(SFC)監管的持牌法團,該券商是一家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獲準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證券咨詢)和第9類(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公司。據其官網介紹,該券商主要是有金融科技、證券交易以及財富管理等三個方面的業務。
根據證監會網站發布的《合格境外投資者名錄(2024年6月)》,今年上半年,36家外資機構獲批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截至今年6月底,合格境外投資者數量已達839家。
光大證券研究指出,僅2023年以來,就有117家QFII機構成立。從行業來看,QFII機構持倉市值超20億元的板塊包括:城商行、光伏電池組件、品牌消費電子、印制電路板、銅、空調、化學制劑、數字芯片設計、其他化學制品、防水材料、廣告媒體、電動乘用車等。從個股層面來看,截至2023年末,QFII機構共持有1015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1318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截止目前,正在申請QFII的機構為數不少。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有不少于14家機構處于受理和書面反饋階段。從申請到批準上市的時間上來看,多數只需要幾天,有些通過審批則需要數月。
事實上,對于QFII,監管層面多有政策出臺和支持行業發展的相關表述。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修訂《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優化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跨境資金管理。
新修訂的《規定》主要內容主要包含四個方面。一是進一步簡化業務登記手續。明確QFII/RQFII業務登記通過主報告人(托管人)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數字外管平臺辦理,同時明確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事宜。二是進一步優化賬戶管理。合并用于證券交易或衍生品交易的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減少經營主體開展不同類型投資所需開立賬戶數量,降低其成本負擔。三是進一步完善匯兌管理。優化QFII/RQFII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改進匯出入幣種管理原則,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配置境內證券資產。四是統一QFII/RQFII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入市(CIBM)的外匯風險管理模式。
今年7月份,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北京召開專題座談會并發表講話,與10家在華外資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代表深入交流。吳清提到,證監系統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依法從嚴加強監管和大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QFII申請者不斷增加之外,證券行業也是保持同樣的步調。今年2月,花旗證券(中國)的設立申請時隔兩年終于獲得證監會反饋。3月,渣打證券正式宣布展業,這是首家新設的外商獨資券商。4月,法巴證券獲批設立。6月瑞穗證券設立申請得到受理。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QFII獲批數量的上升直接反映了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的充分信心。這種信心來源于我國經濟活力的持續恢復以及A股市場估值的歷史偏低水平,使得中國資本市場相比境外市場更具長期吸引力。
王鵬指出,QFII制度的持續放寬和申請者的增多,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標志。這有助于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流入,促進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此外,隨著外資機構的增多,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將逐步提升。這將有助于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關注和參與。QFII的增多意味著機構投資者在我國資本市場中的比重將進一步增加。這將有助于改變我國資本市場以散戶為主的現狀,提升市場的穩定性和理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