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化妝品觀察
進軍美容儀市場,格力動真格了。
《化妝品觀察》在格力董明珠店(微信小程序)搜索發現,該店近日上新了一款名為“格力微電流美容儀”的產品,售價9800元/件。
截至發稿前,該產品顯示已累計售出960+件,預計8月25日起陸續發貨。
截自格力董明珠店微信小程序
據多家媒體報道,在近日舉行的格力冰洗生活電器戰略發布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現場表示,用(美容儀)一個星期,發現自己漂亮了,并鼓勵現場的格力河北經銷商下單。
目前,這款美容儀僅在格力董明珠店官網和微信小程序上銷售,并未上線其他線上平臺。
01 首次推出,已售近千件
據悉,這是格力電器首次推出美容儀產品。
從該款產品的詳情頁可以看出,該款產品主打“精準抗老”,作用機理為“EMS微電流”。依此推斷,這款產品避開了主流競爭。
據業內資深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主流家用美容儀類型按照技術原理分類主要有聲波技術、離子超導、LED光照、EMS微電流、RF射頻、激光六大類。其中,射頻美容儀占據大部分市場。果集曾公開過一份數據,2022年抖音雙11美容儀銷售額中,射頻美容儀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85%。
與此同時,格力這款美容儀還有多項宣傳賣點,比如超低頻震蕩提拉科技、雙溫頻賦活科技、瞬態光療科技等。
此外,其功能有四大模式,分別為日護理、周護理、藍光冰敷、冰爽導入。其中,日護理宣稱“能改善拾頭紋、法令紋、打造新的肌肉記憶”,周護理宣稱“能深度改善面部細紋,改善皮膚粗糙、暗沉”。
《化妝品觀察》注意到,此前,格力已申請多項與美容儀相關的專利。
譬如,2023年10月,格力電器申請了一項名為“美容儀的控制方法及裝置、美容儀、設備及介質”的專利,公開號CN117442870A。該發明涉及美容儀控制技術領域,旨在提高美容儀的護理效果。
今年2月,格力電器又申請一項名為“美容儀控制方法、裝置、美容儀及存儲介質”,公開號CN117839083A。專利摘要顯示,該發明涉及自動控制技術領域,旨在滿足用戶的個性化治療需求(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
截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02 美容儀市場變天,格力還有機會嗎?
在格力推出美容儀之際,美容儀市場早已變天。
一方面,美容儀在多個平臺“大潰敗”。
以抖音美容儀市場為例。據《化妝品觀察》此前報道,2023年,有多個美容儀品牌跑進抖音美妝年度榜單TOP10,如極萌、覓光等;今年上半年,無一品牌入榜前十,排名靠前的極萌僅排在抖音美妝榜TOP17。
同時,據第三方平臺數據,登上2023年抖音美容儀榜TOP1的極萌,僅在抖音的GMV便已接近20億元;而至今年上半年,極萌在抖音的GMV僅為5.62億元,同比下滑超40%。
另一方面,不少頭部美容儀品牌已面臨經營危機。
前不久,據多家媒體報道,頭部美容儀品牌AMIRO覓光母公司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匠科技”)忽然宣布大裁員,原因是公司“經濟困難”,甚至有傳言稱公司已經破產。
雖然宗匠科技在不久后發布聲明稱“公司業務運行穩健,并無任何經營問題”,并稱“公司是國內第一批布局家用射頻美容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的企業”,但依然難掩品牌的發展頹勢。
此外,不少國際大牌旗下的美容儀也“敗退”中國市場,例如寶潔就于去年關閉了旗下美容儀品牌OPTE。
美容儀市場的變天,與政策監管不無關系。
2022年3月,國家藥監局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明確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納入三類醫療器械目錄管理。從2024年4月1日起,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
雖然今年7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射頻治療儀類產品有關要求的公告》,將“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這一政策延遲至2026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美容儀市場早已經過一番洗禮,“輝煌”不復從前。目前,經過洗禮后的美容儀市場,正逐步走向規范,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格力目前推出的美容儀產品為微電流美容儀,并不在上述監管之列。而這,是否意味著格力美容儀擁有更大的機會呢?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并不一定。目前,微電流美容儀在技術突破和市場教育上均面臨挑戰。例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微信公眾號曾發文稱,微電流美容儀跟嫩膚關系真的不大。這也從側面說明,并無技術突破的相關產品屬于“智商稅”。
格力美容儀若想要發展,不僅需要看市場反響——其產品技術是否領先于同行,是否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真實的效果;還要在市場教育上做足功課——畢竟,9800元的美容儀,有點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