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每日推送
古有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今有三大車企「群毆」理想汽車。
導火索,是理想發明的銷量周榜!
得益于L系列的持續熱銷,絕大多數時候,理想都位列新勢力品牌銷量周榜榜首。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銷量周榜對于賣得好的車企是錦上添花,對賣得差的車企則是雪上加霜。
特別是理想周榜統計單位為「萬輛」,讓倒數的幾家車企,銷量看上去無限接近于零,給人一種隨時會GG的感覺。
這次,蔚來、吉利和小鵬終于忍不了,決定掀桌子了。
三大車企圍攻理想,李想回了個掩耳盜鈴
率先出手的是蔚來,7月27日,蔚來CEO李斌和總裁秦力洪,公開質疑銷量周榜:
「我們沒有授權任何一個機構、個人來使用帶有我們名字的,未經審計的所謂銷量周榜,我們也呼吁相關部門可以管管。」
7月30號,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又在微博喊話理想CEO李想:
「高層定調:不要搞低水平內卷。卷周榜多多少少就有點低水平內卷的意思,想哥收手吧!中國車企在當下的使命是通過研發實現技術突破,不是嗎?一起加電!」
吉利高級副總裁楊學良,轉發了馬麟的微博并直言:「我也反對出周榜。」
同一天,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表達了自己對銷量周榜的反對態度。
「美國企業更專注于把端到端自動駕駛輔助技術做得更好,中國科技公司還在干周銷量榜,在想辦法賺錢而非技術創新和突破,這不是科技競爭該有的樣子。」
然而,外界的聲音并沒有影響到理想,本周二理想官博,如期發布了最新的銷量周榜。
在上周(7月22-7月28日)的7天時間里,理想賣了1.28萬輛車,連續14周成為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
隨后,李想本人又在朋友圈了個「掩耳盜鈴」的圖片,似乎內涵其他品牌不公布數據是掩耳盜鈴,嘲諷值拉滿。
理想周榜誕生后,面臨外界各種質疑
汽車行業發布月銷量是一種慣例,它讓消費者能直觀了解到,各品牌各車型銷售情況,從而為自己的購車選擇,提供參考。
但從2023年4月開始,理想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首次發布「銷量周榜」,汽車行業進入以周為單位的銷量競爭時代。
但一個運動員下場做裁員,讓理想周榜自誕生起,就面臨外界的各種質疑。
首先是新勢力品牌的定義上,長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魏牌、東風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嵐圖,經常登上理想周榜的倒數位置。
而廣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卻一直被理想周榜踢出新勢力品牌。
外界普遍認為,原因是去年埃安銷量太好,放進去會搶了理想榜首的位置。
其次是統計口徑的問題,銷量榜單一般有三種口徑,上險數、批發數和零售數,彼此間差異不小。
理想周榜中沒有公布數據來源,只注明「本文所指銷量與每月1日發布的交付量數據統計口徑不同」。
此次秦力洪質疑理想周榜時提到:數據是不嚴肅的;我們品牌也沒有授權。
早在去年7月,小鵬汽車產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便在朋友圈質疑當時的理想周榜——小鵬汽車周銷量僅為0.12萬輛,位列榜單第八位。
黃泓霖表示:“以上關于小鵬汽車信息都是假的。請大家關注官方信息,路邊社確實不太可靠。”
此外,2024年3月,理想周榜發布完2024年第11周銷量數據后,停更了,直到5月7日才恢復更新。
理想給出的理由是,停發榜單后,很多用戶進店買車,都會詢問理想汽車的銷量情況。
同時,產品的銷量是很多用戶做出購買決策的重要依據,一線伙伴需要真實的數據向用戶進行說明。
但大伙兒都覺得,是因為那段時間,理想MEGA出師不利,導致整個品牌銷量大跌,被問界反超。直到4月18日,理想L6上市并賣爆后,又恢復了銷量周榜。
其他車企一看這操作,實在受不了了。蔚來一開火,吉利和小鵬便發聲支援,后續可能會有其他車企跟進。
兩極分化的看法
對于此次事件,網友們的評論,卻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一部分人挖出了蔚來和吉利的「回旋鏢」。
今年5月7號,楊學良轉發了理想周榜,并夸了一把吉利旗下極氪品牌的銷量。
在此之前,極氪多位高管,都曾轉發相關周榜,展示極氪拿到的各種定語下的銷冠。
蔚來沒有轉發過理想周榜,但也曾做過各種加了定語的榜單,甚至是某一地區的銷量榜單。
這部分網友表示:
「還是車企太多太亂,以前買車確實很少關注銷量榜,現在關注銷量榜的,更多是怕步了威馬、高合的后塵,現在這批車企還是應該合并掉一批,別搞的買個車還得擔心和理財一樣,哪天就爆個雷」
「周榜的話,車企才會為了kpi,保持活力更好的服務每周去店的顧客,昨天月末最后一天去車企,因為任務統計基本截止了,去了銷售都愛答不理的,休息聊天呢」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銷量周榜,持反對態度:
「周榜時間太短了,月榜還差不多,周榜會干擾車企的運營,應取締」
「汽車這個行業本來就很特殊,周榜的話確實有點扯,其實月榜都算不太穩定,要看至少也應該看季榜。
一款車長時間且大量的賣,才算是一輛好車,才有參考的價值。賣上幾個月最多半年就咽氣的那一種,說明消費者都不看好。
周榜的話非常容易造假且看不出真實銷量。」
結語
對于一家車企來說,一周七天是個很短很短的時間。
產能、運輸、上牌、門店運營等有1個做了調整,周銷量都會產生較大波動。
典型代表小米汽車,大定已經十多萬輛,今年只需卯足了勁生產交付。但不少人卻因為它的產能調整引發的周銷量波動,發出各種質疑聲。
這種質疑,就跟#一覺醒來,中國暫列金牌榜第6#的熱搜,一樣搞笑。
奧運會是要開半個月的,汽車行業的競爭更是以年為單位,短短一周甚至一月,根本不能反映車企的真實經營狀況。
過于關注銷量周榜,反而會導致一些消費者,無法了解車企的真實市場表現,買不到合適的車子。
科小編建議,大家真想通過銷量榜單買車,可以關注兩個機構發布的「可靠」榜單。
一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二是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
從目前理想和李想的反應來看,理想周榜應該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要想讓理想停止發榜,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從新勢力銷冠位置上趕下去。
但,這有點難。最新消息,理想7月交付51000輛車,月交付量創新高。
同期,蔚來交付20498輛,小鵬11145輛,極氪15655輛,三個加起來都不如理想。
唯一的希望在問界身上,期待下半年的問界M8,能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