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張曉迪
豆粕等上游飼料價格下滑,為養殖企業解綁。8月1日,江蘇養殖龍頭立華股份(300761.SZ)發布2024年中報,上半年立華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8 億元,同比增長12%,歸母凈利潤5.7 億元,同比增長197%,扭虧為盈。
公開信息顯示,立華股份于1997年成立于江蘇常州,主營業務為黃羽肉雞養殖、屠宰和銷售,以及商品肉豬及肉鵝的養殖和銷售。
目前,立華股份黃羽肉雞業務已形成集種禽繁育、飼料加工、商品雞養殖與屠宰加工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因在黃羽雞育種和養殖方面行業經驗,立華股份被評為“江蘇省農業科技型企業”等。
對此次業績回升,且扭虧為盈的原因,立華股份表示,受到第二季度黃雞、生豬養殖成本同比下降明顯、畜禽價格同比上漲帶動,今年第二季度公司業績大幅扭虧,第二季度營業收入41 億元,同比增長17%,歸母凈利潤約5億元,同比增長346%。
據報告,2024年上半年,立華股份黃羽肉雞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約67.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1%;商品肉豬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約8.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87%。
其中,據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黃雞出欄2.35億羽,同比增長11%,銷售均價6.6元/斤,完全成本降至6.1元/斤,測算羽均盈利約2元。立華股份表示,成本端的持續下降,為公司黃羽肉雞業務創造了較大的盈利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立華股份近年來黃雞銷售量及市場占比位居逐年提升。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的統計,2023年全國黃羽雞的出欄量 35.95 億只,同期立華股份銷售肉雞4.57 億只,約占同期全國黃羽雞出欄總數的 12.71%。
據立華股份披露,截至2024年6月末,立華在江蘇、浙江等 13 個省及直轄市布局 75 家控股子公司,其中一體化養雞子公司25 家,覆蓋華東、華南、西南、華中等主要消費市場。
無論生豬養殖還是在黃雞養殖,飼料成本為占比最大成本,其次決定養殖成本的就是養殖死淘率。
目前豆粕市場價格已處于近年低位水平,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豆粕分析師朱榮平分析稱,“2024年上半年豆粕市場價格震蕩走弱,價格整體處于3200元/噸至3600元/噸區間震蕩”。
而當前豆粕盤面價格拉至3300元/噸附近,同比去年下跌近400元/噸,現貨最低已下探至3200元/噸附近,同比下跌超700元/噸。
上游飼料價格的下滑給養殖企業給了一定的喘息空間。
立華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斤雞完全成本為6.1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48%。其中,第二季度斤雞完全成本下降至5.9元。
上半年公司生豬出欄43.5 萬頭,同比增長19%。立華股份表示,隨著冬季疫病影響消退生產成績改善,疊加飼料成本下行,二季度生豬養殖成本顯著下降至7.4元/斤。公司已建成育肥豬場產能約180萬頭,生豬出欄規模將繼續增長,預計24 年生豬出欄120萬頭。
銀河證券分析師指出,立華股份為國內第二大黃羽雞養殖企業,持續推進黃羽雞、生豬產能擴張。考慮黃羽雞供需結構較優,后續價格走勢可期;且豬價處于上行通道中,業績增長可期。
立華半年報顯示,目前立華股份仍在推進黃羽肉雞冰鮮、冰凍加工品轉型升級。2024 年半年度,立華肉雞屠宰量2481.89 萬只,同比增長 234.32%。上半年,濰坊、合肥屠宰加工項目順利建成并投入運營,目前已建成屠宰項目 8 家,未來隨著公司肉雞屠宰產能的逐步釋放。
與此同時,立華股份也在積極布局預制加工業務,延伸產業鏈,此前立華股份表示,其正積極推進黃羽雞半成品料理及預制菜品的研發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