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前不久理財暴雷的圣諾醫藥又有了新的交易。
8月1日,圣諾醫藥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美國Sirnaomics與Sagesse Bio簽署專利轉讓及許可協議,內容包括向Sagesse Bio轉讓美國Sirnaomics的專利權益;向Sagesse Bio授出美國Sirnaomics于使用領域內的許可專利項下的獨家全球權利及許可;及向Sagesse Bio披露美國Sirnaomics的專有技術。
作為上述專利轉讓及許可的代價,Sagesse Bio與美國Sirnaomics應訂立認購安排;及達成若干條件后, Sagesse Bio應向美國Sirnaomics支付不超過330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上述認購安排指的是,美國Sirnaomics與Sagesse Bio簽立認購協議,及與Sagesse Bio及其他Sagesse股東簽立股東協議,Sagesse Bio應向美國Sirnaomics發行240萬股無表決權股份,占相關方認購Sagesse Bio股份后Sagesse Bio已發行及流通股本的60%大多數股權。但認購Sagesse Bio股份后,Sagesse Bio的財務業績、資產及負債不會并入圣諾醫藥賬目。
簡而言之,圣諾醫藥通過這筆專利轉讓可以得到3300萬美元(約等于人民幣2.39億元)里程碑付款及240萬Sagesse Bio的股份。
據上述公告,Sagesse Bio將推進已獲IND(臨床研究審批)批準的Sirnaomics先導化合物。根據交易的安排,Sagesse Bio將在緊隨交易生效后就其候選藥物SGY-101開展臨床評估,并獲得Sirnaomics的科技及技術支援以及許可產品若干相關知識產權的轉讓及許可。
8月1日開盤,圣諾醫藥漲超13%。
雖然圣諾醫藥通過這筆交易可以拿到約2.39億的現金流,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資金并非一次性到賬,而是根據不同時間節點分成三筆到賬。
其中,數額最大的一筆資金,即2000萬美元(約等于人民幣1.45億元)的銷售里程碑付款會在銷售許可產品12個月的銷售總收入超過1億美元后進行付款。也就是說,圣諾醫藥起碼得在一年后才能拿到這筆資金。
然而,圣諾醫藥的現金流能否撐到那時?
據2023年年報,圣諾醫藥賬上還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88萬美元(約1.73億人民幣),研發開支卻高達5438.2萬美元(約3.93億人民幣)。圣諾醫藥目前的資金已無法完全支撐其研發活動,即便能夠立刻拿到交易付款,也不夠滿足圣諾醫藥一年的研發開銷。
而且,今年7月,圣諾醫藥公告宣布其理財暴雷,原先投入的2000萬美元(不包括交易費用),只贖回20萬美元。也就是說,圣諾醫藥在這筆投資中至多損失19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5億元)。
再加上,圣諾醫藥至今尚無產品上市,沒有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圣諾醫藥距離上市最近的兩款候選產品為STP705和STP707,截至2023年年末,前者已進行到臨床Ⅲ期,后者剛進入臨床Ⅱ期。
其中,STP705是圣諾醫藥的首個基于小干擾核酸的TGF-?1/COX-2雙靶點抑制劑,最初用于治療增生性瘢痕,后來擴展適應證到非黑色素皮膚癌、肝纖維化、肝膽管癌、原發性硬化膽管炎和腦膠質瘤等疾病的治療。STP707與前者的差別在于遞送平臺的不同,適應證則包括多發性實體瘤。
2022年,圣諾醫藥曾公布STP705在治療皮膚基底細胞癌(BCC )的Ⅱ期臨床試驗中,接受180μg劑量給藥的隊列實現100%完全清除。圣諾醫藥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陸陽表示:“這進一步驗證了STP705在治療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及其他領域的巨大潛力。”
緊張的現金流已經不允許圣諾醫藥多點開花,它只能集中資源推動最有希望的產品研發。在2023年年報中,圣諾醫藥直言“本集團已優先將資源分配至潛力巨大的項目,并已暫停或放緩其他項目的開發。特別是,本公司已決定將財務資源用于研發治療isSCC的STP705及STP122G。”
2022年,圣諾醫藥曾預計STP705最快將于2024年年底前提出新藥申請,并最快于2025年年底前進行商業化。
實際上,為了挽救幾近枯竭的現金流,圣諾醫藥已經在裁員、縮減開支。2023年,圣諾醫藥的公司雇員數量從2022年末的225人下降至180人,下降了20%,并且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在2023年及年初至今進行三輪重組以優化工作團隊。”。同期,行政和研發開支也在下降,其中研發開支從2022年的6764.1萬美元下降至2023年的5438.2萬美元。
除了節流之外,圣諾醫藥也在想辦法開源,“包括但不限于策略性地贖回金融資產;透過股權和債務融資尋求外部資金;以及探索商業發展機會。”此次轉讓專利就是圣諾醫藥開源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