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袁達周四表示,將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
他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說,去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一年來,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狠抓工作落實,共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上半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達5500余萬戶,同比增長7.8%;個體工商戶達1.25億戶,增長5.1%。
袁達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堅持致力于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加快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二是破除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營造公開透明便利的市場準入環境。
三是強化法治保障。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和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此外,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會上表示,將持續推進落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部署的改革任務。在基礎制度上,將持續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平競爭、全面創新、社會信用等制度,夯實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根基。
他特別提到,發改委將推動出臺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發布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同時推出一批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為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放寬準入作出探索,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除了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和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發改委還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提到,要積極擴大內需,把促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推動教育、養老、育幼、家政等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支持文體旅游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人員往來便利措施,讓外國朋友在中國旅行更方便、更舒適。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張世昕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發改委會同30個部門和單位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硬投資”和“軟建設”重點任務。
“硬投資”方面,目前,發改委已下達今年前兩批“兩重”建設項目清單,主要集中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領域,正在抓緊推動資金盡快到位、項目加快開工建設。
“軟建設”方面,張世昕表示,要堅持項目建設與配套改革相結合,加快研究制定政策、規劃、體制機制創新等“軟建設”改革舉措,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目前,已推動出臺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關政策措施和長效機制正在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