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逸霆
一年虧掉一個多自己的克勞斯(600579.SH)終于選擇與虧損的源頭——KM集團說再見了。
據7月31日公告,克勞斯和關聯股東裝備香港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擬將裝備香港對公司全資子公司裝備盧森堡的債權轉為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對裝備盧森堡擁有控制權。值得注意的是,裝備盧森堡是公司重要子公司KM集團唯一股東。公司稱,KM集團是裝備盧森堡主要資產,鑒于KM集團持續虧損是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故本次交易順利實施和完成有利于改善公司經營狀況、資產質量和財務狀況,有利于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公開資料顯示,KM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橡塑機械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其注塑設備產品在高端和大型設備領域長年位于全球品牌前列,擠出設備產品和反應成型設備產品均為全球行業龍頭。
2018年12月28日,克勞斯以60.62億元的價格收購裝備盧森堡(KM集團為裝備盧森堡下屬最終運營主體)100%股權。但從業績表現來看,此后克勞斯虧損日漸增多,自2019年起已連虧4年。KM集團的業績不佳是導致克勞斯業績虧損逐年擴大的最重要原因。
克勞斯在今年年初就有“拋棄”KM集團的意圖。根據公司1月28日公告,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KMT擬將其持有的瑞士全資子公司NETSTAL100%股權和NETSTAL商標一攬子轉讓給 KronesAG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稱“克朗斯”) ,交易對價為公司價值同等金額1.7億歐元。而KMT是公司全資子公司KM集團直接持股的全資子公司。公告顯示,本次交易標的截至2023年10月底凈資產為1.35億歐元,交易標的于2022年虧損1819萬歐元,于2023年前10月虧損384萬歐元。
根據克勞斯財報顯示,KM集團對公司的影響可謂是巨大。2023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16.05億元,同比上升 11.27%;凈利潤虧損27.6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擴大。截至7月31日收盤,克勞斯報5.21元/股,市值為25.87億元。可見,克勞斯2023年虧了一個自己還多。
2023年,公司新簽訂單112.16億元,同比下降13.8%。其中,KM集團新簽訂單11.5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88.51億元),同比減少20.43%。可見,來自KM集團的訂單占了公司總訂單的接近8成。公司一季報也顯示,KM集團一季度新簽訂單2.56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9.86億元),同比下降9.36%;在手訂單8.59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6.52億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長1.44%。
然而一季報中公司稱,根據歐洲塑料和橡膠工業機械制造商協會(EUROMAP)調查顯示,歐洲橡塑機械行業銷售收入2023年約為180億歐元,2024 年預計170億歐元,2025年預計低于160億歐元,呈逐年下降趨勢,預計將于2026年開始逐步復蘇。根據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調查顯示,2024年1月至2月按實際值統計,橡塑機械行業訂單累計同比減少20%,銷售收入累計同比增長6%,總體仍處于下降趨勢。
又根據公司7月9日披露的半年度預虧公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8億元至4.1億元,上年同期凈虧8.98億元,同比大幅減虧。公司稱,減虧主要受上半年KM集團出售瑞士全資子公司的投資收益以及不再計提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相關的企業重組費用(如遣散費、自愿離職補償費用等)等因素影響。且上半年KM集團面臨市場需求收縮、營收下滑、新增訂單不足、剛性成本高企居高不下等生產經營壓力。
界面新聞致電克勞斯證券部,對方稱:“KM集團虧損確實是比較大的,年報顯示,裝備盧森堡合并層面2023年凈利潤是-27.51億元。”
對于剝離KM集團會不會使得公司營收大幅下降,公司經營方面會不會出現問題?對方稱:“營收肯定是會大幅下降的,但是公司旗下還有天華院、中化橡機的收入,所以經營方面不會有什么問題。”
對于KM集團虧損不斷擴大,所以本次不得不“斷臂求生”?對方回應稱:“對,所以我們也在盡早籌劃這個事。”
8月1日早盤,克勞斯一字漲停,報5.73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