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7月29日,新三板掛牌公司訊眾股份(832646.NQ)公告顯示,該公司于7月26日遞交港股上市申請。至此,這家曾打算“賣身”達華智能(002512.SZ)未遂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正式從北交所轉戰港交所IPO。
7月31日,訊眾股份報收7.12元/股,目前于新三板市場的市值約6.5億元。
近年來收入波動走低,擬布局東南亞市場
訊眾股份成立于2008年,2015年6月16日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主營業務包括云通信服務、智能云聯絡服務、呼叫運營服務、智能場景應用四大類。通信平臺即服務亦稱為CPaaS,是該公司業務的核心,于往績記錄期間占收入的80%以上。
訊眾股份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提供直接銷售以及在線平臺銷售并存的銷售模式。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3年收入排名計,訊眾股份是中國最大的全棧式云通信服務提供商,且是中國最早提供云通信服務的提供商之一;此外,該公司是中國少數能夠提供AI驅動的通信服務的提供商之一。按2023年收入計,訊眾股份在中國云通信服務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約為1.8%。
財務數據顯示,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以及2024年前3月(報告期內),訊眾股份的總收入分別為9.94億元、8.1億元、9.16億元及1.52億元。同期,該公司實現期內利潤分別為7481.6萬元、7466萬元、7658.4萬元及514.8萬元。

訊眾股份近年來業績波動走低。對于總收入于2022年下降18.5%情況,公司解釋稱,主因是市場競爭加劇及盈利能力較低而決定縮減CPaaS上的移動流量服務,以及受疫情影響,公司交付及客戶驗收的大規模解決方案數量減少。
此外,該公司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1.89億元減少19.7%至2024年同期的1.52億元。對此,公司解釋,其2024年一季度云通信服務收入減少20.1%,公司終止低利潤客戶關系的決定以及客戶對CPaaS語音服務的需求減弱。
招股書顯示,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訊眾股份的服務及解決方案分別有逾3500名、2400名及2400名企業客戶;期間,公司分別有37、24、32名重要客戶,各家客戶每年收入分別超過500萬元,分別占該等年度總收入的約85%、80%及86%。
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以及2024年前3月,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合共分別占該公司總收入的比例約40.8%、41.8%、36.7%及55.4%。同期,訊眾股份各期間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其總收入的約19.2%、12.3%、9.7%及19.1%。
報告期內, 訊眾股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始終為負,分別凈流出124.9萬元、1.17億元、5621萬元和6501萬元。于該等期間,對公司現金流量產生不利影響的主要營運資金變動包括:其后付費客戶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對賬及結算過程延長,導致貿易應收款項增加;及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增加對供貨商的預付款以確保穩定供應。
此外,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以及2024年前3月,該公司經營產生的研發開支分別約為4538.9萬元、4571.9萬元、4052.5萬元及507.3萬元,分別約占相應期間各期收入的4.6%、5.6%、4.4%、3.1%及3.4%。
訊眾股份稱,公司計劃將此次港股IPO募資投資于持續改進和發展公司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包括通過納入大語言模型更新我們現有的云通信服務和解決方案,購買及租賃算力、訓練聲紋、圖像和動作識別模型以及GPU,以及進行委外研發。
同時,該公司可能尋求額外資金以進一步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擴大銷售渠道,未來三年計劃在在線直播平臺和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上加強推廣。訊眾股份計劃未來三年在東南亞尋找業務領域和公司相似的目標公司進行擴張;公司將優先尋找專注CPaaS和聯絡中心SaaS業務公司,理想的潛在投資目標為擁有100名或以上雇員、年收入超過5000萬港元的公司。
多次沖刺資本市場:從A股重組、北交所到港交所
招股書顯示,訊眾股份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樸圣根,其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公司27.4%的股份。公司共有536名股東,其中497名為個人股東及39名公司股東,所有該等股東均為在新三板上市的股份的持有人。

于2015年12月至2022年4月,該公司與投資者進行了多輪投資,其中包括東方華蓋、北京謙益、北京興源、聯創創新、珠海融益、杭州牽海、杭州泛牛、蘇州歷史文化名城發展集團、安徽聯元創投、德陽西部數聯、華龍金城、匯源友邦、重慶重報創睿、徐州科創及吳通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訊眾股份曾于2018年6月計劃“賣身”A股上市公司達華智能。
據2018年8月披露重組預案,達華智能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訊眾股份90%至100%股份,本次交易總額12.25億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訊眾股份經審計凈資產為22248.24萬元,本次交易價格相比凈資產溢價450.61%。而2018年上半年末,達華智能貨幣資金余額4.3億元。達華智能打算借此次收購切入云通信行業。
2018年9月,深交所對達華智能此次重組下發關注函,提醒此次預案公告未按照規定報送獨立財務顧問核查意見。同時,深交所下發重組問詢函,追問本次交易短時間內兩次更換獨立財務顧問的具體原因、目的及合理性;要求認真自查報送文件是否符合要求,說明存在多處錯漏的原因,是否能夠保證所報送文件的真實、準確、完整。另需關注的是,作為新三板掛牌公司,訊眾股份彼時股東中存在契約型基金和有限合伙等情況;同時其當時股東合計109位。深交所就此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影響訊眾股份摘牌的實質性障礙。
上述關注函等遲遲未獲得回復。2018年11月27日,達華智能宣布,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改為以現金方式收購訊眾股份的股權;并解釋原因是,訊眾股份股東眾多,各相關各方利益訴求不盡相同,且股東中存在國資股東情形,對公司向其發行股份事項履行程序復雜。然而,久等一個月,此次交易還是不了了之。訊眾股份2018年12月27日最終披露,“收購方收購資金仍未落實,本次收購無法即時實施”。
此次“曲線”沖刺A股失敗后,訊眾股份于2022年5月底啟動北交所主板上市事宜,并于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并獲北交所受理申請。然而,彼時訊眾股份的保薦人中信建投證券此前保薦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被主管部門啟動跟進程序。鑒于有關跟進程序的結果、持續時間及2022年A股申請保薦人的影響等情況存在不確定性,訊眾股份自愿決定中止上市申請,并于2022年10月終止該次上市事宜。
與興業證券重新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后,訊眾股份再次籌備在北交所的A股上市申請,并于2023年7月向北京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如今,此次北交所上市動作再次被擱置。訊眾股份稱,鑒于業務長期增長預期、業務發展需求及A股上市時間表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公司決定投入資源于港交所上市,并暫時擱置A股上市的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