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編輯|劉海川
2024年7月以來,美國多次表示巴以之間的停火談判已經進入最后階段。然而在談判尚未收尾之時,變故突發。
7月31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分別發表聲明,確認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襲身亡。
哈尼亞是哈馬斯已故創始人兼精神領袖謝赫·艾哈邁德·亞辛的親信,也是哈馬斯領導層的核心成員,被視為哈馬斯高層中的實用主義派。本輪巴以沖突以來,他領導了哈馬斯與以色列的停火談判。
哈馬斯已經指控以色列暗殺哈尼亞。此前一天,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打死了黎巴嫩真主黨資深軍事指揮官福阿德·舒庫爾。巴以和談再次出現變數。

遇襲前,哈尼亞住在卡塔爾,此次前往伊朗是參加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的宣誓就職典禮。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周三發表聲明指出,當天早上,哈尼亞位于德黑蘭的住所遭到襲擊,哈尼亞與一名保鏢在襲擊中喪生。聲明沒有透露襲擊的方式,僅表示伊朗當局正在展開調查,將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伊朗法爾斯新聞社隨后在社交媒體透露,哈尼亞的住所位于德黑蘭北部。周三凌晨2點半左右,一枚從空中落下的炮彈擊中了哈尼亞的住所。
哈馬斯發表的聲明直接把矛頭對準以色列,指責以色列對哈尼亞的住所發動空襲,導致哈尼亞喪生。以色列拒絕對相關報道置評,以色列此前鮮少對暗殺活動做出表態。
自本輪巴以沖突以來,哈馬斯的領導層就成為以色列獵殺的重點對象。今年1月,哈馬斯政治局副主席薩利赫·阿魯里在黎巴嫩喪生。本月中旬,哈馬斯在加沙的汗尤尼斯旅指揮拉法·薩拉馬被以色列空襲打死。
哈馬斯目前的領導人還有哈馬斯加沙地帶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哈馬斯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戴夫、哈馬斯創始人之一馬哈茂德·扎哈爾和被視為亞辛繼承人的哈立德·邁沙阿勒。相比哈馬斯軍事分支的領導人,哈尼亞被劃為相對溫和派,善于對外聯絡。
哈尼亞于1962年出生于加沙的沙提難民營,在聯合國設立的難民學校上學,后進入加沙伊斯蘭大學。在大學期間,他加入了穆斯林兄弟會,成為穆兄會學生組織主席。
哈尼亞大學畢業時正好是加沙反對以色列占領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他參與了大起義并被以色列當局監禁6個月。這一時期,哈尼亞參與了哈馬斯的組建并與哈馬斯后來的精神領袖亞辛交好。1989年,哈尼亞再次被以色列監禁,直到1992年與400多名哈馬斯成員一起被驅逐到黎巴嫩。
巴以簽署《奧斯陸協議》之后,哈尼亞重返加沙,成為加沙伊斯蘭大學校長。哈尼亞進入哈馬斯領導層是在1997年亞辛獲釋之后,他成為了亞辛的辦公室主任,深得亞辛信任。2003年以色列試圖暗殺哈尼亞和亞辛,兩人均逃過暗殺,哈尼亞在爆炸襲擊中受輕傷。
哈馬斯于2006年參加了巴勒斯坦的立法委員會選舉,哈尼亞是哈馬斯的第一候選人。哈馬斯在選舉中拿下多數席位后,哈尼亞出任總理,也是巴勒斯坦的首位哈馬斯總理。
但哈尼亞出任總理遭到了以色列、美國等多國抵制,各國暫停了對巴勒斯坦的援助。哈尼亞當時還給美國時任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寫了一封措辭誠懇的信。

信中指出新政府是通過民主進程選出的政府,呼吁美國尊重巴勒斯坦民眾的選擇。哈尼亞表示新政府準備讓巴勒斯坦建國,愿意“在今后很多年停火”。他稱哈馬斯政府不是“好戰分子”,呼吁美國政府與巴勒斯坦當選新政府展開直接對話,希望美國能鼓勵以色列維持該地區和平穩定。
但小布什沒有對哈尼亞的致信做出回應,美國繼續抵制巴勒斯坦新政府。隨后不久,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與哈馬斯爆發沖突,哈馬斯奪取了加沙的控制權,法塔赫則控制約旦河西岸。這之后,法塔赫與哈馬斯多次試圖和解、哈尼亞主動讓位,但最終和解均未成功。
2017年,哈尼亞當選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他近幾年主要生活在土耳其和卡塔爾。本輪巴以沖突以來,哈尼亞的3個兒子和4個孫輩死于以色列空襲,包括他的姐姐、兄弟在內的20多名其他家庭成員也在沖突中喪生。
從去年開始,哈尼亞與伊朗、土耳其、卡塔爾、伊拉克等多國領導人就巴以沖突會談并參與巴以停火協議談判,是停火談判的關鍵人物。
就在哈尼亞喪生前,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罕見發動空襲,打死了黎巴嫩真主黨資深軍事指揮官舒庫爾。空襲還造成1名女性和2名兒童喪生,另有74人受傷。
上周六,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城鎮邁季代勒舍姆斯遭到火箭彈襲擊,造成至少12名兒童和青少年喪生。以色列指責黎巴嫩真主黨發動襲擊,誓言將進行嚴厲報復。本輪巴以沖突開始后,為策應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幾乎每天與以色列在爭議邊境地區交火。
舒庫爾和哈尼亞之死加劇了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仇恨。黎巴嫩真主黨可能加大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哈馬斯政治局成員穆薩·阿布·馬爾祖克警告,對于哈尼亞之死,哈馬斯“不會沒有回應”。美國白宮發言人則拒絕就哈尼亞之死置評。
本周的新變故讓原本就處于艱難拉鋸中的巴以停火談判蒙上新的陰影,哈馬斯有可能直接退出巴以停火談判。
近期以色列對巴以停火提出了新條件,要求因沖突逃難的加沙民眾在返回加沙北部之前需要先接受篩查、設置國際保障機制,防止哈馬斯成員偽裝成平民混入其中,該要求遭到哈馬斯拒絕。以色列還要求保持對加沙和埃及邊境的控制權,防止哈馬斯從埃及運入武器,該要求遭到埃及拒絕。
上周六,以色列、美國、卡塔爾和埃及官員在意大利就以色列的新要求進行會談,談判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哈尼亞在伊朗被暗殺也為伊朗改革派新總統佩澤希齊揚制造了新挑戰。佩澤希齊揚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哈尼亞的遇襲使伊朗和巴勒斯坦的聯系比以往更加牢固,抵抗和捍衛被壓迫巴勒斯坦人民的道路將會繼續,并將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堅定。
他強調伊朗將捍衛其領土完整和國家榮譽,并將讓以色列為其懦弱行為感到后悔。伊朗隨后可能通過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伊拉克武裝等進行反擊。但今年4月伊朗與以色列的直接報復性打擊顯示,兩國都無意在中東發起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