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創有史以來同期新高。
7月30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2024年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二季度包含場外交易在內的全球黃金需求總量達1258噸,同比增長4%。這是有該項統計以來最強勁的二季度需求。
其中,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184噸,同比增長6%;黃金投資需求同比小幅增長至254噸;全球電子行業用金同比增長14%,科技用金需求同比增長11%;全球金飾需求則同比下滑19%至391噸。
全球黃金需求包括央行儲備、投資需求、黃金首飾、?工業需求等。
黃金市場以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兩種方式存在。交易所是指有組織的市場,例如倫敦黃金市場、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等。場外交易市場是指在黃金交易所之外進行的交易活動,直接在交易商之間進行。
在黃金供應方面,今年二季度,全球黃金總供應量達1258噸,同比增長4%。其中,金礦產量增至929噸,回收金總量達335噸。金礦產量在今年有望創年度記錄。
二季度,受到場外交易需求增加、全球央行持續購金等因素影響,黃金價格一度刷新歷史最高水平,飆升至2477美元/盎司。二季度黃金均價為2338美元/盎司,同比上漲18%。
放眼國內,二季度中國市場金飾需求僅為86噸,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同期新低。中國金飾二季度銷量較十年均值低39%。今年上半年,中國金飾消費同比下降18%,至270噸。
世界黃金協會指出,今年3月,國內金價大漲10%,接下來的4月和5月,金價持續上漲且屢創新高,疊加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使得中國消費者的黃金購買力降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消費者對支出日趨謹慎的態度,也是金飾需求疲軟的原因之一。“房地產市場低迷、本地資產表現疲軟以及經濟前景不明朗令消費者信心不足,儲蓄意愿高漲,進而削減了非必需品支出,金飾消費則受到拖累。”世界黃金協會稱。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指出,金飾消費需求大幅下降的現象并非只在中國市場出現,全球主要金飾消費國的金價,在二季度基本都呈現出了下降趨勢。
王立新認為,今年下半年,季節性因素可能會支撐國內金飾消費需求小幅增長,“金飾消費的復蘇程度還將取決于未來經濟發展情況”。
除金飾需求外,二季度中國央行購金增幅也大幅放緩。中國人民銀行僅在4月宣布購入黃金2噸,遠低于一季度的27噸,是2022年11月中國重新開始增儲黃金以來,增幅最小的一個季度。上半年,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累計增加29噸,上年同期這個數字為103噸。
世界黃金協會表示,根據歷史數據分析,中國購金態勢與金價呈現負相關關系,可能是近期央行購金增幅放緩的一大原因。
王立新則指出,中國央行增加黃金儲備的決定因素并不在于短期金價的漲跌,而是主要考慮其更長期的戰略性指標。
“考慮到現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黃金儲備的比重已經接近5%,可能基于階段性的指標,央行暫緩了增加黃金儲備。”王立新推測到。
展望后市,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市場分析師Louise Street指出,美聯儲降息即將到來,西方市場投資需求特別是黃金ETF可能在下半年出現正增長,疊加近期印度宣布下調進口關稅,也將為黃金需求的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雖然黃金未來可能會遭遇一些逆風因素,但全球市場正迎來新變化,有望支撐并提升黃金需求。”Louise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