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截止到7月29日,除青海外,全國30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均已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其中,16個省份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跑贏全國5%的水平,內蒙古以6.2%的增速位居首位;經濟大省韌性較強,六個經濟大省中有四個增速超過5%。

經濟大省仍是“中流砥柱”
六個經濟大省中,江蘇、山東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均達到5.8%,在增速榜中并列第四,浙江和四川分別錄得5.6%和5.4%的增長,廣東、河南表現稍遜,分別增長3.9%、4.9%。
值得注意的是,和年初設定的預期增長目標相比,江蘇和山東分別超過預期目標0.8個百分點,在所有省份中表現最為突出。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分析師徐天辰對界面新聞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增長,六個經濟大省“齊頭并進”的時代或已結束,未來經濟增速有可能會出現分化,招商引資政策和先進產業布局等因素都將是“勝負手”。
從細分數據可以看出,工業和外貿對幾個經濟大省的拉動作用較為明顯。今年上半年,江蘇、山東、浙江三省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6%、8.5%、8.0%個百分點,分別比全國6.0%的水平高出2.6、2.6、2.0個百分點。
外貿方面,除河南、山東外,各省份都有不錯的表現。其中,上半年廣東外貿進出口4.37萬億元,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13.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江蘇貨物貿易進出口2.68萬億元,亦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8.5%,增幅較全國高2.4個百分點。四川、浙江兩省上半年外貿增速分別達到8.9%和7.8%。
“幾個經濟大省經濟基礎雄厚,科技創新能力較強,且有著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市場前景,對其未來增長仍應持比較樂觀的態度。整體上看,下半年經濟大省的增長仍將較為穩健。”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說。
他提示道,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風險給全球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對這些省份的出口產生一定影響。
內蒙古——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代表
從增速排行榜來看,內蒙古“一馬當先”。上半年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11683億元,同比增長6.2%,高于同期全國水平1.2個百分點。暫未公布“半年報”的青海省一季度經濟增速僅為3.6%,上半年超過內蒙古的幾率微乎其微。
投資是內蒙古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制造業投資增長10.9%,三項數據分別超過全國水平8.1、2.7和1.4個百分點。
實際上,最近幾年,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跑出“加速度”,2021年增速為9.8%,列全國第八位,2022年高達17.6%,高居全國第一位,2023年達到19.8%,據全國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內蒙古在新能源方面“馬力”充足。自治區能源局的最新數據顯示,1-5月,新能源重大項目投資同比增長30%;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835萬千瓦,是去年同期的近1.3倍,位居全國第一。
徐天辰表示,內蒙古是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代表,從長期視角來看,中國對于新能源的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相關的設備投資和產能升級將持續為內蒙古注入動力。
內蒙古的突出表現也讓其和“老對手”山西拉開距離。2023年,山西經濟總量為25698億元,超過內蒙古1071億元,名列全國第20位。今年一季度,內蒙古以204億元的差距反超山西,上半年,內蒙古將差距擴大至497億元。
曾經的能源“一哥”山西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9%,暫列全國倒數第二。具體來看,工業是主要的拖累項。上半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其中,采礦業下降1.2%,制造業下降1.9%;以煤為分界,煤炭工業下降0.7%,非煤工業下降1.7%。
除工業外,山西在投資和消費方面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上半年,山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低于全國水平1.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2%,低于全國1.5個百分點。
地方穩增長向“新”發力
近期,多地召開會議討論上半年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各地在會后發布的新聞稿中都提到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7月23日,河南、山西和陜西三個省份召開省委、省政府常務會議,會上均提到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個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均低于全國水平。
河南省強調,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提升“7+28+N”產業鏈群能級,加大規上工業企業培育和數字化轉型力度,分型分類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山西省提到,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陜西省也強調,要堅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扎實推進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好秦創原平臺和“三項改革”作用,力促創新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高新技術產業、綠色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為代表,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低能耗等特點,是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朱克力說。
除了強調新質生產力,穩投資尤其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也在地方安排下半年重點工作時被提及。
例如,陜西省提到,積極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進度,狠抓項目謀劃儲備,促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多措并舉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湖南省提出,要大力實施“項目大謀劃、謀劃大項目”行動,加快“四個十大”等重點項目進度,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徐天辰表示,近期央行降息,政策層面也加大了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的力度,可見 “保5”是下半年的核心目標。從新政看,中央將增加自身支出力度,并且不強制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資金,意圖可能是在穩增長和控風險之間取得平衡。對于地方來說,下半年的關鍵或許是盡量爭取中央資金并落到實處。